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脈影像經絡,洞察文娛風潮

  從2018的“寒冬”走來,2019年第一季度的電視劇一開年,便迎來了本季的收視冠軍,也是一部難得的古裝大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以下簡稱《知否》),而在第一季度即將結束時,又來了一部引起街談巷議的爆款《都挺好》。兩部作品一頭一尾,讓這一季度的電視劇市場有了些“回春”的希望。

  然而從整體上看,第一季度在電視平臺上播出的劇集,還是沒能一步跨越到陽春三月,仍然帶着一種隱約的“倒春寒”之感。

  在第一季度收視前30名的電視劇中,僅有《知否》《招搖》和《小女花不棄》三部古代題材的作品,而現當代題材作品則佔了一半以上,並多爲現實題材,關注當代都市、家庭、職場、愛情等等。

  央視VS衛視:分衆分需,各有所長

  在“現實主義”成爲今年,甚至未來幾年主流的創作方向時,電視劇創作者們開始挖掘生活的方方面面。與視頻平臺相比,電視平臺的受衆更爲多元,面臨的政策要求也會更加嚴格,因此,在題材的選擇上,電視平臺則顯得更爲謹慎。以第一季度五大衛視上播出的16部劇集來看,僅有一部《招搖》是仙俠題材,而另兩部古裝劇,《知否》的核心仍舊是家庭,而《小女花不棄》則是一個愛情故事。

  在“現實主義”這個大框架下,五大衛視嘗試着不同的細分領域,來吸引各自的觀衆羣。正劇和京味劇一向在北京衛視表現不俗,第一季度衛視電視劇的收視率也反映了這點:北京衛視《大江大河》與《芝麻胡同》位列總榜第二和第三。

  但在職場劇方面,東方衛視則略勝一籌,同樣在兩臺播出的《幕後之王》,收視率在東方衛視表現更佳。

  同樣採取拼播模式的浙江衛視和江蘇衛視,《都挺好》取得了亮眼的成績,但其餘兩部近代題材的《天衣無縫》和《國寶奇旅》在收視上的表現則都不如預期。

  對湖南衛視來說,年輕的觀衆羣依舊是收視主力。選擇“單打獨鬥”的湖南衛視,在題材選擇上與其餘四家電視臺都有明顯差異。一是古裝題材佔比大,其次,湖南衛視播出的兩部都市題材作品《只爲遇見你》和《逆流而上的你》都是年輕觀衆所習慣的輕喜劇風格作品。

  除了五大衛視之外,山東衛視也有四部作品進入了第一季度的前三十名,《我們的青春期》和《原來你還在這裏》都是此前在視頻網站上播出的青春題材作品,在山東衛視首次上星播出。另一部入榜的作品則是當代農村題材的喜劇作品《溫暖的村莊》,這也是榜單中唯一一部農村題材作品。

  與衛視相比,中央電視臺第一季度播出的劇作顯得更加端正嚴肅。第一季度九部作品中,有四部近代軍旅題材作品,其中包括兩部人物傳記式作品《上將洪學智》和《共產黨人劉少奇》。《劉家媳婦》和《暖暖的幸福》則都是人物羣像式的現代題材作品,非常明顯地貼合了“小人物、正能量、大情懷”的創作要求。

  《啓航》則是一部相對比較特殊的政策劇,聚焦城市建設以及改革攻堅,《啓航》裏的視角和手法,在一般的都市劇中是很難看見的。這類需要政論視角的文藝作品,以及需要大量資料的人物傳記類作品,可以說是央視的優勢所在。

  日播VS周播:模式遇冷,仍需探索

  周播劇這一模式曾經在國內電視劇市場上流行了好一陣子,也出過《古劍奇譚》《花千骨》等爆款作品。在2017年,六大衛視都開設了周播劇場,而當年在湖南衛視周播劇場“青春進行時”播出的《楚喬傳》,也獲得了收視破2的好成績。

  但由於國內周播劇並沒能真正實現“一週一播,邊拍邊播”的製作模式,以致其存在的意義屢屢遭受質疑,隨着收視環境整體低迷,在周播劇場播出的劇作收視和口碑都在逐漸下滑,許多衛視因此撤下了周播劇場。如今,僅有湖南、浙江、安徽三家電視臺還保留着周播劇場。

  湖南衛視是最早嘗試周播劇模式的電視臺,如今的“青春進行時”晚間檔周播劇場,於每週一至週三晚間十點播出。而浙江衛視的“中國藍周播劇場”於2017年開始播出,時間與湖南衛視錯開一天,在每週二至週四晚間十點播送。

  在第一季度,湖南衛視的《招搖》和浙江衛視的《小女花不棄》兩部古裝劇都採取了周播的方式,同樣每週更新六集。《招搖》在電視上播出的版本有56集,而《小女花不棄》有51集,播出後接檔的作品仍舊是古裝劇《重耳傳奇》。

