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從賞花開始

  一切的發生與你有關

  

  【心意】

  當火車從盛開的四月穿過

  文/易欣 詩/李元勝 小安 鄧方

  畫/呂三 白樺 董津金 顧真真

  攝影/張銓生 張祥

  鳴謝/樂山犍爲嘉陽桫欏湖旅遊景區

  綿陽北川藥王谷景區

  廣元青川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阿壩州金川縣旅遊發展局

  你錯過的全在這裏

  一本翻開的舊書中,百合開花了

  魚鱗雲塗抹城市

  綠皮火車還在緩緩行駛

  月份緊挨着,搖晃着,行駛

  但已不載着你

  讀吧,你錯過的地方

  錯過的人,都成了詩篇

  它們行駛着,但已不載着你

  讀吧,你錯過的時間裏

  萬物繁殖,它們彷彿依循某個使命

  絕望和你無關,迷戀也和你無關

  而你,只是暮春裏一個遲到的人

  狐疑地讀着,不知爲何

  錯過本該如此有趣的命運

  ——李元勝《你錯過的全在這裏》

  桐油花

  樂山 | 犍爲 | 嘉陽

  汽笛拉響的瞬間,這片土地的時空被打亂重組。

  白色的蒸汽從羣山間倏忽升騰,繼而徐徐縈繞。一道彩虹劃過長空,投射在薄霧和雲層之間。那趟搭載時光的列車,從經年的礦山狹口駛出,穿過蜿蜒軌道,開往一片寫滿傳說的芭蕉林。四月新雨,桐油花的蓓蕾被輕柔敲開,老舊的車廂就這樣一段路,一些面孔,在花叢中隱沒,出現,再隱沒……

  這是一列運行在四川南部小縣犍爲的蒸汽火車,因爲地處芭溝鎮的嘉陽,當地人又稱之爲“嘉陽小火車”。嘉陽小火車所在的芭石鐵路建於1958年,因煤礦運輸而生。整條鐵路全長不過19.8公里,軌道狹窄,隧道逼仄,儘管如此,它卻以獨一無二的氣質承載了這座嘉州小鎮半個多世紀的光影。多少年過去,工業時代的痕跡依然清晰可見。曾經興盛的煤礦深藏山林;肅穆的標語依然振奮人心;古老的車站迎來送往;青瓦房上的炊煙呢,彷彿時鐘暫停,讓人恍惚悵惘,不知今夕何夕。

  幸而,大自然是清醒的,四季往復,循環不息。報春的油菜花剛剛謝幕,桐油樹的枝丫已掛滿花蕾。草木像是播報時間的精靈,在每一個山花爛漫的時節,不徐不疾,喚醒這古樸之地。

  桐油樹又叫桐子樹,或是山桐樹,曾是非常珍貴的經濟類樹種。其樹皮可以制膠,根、葉、花、果均可入藥。山桐果實成熟後,壓榨出來的桐油又是製作油漆、油墨的上好原料。除此之外,果殼也是寶貝,可以做成活性炭,成爲用途廣泛的植物能源。

  桐油花開的季節,智慧的犍爲人會採下鮮嫩的桐樹葉,洗淨後墊在蒸籠上,舀上發酵後的米漿,製作清香四溢的桐葉米糕。村舍寂靜,蘇式建築、英式小樓散落其間,人們背上新鮮的米粑粑,沿着鋪滿桐花的石板路,去往搭乘小火車的站臺。

  “四月還要凍個桐油花”,這是流傳當地的一句俗語,也是季節變換的印記。意思是說每一年桐油花盛開之時,雖然已經到四月,但並不意味着春寒遠去。大家要做好準備,持續一週的降雨會使溫度驟降,風吹花落。但是,別傷心。冷雨過後,夢幻登場,漫天飛舞的桐油花,飄飄灑灑落在山間,落在房前屋後,落在小院裏、石縫間、崎嶇山路上。那老舊的鐵軌和枕木,正是花朵的樂章,粉白的花瓣似音符一般,奏響時光的旋律。火車穿過,紛飛的花朵落滿車頭。日子如同夢境,夏天就要來臨。

  辛夷花

  綿陽 | 北川 | 藥王谷

  作爲中國特有的植物品種,辛夷在中國已有2000多年的種植歷史。人們喜歡辛夷花,緣由很多。因其花形獨特、花色唯美;因其初春綻放,開至暮春;也因其周身是寶,具有豐富的藥用價值。除此之外,大概還跟一些好聽的故事有關。

