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陳信榮╱臺北報導】

受汽車廠暑休傳統淡季影響,加上人民幣貶值帶來匯兌損失,國內最大汽車零件廠東陽(1319)自結7月稅前淨利1.58億元、年減24.04%,累計前7月稅前淨利15.11億元、年減10.33%,每股稅前淨利2.5元。

東陽表示,第3季為產業傳統淡季,各生產基地將利用此時刻,進行製程改善及機臺保養,進一步提升良率,降低成本,同時投入AM(售後維修)汽車零件市場新產品的認證,備戰接下來第4季外銷旺季。

據瞭解,由於中美貿易戰升溫,6月以來大陸車市成長明顯踩煞車,加上7月起進入車廠暑休的傳統淡季,夏季氣溫頻頻飆高,大陸各地不定期放高溫假,打亂生產秩序下,導致東陽大陸各OEM(車廠代工)廠營收受影響,且毛利率下滑,加上人民幣貶值,讓東陽大陸廠認列不少匯兌損失,導致7月獲利減幅高於營收。

不過東陽強調,大陸廠配合客戶主要為大陸前十大車廠或合資品牌車廠,業績減幅有限。法人表示,東陽大陸廠大客戶一汽大眾汽車,第3季起有多款全新運動休旅車上市,切入市場成長最快的產品區隔帶,下半年東陽大陸廠業績將加速追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