「出事了吧友們,你們知道dota自走棋嗎?我咋覺得這要超越artifact了呢?」

還記得今年年初《刀塔自走棋》橫空出世,同時在線人數一度高達30萬,很快就成為了2019年的第一個爆款遊戲,連Dota2都被玩家吐槽「自走棋啟動器」。

一時間,你能在各大貼吧論壇看到這樣的場景:

「打開Steam」

「啟動Dota2」

「自走棋,走起!」

那麼問題來了,自走棋究竟有什麼魅力,能吸引玩家「一直下棋一直爽」呢?

自走棋緣何成為爆款?

《刀塔自走棋》作為一個由國人團隊開發製作,並且在Dota2的社區中發布的一個RPG地圖,遊戲的目標人群很早就明確了是Dota2玩家,畢竟所有英雄和技能都來自原生的Dota2,改動的只不過是數值而已。

遊戲之所以能迅速爆紅,甚至拓出圈外,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本身的素質與直播效應的推廣。

雖然我們經常自嘲Dota2是個Deadgame,但畢竟是Steam上在線人數穩居前三的遊戲。作為一款已經運營多年的免費網遊,Dota2本身就有著很大的玩家基數。而MOBA遊戲的情懷、核心魅力就在於英雄,每個英雄有不同的特色,與其他隊友組成不同的搭配。

自走棋的設計者巨鳥多多通過「抽卡、升星、擺放」的模式放低了遊戲門檻,保留了MOBA里很重要的角色養成升級的要素。這套系統其實在類似《戰三國》《寵物小精靈》等War3 RPG地圖已經被驗證,不過自走棋的「公共卡池」機制還是為遊戲帶來了一定的博弈深度。

而MOBA的核心刺激點體現到遊戲上,就在於「打團」,團戰是一場MOBA遊戲里最高潮的部分。自走棋把整個Dota2最精華的團戰表現全部濃縮到了每一個回合中。每進行一個回合就相當於一次小規模團戰,各種華麗的技能特效,讓遊戲在視覺上保證了對玩家的足夠吸引力。

可以說,游廊《刀塔自走棋》能夠成為「爆款」,Dota2出色的英雄模型、技能特效、起源畫面佔了很大的功勞。

這麼一款品質優良,玩法經過無數RPG迭代驗證的休閒遊戲,又正好遇上了大直播時代。

要知道自走棋的直播門檻並不高,一來它的玩法確實不複雜,上手非常快,二來它和麻將的原理確實有相通的地方,即使沒玩過同類遊戲也能通過直播很快的找到遊戲的爽點。

由Dota2遊戲主播(如鬥魚前三的主播YYF)帶頭,《刀塔自走棋》通過直播迅速從Dota2向圈外擴散,蔓延到了其他遊戲直播圈。很多人看了直播上手下了兩把棋,終於理解老爸老媽為什麼能打一通宵的麻將了。

然而成也刀塔敗也刀塔。

  • 對於原本並沒有接觸過Dota2的玩家來說,要想玩自走棋先要下幾十G的客戶端,還要忍受繁瑣的完美賬號註冊機制,有著不小的門檻。
  • 大量非原生Dota2玩家的湧入也給遊戲伺服器造成很大的壓力,使得Dota2玩家與自走棋玩家開始對立。
  • 加上玩法並不受法律保護,自走棋本身也不是什麼技術壁壘特別高的品類。

不少玩家希望刀塔之外的自走棋。

萬物皆可自走棋

有需求就有市場,

於是我們可以看到市面上大量的自走棋遊戲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不管是十年如一日鍾情於LOL一款遊戲的拳頭遊戲,還是十八線小廠都想來自走棋分一杯羹,一時間竟有種萬物皆可自走棋的架勢。

