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由主持人董卿首次擔當製作人的文化類綜藝節目《朗讀者》在北京舉行媒體見面會,白巖松、王學圻出席活動。

  董卿坦言,首次轉型當製作人,個中辛苦遠超自己想像。她自曝為剪片經常熬到凌晨四點才離開機房,導致嚴重缺覺。受邀出席發布會的著名演員王學圻也在個人微博上感嘆:「我一直納悶,又是錄節目,又是春晚,又是詩詞大會,董卿是怎麼做到樣樣完成,完成的還那麼高質量。今天聽她說凌晨四點才從剪輯室出來,我終於明白了:人不怕有才,就怕有才還這麼努力!《朗讀者》,這是個不一樣的節目。」

 董卿好友白巖松擔任發布會主持,他幽默地表示「我是應邀出席的,也是硬要出席的」,白巖松還感慨:「我彷彿看到鄰家的妹妹突然之間就弄成這麼大一件事情。《朗讀者》不僅對董卿有意義,也將對中國電視觀眾和文化的傳承有意義。」

  談到對《朗讀者》的感悟,董卿說:「《朗讀者》就是朗讀的人,在我看來可以分為兩部分來理解,朗讀是傳播文字,而人就是展示生命。」從見面會現場播放的節目片段看,《朗讀者》的文字和個人的情感緊密結合,朗讀者的情感故事和之後的朗讀內容在情感串聯上完成了統一。《朗讀者》的朗讀內容包羅萬象,有著名翻譯家許淵沖的弟子們用中英法文為他朗讀的文學經典,也有來自成都「鮮花山谷」的丈夫為妻子獻上感人至深的《朱生豪情書》詩詞;有賈平凹《寫給母親》這類表達集體記憶和大眾情感的作品,也有如柳傳志寫給兒子婚禮講話的個人感受。飽含情感的朗讀形成情緒的磁場,能夠給觀眾強烈的代入感和共鳴。

  據悉,《朗讀者》將於2月18日起在CCTV-1、CCTV-3兩個央視重要頻道的黃金時段聯合播出。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