  傳說舊時蜀地有位舉人,患了怪病,頭痛難忍,面色慘淡。舉人終年尋醫,卻未見成效。一日,他來到一片開滿紫紅色花朵的夷人住地,偶遇一位白髮老人,老人觀其色後,囑咐他只需從這漫天花海間,採下幾朵花苞,與雞蛋同煮而食,頑疾便可痊癒。舉人循方而愈,遂向老人要了這山花的種子,回家撒在了房前屋後,惠及鄉鄰。爲了感恩,舉人將這引自夷人的花,取名“辛夷”。

  另有一說。講的是最初辛夷花的最佳觀賞地是綿陽江油一個叫吳家後山的地方。相傳明末清初,“雲南王”吳三桂被鎮壓後,其家眷來到吳家後山避禍。有一名爲“辛夷” 的妃子,來此後栽下一種神奇植物,每到春天,花團錦簇,分外好看。更可貴的是,花朵採下後,泡水或煮湯,可治療鼻塞頭痛等症。爲了紀念這位妃子,後人便將這悽美之花喚作“辛夷”。

  坊間故事平添趣味,真真假假,倒也無妨。不過辛夷花的隱祕與盛大,確是值得探尋一番。無論是吳家後山,還是林峯山中的藥王谷,或是與藥王谷隔江相望的九皇山,那些從傳說中走來的古辛夷林,正在這個滿是盼望的春天裏,壯闊又繽紛地,欣然盛開。

  韓愈有詩云“辛夷花房忽全開,將衰正盛須頻來”,提醒人們韶光易逝,辛夷花花期可不長,想要欣賞美麗風光,得趕緊出發了。實際上,相對於暖春裏的其他花種,辛夷花的花期實在不算短暫。頭年六月,高大的辛夷樹枝便會掛上花蕾,花蕾之外,會生長出一層毛茸茸的花萼,將整個花蕾包裹起來,迎接酷暑與寒冬。等到來年三月,月份中間的日子,天氣將暖,越過三季的花蕾纔開始隱隱約約,次第開放。春天的花兒們啊,一朵一朵,錯落凋謝,辛夷還在。它是長情的呢,還要擁抱一下四月的尾巴。

  碩大的花朵櫛風沐雨,如同山谷間的仙子,暗香悠遠,沁人心脾。它們從白到粉,到粉紫,再到紫紅,顏色漸變,似無盡意,卻有其真意。人們說,一生要看一次辛夷花,於是就種一個執念進心底,任其蔓延生長,然後擇日啓程。

  梨花

  阿壩 | 金川 | 世外梨園

  仲春暖陽,金川大渡河峽谷地帶迎來萬畝梨花。山川錦繡,潔白的梨林宛若綢帶,在崇山峻嶺間綿延翻湧,鋪天蓋地。

  阿壩州金川縣,位於四川大雪山支脈和邛崍山支脈之間,這裏擁有雪域高原規模最大的梨花奇景,同時也是聞名全國的雪梨產區。每年春天,蔓延河谷的梨花競相開放,與山頂飄舞的雪花遙相呼應。站在梨花叢林間,擡頭仰望,只見巍峨雪山直入雲霄,不由感嘆自然壯美,人世曼妙。抑或登高遠眺,又見蒼穹湛藍,十里梨花與大金川清澈的暖流纏綿交織,難覓源頭,也不知去向。

  梨花沉靜,花香淡雅。五片花瓣,似有幾分鄰家女孩的嬌羞,卻又落落大方。同是梨花,金川的梨花魅力自持,獨成一派。最特別之處在於其樹身高大,挺拔多姿。據說這裏年齡最大的古梨樹,已經生長了百年有餘,但花朵盛開之時卻猶如壯年,依然繁盛,且愈演愈烈。古人用梨花帶雨形容嬌媚女子落淚的樣子,白居易就寫過“玉容寂寞淚闌幹,梨花一枝春帶雨”。聽上去梨花也嬌柔,女子也慼慼。實際上,花朵也好,美人也罷,骨骼裏的真性情,又豈是肉眼所能及?