當然,自走棋本身脫胎於MOBA遊戲,相對來說有著成熟運營經驗的MOBA遊戲改編起來還是相對比較容易的,畢竟英雄、技能都是現成的,接受度更高一點。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除了巨鳥多多的游廊自走棋,排第一梯隊的自然還是Dota2與LOL: V社官方有《刀塔霸業》,拳頭同樣推出了《雲頂之弈》。

這兩家幾乎瓜分了絕大部分的MOBA遊戲市場,對於脫胎於MOBA玩法的自走棋模式自然也是志在必得。

那麼剩下的MOBA端游還有啥?《風暴英雄》本身不溫不火的,暴雪也忙著新作的開發,自然沒餘力去做自走棋。

反倒是深耕國產二次元領域的跳躍網路《300英雄》團隊,同樣也推出了自走棋品類端游——《動漫自走棋》,主打華立的技能特效與賞心悅目的棋子模型。

《動漫自走棋》在符合角色自身設定的前提下,以「蘿莉」、「超能力者」、「魔法少女」「英靈」等等這類二次元向的名詞來劃分「職業」與「種族」。

棋子沿用自《300英雄》,像葫蘆娃,夢魘,亞瑟王這類動漫明星人物作為棋子,對於二次元玩家來說並不陌生。地圖、場景處處體現日漫中的元素,畫風獨樹一幟。而且據說《動漫自走棋》直接公測,不進行限號,體驗起來門檻更低。

其他像《逆水寒》之類的MMORPG雖然也推出了自走棋模式,但棋子辨識度太低,終究只是玩票性質。

於是你能看到大廠發力瓜分市場的同時,更多的小廠開始轉戰手游市場,開拓MOBA玩家群體之外的市場。

這股萬物皆可自走棋的熱潮,你有沒有覺得非常熟悉呢?是否像極了當年「大逃殺」模式風靡全球的時候?

當年大逃殺模式火得不行,《使命召喚》做了吃雞,《戰地》做了吃雞……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的大廠,都火速推出了大逃殺模式來豐富FPS體驗。

再看現在的自走棋熱潮,究竟誰會吃下《自走棋》這塊大蛋糕?

誰能吃下《自走棋》這塊蛋糕?

雖然《多多自走棋》是「原班人馬製作」,突出一個苗根正紅。但是脫離刀塔的框架後,《多多自走棋》的模型經常被玩家所詬病,這也使得遊戲受眾傾向於從來沒玩過同類遊戲的群體。

對於玩家而言,其實只要具備玩家熟悉的IP、做到數值平衡、畫面出色,「正統自走棋」只不過是浮雲,終究還是要看遊戲體驗,哪家好玩玩哪家。

LOL雖然擁有著最龐大的玩家群體,但遊戲本身已經過了一款網遊最鼎盛的時期。玩家流失嚴重、新玩家增長放緩都是目前急需要解決的問題。很多大學生畢業進入社會後沒有時間精力,更多的選擇短平快的大亂斗模式這是不爭的事實。

拳頭想要複製大亂斗的成功,通過自走棋模式盤活LOL,還是值得期待的,至少目前來看成品並不差。

再來看300自走棋。

實際上《300英雄》在整個MOBA端游領域並不算大眾,但有端游內容作為背書,為《動漫自走棋》提供了足夠的棋子儲備,通過題材上差異化依舊能吸引到特定的用戶群體。

最後《刀塔霸業》可以說是這幾家裡最下血本的一個。

因為V社一改之前度假社的作風開始頻繁更新遊戲,甚至讓不少刀塔玩家有些不習慣。PC、iOS、安卓三端互通表明了V社強推自家刀棋的決心。

照目前的局勢,頂級大廠坐擁龐大的玩家群體,根基難以動搖,到最後必然演變成Dota與LOL的又一次正面對決。

而在各種細分領域上,小廠通過差異化運營也能吸引特定的用戶。

至於誰才能成為《自走棋》市場真正的贏家,剩下的或許只能交給玩家和市場檢驗了。

-END-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