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是最不平靜的一屆游泳世錦賽了。

7月26日在韓國光州的夜晚,誕生了三項游泳世界紀錄,但自從游泳世錦賽開賽以來,人們的關注點就不在成績上,焦點只有一個——中國運動員孫楊

自7月21日遊泳項目開賽就引發了軒然大波,在孫楊拿下男子400米自由泳金牌完成四連冠偉業的頒獎儀式上,亞軍霍頓全程未登上領獎臺,在原地一動不動,不願與孫楊同框合影。事後霍頓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只是不想和一個行為舉止像他那樣的人共用領獎臺。」

7月23日,事情繼續發酵,孫楊在男子200米自由泳項目成功摘金,相似的一幕發生了,並列獲得第三名的英國選手鄧肯-斯科特沒有跟孫楊握手,並在升旗儀式後拒絕合影。與上次不同的是,孫楊這次直接做出了激烈的回應,他向鄧肯做出「拜拜」的手勢,隨後憤怒揮拳:「 Youare loser,Im winner(你就是個失敗者,我贏了)」

鄧肯對此事的回應則是:「我站馬克(霍頓)這一隊,如果(孫)不尊重我們這項運動,那我為什麼要尊重他?我想有很多人,以及每一位游泳選手都支持馬克的做法。」

至此之後,「如何看待霍頓和斯科特的舉動?」就成為了世錦賽採訪區運動員們被問到最多的一個問題,然而讓中國泳迷失望的是,他們的行為的確得到了眾多游泳運動員的支持。

美國蛙後莉莉·金多次在不同採訪中多次diss孫楊,並在發布會上公開支持斯科特:「原本只有我在積極抵制,我很高興有更多的人站了出來表達他們認為正確的觀點。」

蛙王皮蒂更為硬核:「如果是我和孫楊同場競技,那我也會和鄧肯做出同樣的選擇。」

孫楊的老對手蓋伊在社交媒體力挺隊友鄧肯:「哈哈,你們聽到全場對孫楊的噓聲了嗎?你們看見孫楊對鄧肯大喊大叫的畫面了嗎?孫楊需要做一個尊重別人的男人!」

接著,更多與事件並不相關的運動員站了出來,澳大利亞82歲泳壇傳奇道恩-弗雷澤在接受採訪的時候稱自己非常支持霍頓,他拒絕和孫楊使用同一個領獎臺是在表達一種態度,想要一個乾淨的游泳競技場。在評價孫楊時,泳壇傳奇說:「他不是一個好運動員,他不應該游泳的,如果是我在場的話會從背後踢他!」

更為諷刺的是,當孫楊的澳大利亞籍教練丹尼斯接受採訪說出「孫楊和我的另一位偉大的弟子哈克特一樣乾淨」後,哈克特竟然反擊了自己的恩師:「對我來說,我可以說自己比孫楊乾淨嗎?當然,因為我從來沒有服藥經歷報告,我的職業生涯有過幾百次葯檢!在世錦賽我曾三天內接受了五次藥物測試,從來沒有出現過問題!我不會在任何時候將自己與孫楊進行比較。」

7月26日早晨,在孫楊游完男子4*200米自由泳後,他試圖去和巴西的選手德魯卡握手,結果德魯卡與孫楊對視幾秒後,直接起身離開。

面對集體抵制,孫楊會做出反擊並不讓人意外,在霍頓拒上領獎臺事件發生後,孫楊在發布會上就曾直面衝突:「你可以對我不尊重,但是不可以不尊重中國!」

但結果這句話卻一石激起千成浪,蓋伊直接對此發出了嘲諷:「我可不想被捲入政治風波!」

所以外國運動員針對的真是中國嗎?未必。7月23日,徐嘉餘在100米仰泳實現衛冕後,亞軍仰泳好手拉金在領獎臺上與徐嘉餘摟肩合影留念,兩人走下領獎臺,也一直在友好的交流,並在社交媒體平臺點贊互動,而拉金就是霍頓的隊友。

但是拉金也不喜歡孫楊,在接受採訪時曾說:「我理解霍頓所做的事情,我希望這項運動是乾淨的。」

可見,外國選手並不是針對中國,也不是針對中國選手。

他們針對的只有孫楊。

為什麼是孫楊?

