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記者陳君碩╱台北報導】

美國近來頻頻打台灣牌,專家指出,大陸目前區隔對待台灣官方和民間的做法,就成功破解美國打台灣牌,尤其在惠台政策下,現在形成「大陸與台灣人民」是一邊,「美國跟蔡政府」是一邊,蔡政府變成橋牌裡必須把牌攤開的「夢家」,陷於被動。

銘傳大學兩岸研究中心主任楊開煌受訪分析,美國對中國大陸,共有五張牌可打,分別是經貿、印太、科技、軍事和台灣牌。

美四張牌 都會自傷

經貿牌就是最近打得火熱的貿易戰,但美國須付出相當代價;印太牌近來也轉趨積極,並宣布投入1.13億美金;科技牌則是加強對中國智財權的檢視,不過中國的科技實力也不容小覷;軍事牌則是透過在南海的自由航行牽制中國,然而二戰以來美國都是打小國弱國,跟中國也不可能真的打起來。

楊開煌指出,上述幾張牌,美國都有「自傷」風險,唯獨台灣牌沒有風險,「因為台灣牌最容易讓大陸沉不住氣,而且大陸民族主義高漲,台灣牌最容易得分」,儼然是美國的王牌(trump card)。

但是大陸最近的做法,似乎也成功破解了美國的王牌。楊開煌分析,大陸對台灣官方與民間區隔對待,對官方硬,如兩岸拒絕復談及外交空間上的擠壓,對民間軟,如惠台31條後各地陸續響應的政策,相較過往的「讓利」做法,這次惠台政策更加主動有為,宣傳也較成功。楊開煌認為,現在形成了「大陸與台灣人民」是同一邊,「美國跟蔡政府」是一邊。

楊開煌以橋牌牌局形容,在上述的兩邊對壘下,蔡政府就變成「關鍵的邊緣人」,猶如打橋牌時,與莊家同伴的「夢家」,夢家必須把所有牌攤開,任由莊家叫牌,就猶如台灣政府的處境。

兩岸治理 高下立判

楊開煌認為,當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提出「和平統一」及很多對台政策措施,在在顯示了對兩岸關係的把握和自信。反觀蔡政府,如今在台灣治理和外部應對上,處處捉襟見肘,只能打出民眾的「仇中恐共」和「國安」牌,嚴審兩岸交流,阻止青年登陸等,製造寒蟬效應。兩岸治理高下立判,兩岸關係的主導權已十分清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