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政協網報道: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與2017年5月10日在京舉辦了「慶祝設立『中國品牌日』推進農業品牌建設座談會」。與會嘉賓一致認為,只有走在品牌大道上,中國農業纔有希望。「中國品牌日」的設立意義重大、影響深遠,中國農業品牌發展必將迎來戰略機遇期。

農業部有關單位和部門負責人、專家、企業負責人、社會組織負責人及媒體記者近百人參加了座談,與會人員圍繞「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開啟農業品牌發展新時代」的主題,就設立「中國品牌日」的價值意義及農業品牌的發展態勢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本文認為農產品品牌的打造需要以下五點作為支撐,進而根據不同企業、不同農產品、不同地域制定針對性戰略規劃。農產品品牌是一種文化,是一種標識,是一種信任,是一種價值追求,是擁有共同價值觀的載體。有了品牌,便有了粉絲、粘合度和忠誠度。那粉絲從哪裡來?我認為首先就是農產品的質量,其次是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的一系列製造過程,以上兩點都做到了,那就要打造差異化產品應對同質化嚴重的問題。

品牌服務也是樹立品牌形象的重中之重,要有敢於承擔、負責到底的精神。品牌打造的最後還要適應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讓農產品享受線上銷售帶來的巨額利潤,更適應未來生活的需要,足不出戶就有新鮮的蔬菜送到嘴邊。下面我將詳細的介紹這五點支撐。

一、 品質第一

隨著時代的進步,農業經濟的發展,國際農業的競爭發生了改變。以前農產品只是通過打價格競爭就可以賣的好、賣的多。也正因為這樣的惡性循環,從事農產品的經營者會想方設法的降低收購成本,種植戶則會只追求產量而不重視質量,造成如今農產品品質越來越低。然而今天人們追求不單單是價格了,更多的是健康、安全、美味。面對這種農業經濟現象,重塑我國農產品質量形象,提高農產品質量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加強農產品品牌的培育,是必要措施。只有過硬的產品質量形成的品牌農產品,才能贏得消費者的信賴,才能成為我國現代農業邁入國際農業市場髙水平競爭的通行證。

伊利集團之所以品牌一直受廣大消費者青睞,其主要原因是消費者相信伊利品牌的任何產品不會出現質量上的問題,喫的放心,喝的健康。伊利集團在質量把控上還建立了自己的管理體系,在這個基礎之上還自加壓力設置了三條質量控制線。在伊利,最低的標準就是國家標準線,在此基礎之上我們提升50%的標準,我們制定了內部控制線,就是企業標準線,在這個之上我們又提升了20%的標準。在伊利,產品的標準低於第二條線就是企業標準線,不允許出廠的。

對產品嚴格把關是維護企業品牌的重中之重。無論企業的哪個部門,哪個子公司都一定要做到品質第一,否則會嚴重影響企業品牌形象。收購與合併的子公司子品牌一樣,品質第一。

二、農業產業鏈與農產品品牌一起中糧集團有限公司(COFCO)是世界500強企業,也是中國領先的農產品、食品領域多元化產品和服務供應商,致力於打造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糧油食品企業,建設全服務鏈的城市綜合體。

集團將品牌、企業文化、企業使命、戰略管理、企業3I、核心價值刻入員工心中。定位於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品牌打造方式,基於此進行了立體式品牌營銷宣傳(整合各個企業,收購,投資媒體宣傳)。渠道創新式的品牌營銷(電商網路銷售2008)。藉助大型活動實施贊助式品牌營銷(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等)。在全產業鏈品牌打造過程中嚴格把控源頭初級農產品質量品質。加工過程嚴格控制工藝及儲存等環節,保證在加工中符合公司對產品質量的保證。營銷上通過大力贊助知名影視、綜藝節目換取知名度等。所以中糧可以長年居於世界500強行列。

總結得出中糧成功的經驗是:注重整合全產業鏈、構建基於全產業鏈的品牌體系。注重挖掘和結合行業特色、闡釋基於全產業鏈的品牌內涵。注重強化產業鏈管控、鑄造基於產業鏈的安全優質品質。注重借勢借力全方位營銷、提升基於全產業鏈的品牌知名度。注重創新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塑造基於全產業鏈的品牌形象。

三、企業需要與時俱進帶給消費者有特色的東西

好想你棗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石聚彬說:你不愛喫不會喫,我們都能解決。該公司根據消費者的喜好,分析消費者行為改良棗的喫法,為消費者提供新鮮有趣的喫法和棗的加工方法。用自己的特色吸引了很多消費者的眼球。

東方風行公司雖說不是農產品企業,但是在品牌打造上確實值得我們學習。東方風行最核心的競爭力是能夠快人一步給觀眾最特色的節目,可以用「創意無限、思維開拓、顛覆自己、著力新鮮」來總結內容上的特色。

所以企業想要立於長久不敗的地位,就需要找到特色,挖掘特色。克服了同質化也就佔得了市場,吸引了消費者。特色一旦找到就可以從這個特色進行突破,讓所有人通過這個特色重新認識這個品牌。擴大品牌知名度。

四、敢於擔當

這個擔當是企業維護自身形象的關鍵點。農產品品牌不同於其他行業,生產環節多,受天氣影響較大,所以很多消費者並不相信產品的質量。那我們就要擔當起來,對每一個消費者承擔責任。主要是讓消費者知道企業產品的源頭,能溯源。大到一個西瓜,小到一粒芝麻,讓我們的產品有唯一的身份證。

擔當還包括了企業與消費者的互動,通過一些活動,吸引消費者,讓消費者通過活動更進一步的瞭解企業,信賴企業。在活動上可以做一些調查問卷,按照上面一本書中的層次分析法分析品牌各個指標情況,為企業在制定後期更改計劃提供定量分析依據。

五、線上線下結合

企業的經營之道在被定義為:面向未來、線上為主、虛實結合、體驗第一。面向未來指的是企業不能只顧當下賺錢,而是考慮未來能否賺錢,其發展前景和未來模式是什麼。線上為主指的是企業必須是O2O的主體,是整合者而不是被整合者,提出企業品牌優勢,如何突出特色,線上營銷、活動、互動為主,進而提高品牌知名度。虛實結合指的是打造平臺和整合內容,產品交易一體化,重視虛擬化和內容為王的統一。

我認為品牌建設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具有長遠目光,不能只停留在當下掙錢中,例如阿里、萬合天宜均在初期沒有想著掙錢,而是有效的投資。

2、主力打造線上生活,順應時代的潮流,應時代的產物永遠是最受歡迎的,如諾基亞的淘汰過程。積極開發移動互聯網端產品,應對未來即將崛起的移動用戶。

3、不但打造線上,同時需要有線下體驗店,體驗店主要是讓用戶真切體會該產品,瞭解產品,適當的可以免費試用或者食用。

4、一定要有專門團隊與用戶進行互動,建立娛樂互動平臺,人與人都可以進行交流,分享經驗等。

5、企業文化深入人心,員工心中需要烙印著企業的文化,只有這樣一個企業才能真正朝著遠大的目標前進。

6、運用科學有效的手段,結合專業人才的想法共同打造品牌。

微博:數據智農
知乎:數據智農

郵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精彩內容,就在「數據智農」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