造成如今「泳壇集體抵制孫楊」局面的,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是孫楊自己的遭遇和他對此的反應。

追根溯源,這次抵制最直接的導火索就是孫楊去年發生的興奮劑檢測風波,今年1月28日,《星期日泰晤士報》率先爆出孫楊暴力抗檢,報道稱中國奧運會游泳冠軍孫楊參與反興奮劑調查時與葯檢人員發生肢體衝突,並且用鎚子砸爛了裝滿血的藥瓶。

在世錦賽開賽前,澳大利亞《每日電訊報》刊發了長達59頁的孫楊與興奮劑檢測人員衝突完整報告,詳細的描述了整個檢測過程,報告稱:9月4日,中國游泳隊隊醫巴震拒絕檢查人員帶走之前提取的孫楊血液樣本,儘管檢測人員警告,這樣做會被視為違反興奮劑檢測規定。報告引述見證人說,孫楊母親要求一名保安去找來一把鎚子,最終,孫楊本人及他的保鏢用鎚子砸碎了其中一瓶裝有孫楊血樣的玻璃瓶。

但報告還透露:三位工作人員中只有一人擁有「詳盡的」資質證明,其中一位工作人員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拍攝了孫楊的照片和視頻,採取血樣的護士資質存疑並且沒有出現在瑞士洛桑的聽證會上。

正因為此,在1月國際泳聯的裁決中,孫楊的行為沒有被視為違反興奮劑條例。

這顯然是霍頓拒登領獎臺事件的導火索,但也絕不是全部原因,因為孫楊確實曾經尿檢呈陽性過。

2014年,孫楊在5月17日一次尿檢中被查出使用了違禁物質曲美他嗪,遭禁賽3個月處罰,時間從5月17日至8月16日。當時,孫楊方面的解釋是為了治療心臟不適誤服(而且該葯此前並未被列入禁藥名單),而非提高運動成績,最終禁賽期被縮短為3個月。

而且,反興奮劑中心並未在第一時間公佈此事,而是在孫楊禁賽期滿後3個多月才選擇對公眾公開,這一舉動在當時頗受爭議。

再往前追溯,據《北京青年報》報道,在去年第12屆全運會結束以後,孫楊曾擅自離開運動隊,跑到泰國旅遊,錯過一次飛行葯檢,差點釀成嚴重後果。

屢次被扯上禁藥問題,就像成語三人成虎一樣,就算孫楊能一次次的自證清白(或者解釋為誤會),最終結果讓其他人對他一直心存懷疑。

而霍頓則是第一跳出來攻擊孫楊的外國運動員,2016年他和孫楊的第一次發生衝突,孫楊主動向霍頓打招呼,卻遭到冷遇,接著在發布會上,霍頓直呼孫楊為「服藥騙子」,稱自己是和某位葯檢呈現陽性的運動員之間的競爭,並強調自己不滿任何尿檢呈陽性的隊員。

2017年布達佩斯世錦賽,霍頓表示拒絕為稱呼孫楊為「服藥騙子」道歉,並不屑地表示:「在我看來這競爭不是公平的,是出色選手與葯檢陽性的選手之間對抗,我希望遇到真正的競爭對手。」

最初並沒有多少運動員站出來力挺霍頓,但接二連三的禁藥問題一直發生在他身上,就難免讓同行轉變立場了。

其實昨晚孫楊在採訪正面回應此事時已經把經過說的很明白:「國際泳聯說的很清楚,沒有任何的違規,我是遵守的,我所做的維護每個運動員的權益,如果換做其他運動員,一個沒有證件的檢察官來檢查你,尿樣帶走了,如果這個過程中篡改,我連說理的機會和地方都沒有,我的行為是在為每個運動員捍衛(合法權益)。」

其實對此,外媒記者在和中國記者聊天時也認為孫楊說的有道理,但是對於大部分運動員來說,沒有人在意檢測的過程是否違規,大家的關注的焦點就在於「抗檢」這個性質,因為WADA的檢測在運動員心中從來都代表權威,在他們面前所有運動員都乖的像只小雞一樣,而你孫楊竟然敢暴力抗法?毫無疑問這會把孫楊推到整個大環境的對立面去

因此,就算孫楊真是百分百清白的,但謊言重複一千次也能成為真理,而現在事已至此,孫楊真的跳進黃河也難洗清了。

FINA與「特殊」的中國運動員

事情發展成今天這個地步,國際泳聯fina實際上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效果。在霍頓拒上領獎臺事件發生後,FINA就第一時間發出警告,聲明指出雖然需尊重言論和行為自由的原則,但必須是在正確的環境下進行:「我們的運動員以及隨行人員,必須意識到他們有責任尊重國際泳聯的規定,而不是利用國際泳聯的比賽進行個人意願的表達。」