  梨樹是金川人的驕傲,聲勢浩大的梨花勝景更是勤勞的金川人獻給這片土地的禮物。在大金川河谷的層層山丘間,梯田閃耀,如同落入凡間的瑤池明鏡。成百上千的藏家寨子遍佈視野,它們色彩鮮豔,造型獨特,排成排,連成片,和雪白的梨林一起,構築成一幅唯美畫卷。

  清晨,薄霧輕起。丹巴人的房前屋後也開滿了梨花,不等天亮,又在晨霧裏蒙上一層輕柔面紗。昨夜的春雨洗淨了天空,美麗的藏寨睜開雙眼,迎接仲春的暖陽。碉樓高聳,那是藏家人的骨骼,熱情、堅毅、一往無前。遠處的田埂上,唱着歌謠的少女穿越梨花林,春風輕撫,花枝搖曳,花瓣雨灑落下來,鋪滿她粉紅色的裙襬。

  陽光很快雀躍起來,梨園中,薄霧散去,藏寨間升起了裊裊炊煙。梨花綢帶也褪去霧色,花枝變得清晰可見,倒映進水塘中、河流裏,和粉裙少女一起,對鏡貼花黃。藏家人一天的忙碌開始了,他們要去田間,爲盛夏的豐收忙碌。梨樹也是少不了照料的,剪掉一些繁複的枝丫,清理藏在樹洞裏的蟲子。四月過去,青澀的果實就會掛滿山林。

  紫荊花

  廣元 | 青川 | 唐家河

  明末清初,文學家、戲劇家李漁在其著作《閒情偶記》中,曾對紫荊有過生動描述。他寫道,“紫荊一種,花之可已者也。但春季所開,多紅少紫,欲備其色,故間植之。然少枝無葉,貼樹生花,雖若紫衣少年,亭亭獨立,但覺窄袍緊袂,衣瘦身肥,立於翩翩舞袖之中。”聽起來,李先生對那孤絕驕傲、兀自盛開的紫荊花木並無多餘愛意,一面淡然表揚,一面揮揮衣袖。

  四月春暮,草長鶯飛,廣元青川縣的唐家河,好似被紫衣少年施了魔法,漫山遍野的紫荊花林越過嚴寒,開出一簇又一簇豔麗的花串。就像是一場悄悄準備已久的盛事,2000多畝野生紫荊花風姿綽約,成片的紫紅鋪滿白果坪,翻過涼水井,再來到雞公埡,一路蔓延,不管不顧地,向陽而生。

  與洋紫荊不同,豆科紫荊主要分佈在我國東南部地區,其花朵小巧,形似豌豆,顏色以粉紅或紫紅居多,耐寒喜光,常見在陽光充沛的密林或石灰岩之間。花開時節,紫荊先花後葉,滿枝盛放,因此又被稱作“滿條紅”。山間寺廟,尋常人家,也多有栽種紫荊,寓意天地和美,家庭和睦。

  關於紫荊花語的由來,還有一則趣事。傳說東漢時期,京兆(今西安)有戶姓田的人家,兄弟三人,準備各自分家立業。所有財產分配完畢,只餘下一株紫荊,不知如何處置。三兄弟思前想後,決定將此樹分爲三截,各得其一。不料次日清晨,兄弟三人正欲前來砍樹時,竟發現落花滿地,樹枝枯萎。三兄弟嗟嘆,“人不如木也!”從此和睦相處,再不提分家之言。而那棵倔強的紫荊樹,也重獲生機,花繁葉茂。

  李白曾作詩“田氏倉促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荊”,嗟嘆花木尚知親情珍貴;陸機也曾潑墨寫下“三荊歡同株,四鳥悲異林”的詩句,慨嘆手足情深,當矢志不渝。古老的傳說也許終將隨浮光散去,而紫荊花的心意,卻長久地,隨四季輪迴。

  天氣回暖,海拔較低的白果坪地區最早進入花期。沿着河谷,一路往上,十多公里的紫荊花海眼看就要漫過天際。流水潺潺,百花爭豔。然而,紫荊的確是孤絕傲慢的,它枝條細長,卻堅實可靠。一簇花骨朵冒出來,迎着風,笑一笑,無所謂的樣子,又牽引出另一些笑顏。

  #本文刊於2019年4月號《龍門陣》“好人”專刊

  購買方式

  全國郵局(所)訂閱(郵發代號62-16)

  四川人民出版社微店有售

  龍門陣

  解讀傳統文化

  留存珍貴記憶

  四川人民出版社

  讓思想流動起來

  --THE END--

  四月,從賞花開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