  與國外的周播劇多爲短劇不同,國內的周播劇至今在篇幅上與日播劇並無不同。對於周播劇來說,在比一般日播劇更長的播放週期裏,需要有足夠的話題度和情節點,來維持觀衆對其的興趣,並進一步發酵口碑和熱度。

  然而,雖然《招搖》起用了因《延禧攻略》大熱的許凱,《小女花不棄》的主演是時隔五年再拍古裝劇的林依晨,但兩部劇在劇情上都仍不免落入套路。這直接導致第一季度的兩部古裝劇在話題度上都不如日播劇,情節點的分佈也不足以吊住觀衆的胃口和注意力,以致收視平平。

  而安徽衛視的“海豚周播劇場”,在2019年第一季度則選擇了兩部泰劇《無盡的愛》《你的愛我無力拒絕》接連播出。引進知名度較低的泰劇究竟是什麼用意,還有待觀察。

  周播劇場已然略顯落寞,但若再讓其成爲“清庫存”的地方,則未免過於可惜。在如今電視劇普遍以長劇爲主,短劇基本通過網絡播出的情況下,周播劇場所特有的模式,完全可以成爲情節點更密集、劇情更緊湊的中短篇劇目的試驗場。

  流量VS戲骨:資本冷靜,未來可期

  縱觀第一季度的電視劇作品,以流量型演員擔任主要角色的劇目相比幾年前大幅減少,品質劇的數量有所上升。僅從流量與收視的關聯看,曾經信奉“高流量=高收視”的電視市場已經趨於冷靜,而電視劇中的流量比例也逐漸趨向一個正常的範圍。

  因此,有一線流量演員,也有着精良製作的《知否》毫無懸念地拿到了第一季度的收視冠軍,《大江大河》則緊隨其後。同樣,《大江大河》中王凱和董子健兩位年輕演員也擁有一批粉絲,在劇作本身質量過硬的情況下,這些流量成爲了對收視的額外貢獻。

  其後的《芝麻胡同》《逆流而上的你》《都挺好》則都是所謂“老戲骨”齊聚的作品。後來居上的《都挺好》開播時雖然收視不高,但隨着網絡上話題度和討論度的增高,最後兩集的收視破2,成爲第一季度當之無愧的爆款劇。

  從《都挺好》的演員陣容來看,姚晨、郭京飛、楊祐寧以及彭昱暢,都在過去一年裏,從各自的作品或是綜藝中積攢了一定的人氣。而作品與流量的平衡,使得觀衆們不至於對演員完全陌生,而演員的流量也不至於模糊了作品的焦點。

  2018年是影視業的寒冬,同時也是“偶像”產業爆發的“盛夏”。當新的流量偶像井噴式爆發,年輕的觀衆在網絡上爲其拉票吶喊熱火朝天,影視行業卻慢慢進入了“流量原罪”的怪圈。2018年,由頂級流量小生小花們主演的電視劇幾乎無一不“撲街”。一方面,這是觀衆們對“流量爛片”的自發抵制,另一方面,稅收和片酬的相關政令一頒佈,流量的式微,便也是大勢所趨。

  曾經,演員和偶像之間的界限是很模糊的,唱而優則演的“跨界”偶像數不勝數。然而,在2018年出現了一大批新偶像之後,2019年第一季度的電視劇市場上,卻並不見這一批新流量的蹤影,以前的流量們,也減少了在鏡頭前曝光的頻度。

  這或許說明,當資本在電視劇市場退潮,“流量”開始選擇停留於網絡之上,通過電視劇進行變現的老路已經走不通了。而在一個完整的娛樂圈生態裏,我們需要偶像,也需要演員。年輕的粉絲們可以在線上爲其偶像瘋狂,而一般的觀衆也可以在線下觀看能夠反映現實的電視劇。術業有專攻,“偶像”與“演員”各自展現能力,或許是一個更爲健康的發展趨勢。

  總體來說,第一季度的國產電視劇有的生逢其時,有的卻因爲種種突發狀況,或是不可抗力,而導致了令人遺憾的結果。但整體來說,作爲“影視寒冬”之後的第一份成績單,這一季度的劇目在整體品質上都有所提升,回溯改革史的正劇《大江大河》和反映家庭痛點的《都挺好》是這一季度的代表作。雖然有些劇目引起了觀衆的爭議,但好在,第一季度並沒有出現徹底的“爛片”。

  值得一提的是,現實題材作品的大量增加,會是未來一年的整體趨勢。面對政策上對當代題材,以及現實主義創作的鼓勵,古裝劇的生存空間會進一步被擠壓,並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劇集同質化的問題。因此,衛視會選擇怎樣的排播策略?在現實主義的表現上,電視劇主創團隊是否能找到新的突破口,並找準當下觀衆的痛點,這些都是值得觀察的。

  【文/一樹 】

  The End

  出品 | 北京獨舌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監 制 | 李星文

  主 編|楊文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