鄧肯和孫楊的衝突發生後,Fina再次發出警告:「國際泳聯在分析了今天200米自由泳頒獎儀式上發生的一切後,對孫楊和鄧肯-斯科特發出警告。根據國際泳聯章程C12.1.3條,這兩位運動員都有不當的行為,這是不可接受的。」並且頒布一項新的行為準則,禁止各國選手在頒獎典禮和記者會等場合針對其他選手做出不當舉動。

面對警告,澳大利亞泳協力挺霍頓,呼籲國際泳聯對興奮劑零容忍,而不是對表達立場的清白運動員發出毫無意義的警告。皮蒂在接受採訪時也抨擊國際泳聯的做法:「為什麼我們不能發聲?新的規則不會阻止我就興奮劑等問題發表意見。」

裏約奧運仰泳雙冠王瑞恩·墨菲的表達更為直接,「抵制孫楊是沒有必要的,更需要抵制的是國際泳聯和世界反興奮劑機構對這類事件的回應。」

這就是本次事件的第二個原因:他們不滿Fina和特殊的中國運動員。

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特殊指的是體制問題。眾所周知,國外運動員和中國運動員的生存環境並不一樣,國外運動員屬於「個體戶」,自負盈虧,通過賺取獎金來生活,但問題是游泳是一個非常低收入的項目,以短池世界盃系列賽的獎金分配為例,比賽共歷時四個月,分為三階段七站比賽。每一項的冠軍獎金為1500美元,亞軍1000美元,季軍500美元,4-6名分別為400、300、200美元。每個階段總成績排在前八位選手,可獲得50000到3000美元不等的獎金。

這麼微薄的獎金收入,想要讓游泳運動員過的寬裕幾乎是不可能的,而就算是在金字塔尖的運動員,收入比其他項目也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比如被大家成為「搶錢姐」的霍斯祖,在頻繁參賽並且屢拿第一的情況下,一年獎金的收入大概也就只有38萬美元,這已是一名游泳運動員可以達到的極限。

裏約奧運會上,泳壇巨星菲爾普斯斬獲5金1銀,締造了後世永無超越可能的不朽神話。這六枚獎牌為他帶來的獎金總額也只有14萬美元——還包含了55000美元的稅。這與梅威瑟一場拳賽便能入賬一億美元以上,簡直天差地別。

事實上,對FINA不滿在游泳運動員中已經成為羣體思潮,大多數游泳運動員都認為,Fina是運動員的對立面,拿走了本該屬於大家的大部分收益。而因為競爭激烈收益小,導致他們對於被揭露的禁藥運動員難以容忍——畢竟是搶錢,趕走一個是一個。

也正是因為如此,國外運動員在面對興奮劑禁藥問題上顯得極為抱團,不僅僅是孫楊,當年小西埃洛陷入禁藥風波卻在最後時刻登上世錦賽賽場,在上場前和奪冠後都「享受」到了其他代表團教練員和隊員的噓聲,菲爾普斯等人曾經公開表示不屑與起一起同場競技。

俄羅斯的埃菲莫娃也曾遭受到如此「待遇」,在裏約奧運會上,這次同樣抨擊孫楊的莉莉·金當時比賽結束後,直接忽視埃菲莫娃向獲得銅牌的隊友祝賀,還曾罵道:「在我看來她只是個喫藥的騙子。」

那麼在這種集體環境下,當不需要自負盈虧,有體制站臺的中國運動員陷入如此醜聞時,仇視會更加明顯——你們本來就不愁生活,還一起和我們搶獎金,現在還出了禁藥醜聞,又被Fina「特殊」對待,那整個集體針對於此的不滿全部「反噬」在孫楊身上,那效果自然就來的更加洶湧了。

結語:

其實這次運動員集體抵制孫楊事件,參與的外國運動員從一開始就並不是奔著「搞清事實」而來,對於絕大多數游泳運動員來說,不管是否真的清白,孫楊都有已經被做了有罪推論,被推到了其他運動員的對立面上。所以說如今的孫楊是在與全世界為敵也並不誇張。

因此,孫楊方面無論再怎麼辯解都已經無濟於事,只有等待9月份的聽證會給孫楊一個正面的裁定以期望堵住質疑者的嘴。

但問題是,在目前這個眾口鑠金,三人成虎的大環境下,這真的夠嗎?

——————

歡迎關注我們的公眾號:後廠村體工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