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4月4日19時50分訊(記者 周曉雪)老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如何轉型升級,煥發新活力?作爲全國首批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之一,重慶市環都市區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以下簡稱“示範區”)建設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績單”。今(4)日,記者從重慶市發改委獲悉,2018年,示範區八區GDP總量增長7.8%,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6%,均高於全市水平。R&D經費(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佔GDP比重2.18%,比全市高出0.17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21.8%。現如今,示範區八區逐漸改變了單一的傳統產業結構,降低對資源的依賴程度,構建起各具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

  各有分工 “老字號”煥發新活力

  2017年4月,五部委聯合印發了《關於支持首批老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建設的通知》,重慶環都市區入選,肩負起轉型發展、探索經驗的任務。

  示範區包括涪陵、沙坪壩、長壽、江津、合川、永川、銅梁、榮昌等8個區入選示範區,面積1.43萬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17.4%。

  “重慶是全國六大老工業基地之一,這8個區作爲重慶工業主戰場,工業發展歷史悠久,爲重慶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王志強介紹,隨着城市發展,老工業區普遍存在傳統產業比重過高、利潤空間壓縮等問題,資源型地區的資源逐漸枯竭,接續替代產業尚處於培育階段,發展規模不夠大。

  如何讓“老字號”煥發新活力?示範區瞄準轉型重點領域,繪製轉型升級“路線圖”。

  長壽區積極運用大數據運用、智能化改造推動重化工產業轉型,百年老廠川維化工企業生產效率提升20%以上,人工減少40%。榮昌區“做強一片陶”,重點發展建築衛生陶瓷和特種陶,引進馬可波羅、惠達衛浴等70餘家陶瓷企業落戶,建成重慶市陶瓷特色產業園。江津區鼓勵企業廣泛開展“機器換人”,2018年完成技術改造投資110.4億元,佔工業投資比重達41%。合川區改造高標準農田6萬畝,因地制宜發展特色效益農業6.7萬畝,糧食總產量、生豬出欄量、水產品產量保持全市第一。

  隨着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不斷夯實,發展效益也逐步提升。“涪陵區正着力打造高端裝備製造、醫藥食品、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術等一批1000億級、500億級產業集羣。2018年,涪陵地區生產總值達1076.1億元、增長7.1%,成爲主城之外首個千億區縣。”涪陵區發改委主任蔣兆華介紹道。

  多元發展 產業協作探索轉型新路徑

  深挖各自新活力的同時,示範區還發揮各地區的比較優勢和互補性,挖掘工業產業開放合作潛力,探索良好合作機制和共同發展模式。

  永川區搶抓“一帶一路”建設新機遇,與德國共同規劃建設中德(重慶)智能產業園,以高端數控機牀爲主導產業。同時,藉助“西部職教城”品牌,與德國西門子公司共建中德西門子國際學院,爲園區儲備提供大量智能裝備專業人才。

  銅梁區與兩江新區共建產業協作園,兩江新區積極支持產業協作園招商,支持符合產業協作園產業定位項目和企業配套生產項目落戶銅梁,銅梁也將適合的企業介紹到兩江新區投資考察,通過產業互補,打造區域合作樣板。

  榮昌區與位置毗鄰、產業關聯度高的四川隆昌進行產業合作,雙方在榮昌區榮隆鎮合作共建“榮隆工業園”,發展機械加工、食品工業、生物製藥等產業集羣,該園區目前已經入駐100多家川渝兩地企業,年產值突破40億元。

  綠色發展 促進生態修復和保護

  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產業轉型與生態保護示範區兩手抓。

  永川是一座典型的資源型城市,也是一座典型的老工業城市。這裏曾經是全國百強產煤大縣,重慶液壓件廠、重慶紅江機械廠及387、235庫等單位相繼遷至於此。然而,隨着經濟進入新常態,永川落後產能集中、基礎設施老化、生態環境破壞、安全隱患突出等問題逐漸顯現,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近年來,永川區投資了20億綜合治理臨江河流域,大力推進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並全面啓動國家衛生區、國家生態園林城區、全國文明城區‘三城同創’。”永川區發改委主任馬奇富說,如今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石壁裸露的廢棄礦山也變成千畝茶園,市民在城區內500米就能看到一個城市公園、1000米半徑內有一個休閒廣場、2000米半徑內有一處湖泊景觀。全區森林覆蓋率達49.3%,全年空氣優良天數313天。

  不僅在永川,長壽區推動沿江化工企業搬遷,加快長壽經開區循環化改造,2018年累計投入資金200餘億元,建成循環經濟項目33個,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99%,成功創建全國循環經濟試點園區。銅梁區出臺綠色發展行動計劃,通過實施主體功能定位工程、產業准入控制工程、環境質量提升工程等26項重點工程,構建政府、企業、公衆共治共享的綠色行動體系。

  “2019年,我市將着力推進示範區八區在創新驅動、產業升級、園區建設、綠色發展、營商環境等五方面的100餘項重點轉型任務。同時,依託智博會、西洽會等重大展會,加快引資引智引創新資源,激發產業發展活力。爲全國老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轉型當先鋒、打頭陣、樹標杆。”王志強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