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獨特記憶,對於很多人來說,北京這個地方可能只代表着高樓大廈、車水馬龍,亦或是成日的霧霾,讓人不得安居。但在北京人的記憶當中,北京這兩個字裏卻承載着太多感情,是一個永遠容不得旁人說上半個不字兒的地方。

北京的春天,是北海公園白塔寺下的山花爛漫;

北京的夏天,是大爺拿着蒲扇在衚衕口兒乘涼的市井;

北京的秋天,是被柿子壓彎的枝頭和滿地的銀杏;

北京的冬天,是每個孩子記憶中都少不了的什剎海冰車。

而除了這些市井百態,在北京人的記憶當中,美食必須擁有它的一席之地。所以今天,吃不胖天團爲你搜羅了那些老北京人記憶中從小兒吃到大的北京味道,讓你領略別有一番風味的北京。

01

杏 園 餐 廳

這碗刀削麪

每個北京大爺年輕時都爲它動過心

杏園餐廳是一家不折不扣的百姓餐廳。我幾次聽我姥爺唸叨着這一碗刀削麪,若說這一碗刀削麪有多麼鬼斧神工,自然也是沒有的。但想必在從前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一碗杏園的小燉肉刀削麪便已經是人間美味。現如今,這裏也進而成爲了北京大爺們的聚會勝地,在這裏閒談神侃,遙想當年。

如今日子好了,大爺們也將當年的小燉肉刀削麪升級成了雙拼撈麪,一半兒是清炒蝦仁,一半兒過油肉,再加上一碗老北京打滷和幾個麪碼兒,攪拌在一起的不光是這口吃食,更是這些年經歷的歲月。

杏園餐廳的美味自然不僅限於一碗刀削麪,它的糖醋里脊也是桌桌必點。杏園餐廳的糖醋里脊表皮炸的極脆,再配上帶有番茄沙司口味的糖醋汁,保準一口就能走進你的心坎兒裏!

這麼多年過去了,杏園餐廳依然和從前一樣不走花哨,做這一口兒讓老主顧們順口的吃食。雖沒有什麼富貴菜,但想吃上這一口既要排隊,還要拼桌,看看店裏“人滿爲患”的樣子你也許也能感受到它的魅力所在。

在杏園餐廳吃飯,排隊和拼桌都是“日常”。

人多的時候,菜品水準可能會稍有下降。

02

新 川 涼 面

萬年只能拼桌的老店

吃的不僅是味道也是情懷

麪條之於北京人的意義就好比土豆之於英國人,而不同之處,大概就是更多了一份兒情懷。麪條對於北京人可以說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是北京人的一日三餐,可以是冬天一碗講究十足、得配上八個菜碼的炸醬麪;也可以是夏天這一碗看似平常,但北京人從小吃到大的麻醬涼麪。

從小說到新街口,我的第一反應就是涼麪,記得我小時候這盤兒涼麪只要 5 塊錢左右,如今卻已經賣到了 15 塊。店裏這些年不變的除了味道,大概就是裝潢。幾張簡單的木質桌椅,沒有什麼服務,小料、麪湯煩請自取

老食客都知道新川涼麪的這一口麪條並不簡單,師傅將麪條拌上油,再用風扇一點點吹涼,吃起來麪條勁道不粘連,再配上祕製的麻醬,有點甜、有點酸,好像還有點芥末味兒,看起來平淡無奇,但每年夏天都得來上一口,不然就覺得少了點什麼。

涼麪的最佳拍檔就是酸辣瓜條,乍一看這瓜條的賣相似乎差了點兒意思,但吃到嘴裏卻異常爽脆,酸酸甜甜的味道是夏天裏爽口解膩的不二之選

新川涼麪除了涼麪還有一款四川人吃到大概會罵街的擔擔麪。它是北京人冬天來新川時候的首選,榨菜炒肉末配上麻醬就是這款及其不正宗的假擔擔麪了,味道並不驚豔但卻像極了北京百姓尋常人家的味道。

03

西 安 飯 莊

毛爺爺打着欠條來吃的老字號飯莊

北京只此一家

有記載可查的,西安飯莊是毛主席在北京吃過的民間飯莊僅西安飯莊一家。當年毛主席和彭德懷等一行人吃的溫拌腰絲、酸辣黃瓜、鍋燒牛肉、爆二樣、西安燴菜、糖醋瓦塊魚、蜜汁葫蘆、泡饃,總共花了11塊5角8分。這就是50年代的物價,即使是主席也沒有半點兒折扣。毛主席和彭老總身上不帶錢,幾個工作人員七湊八湊也沒能湊齊,打了欠條第二天上門纔將差款補齊。

如今的西安飯莊依然保存着和與當年相似的簡單裝潢,很多老饕愛這一口羊肉泡饃。而除了泡饃,西安飯莊的羊肉串更是藉着抖音平臺大火了一把,每個週末都會大排長龍。而在我的記憶中,它也是每次吃新川涼麪時候的最佳搭檔。貨真價實的肉串,即使在物價飛漲今天,已經賣到和毛主席當年一頓飯一樣的價錢,很多食客也仍然會買上一大把,一飽口福。大塊的羊肉肥瘦相間,看上去就十分過癮。表面焦香四溢的同時肉質緊實,令人滿口留香。

04

門 框 胡 同 百 年 滷 煮

十點的滷煮店

寫滿了老北京的煙火氣

如果你要是問十個北京人,最想來上的一口兒的夜宵是什麼?大概有十一個會回答你:滷煮。

晚上十點,老北京人帶你看看北京夜生活的方式大概就是帶你走進一家滷煮店,北京人的浪漫大概也就限於此了,這不是不解風情,而是想帶你感受一下北京的煙火氣和人情味。

滷煮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乾隆年間。傳說中是宮廷的“蘇造肉”傳入民間後換成廉價的食材,卻機緣巧合創造出了滷煮這個平民美食。

百年門框滷煮老掌櫃最初是小腸陳的學徒,而如今經過不斷改良味道已經跟小腸陳大不相同。滷煮的湯底看起來更加厚重,腸子清理的也很乾淨。吃到嘴裏有滷煮的香、下水的腥,也有調料的濃郁,是老北京人一道永遠無法割捨的味道。

有些遊客初次可能接受不了滷煮的味道,這時候炸醬麪就成了很好的選擇。小碗幹炸配上齊全的菜碼,攪拌的時候有點費勁屬於正常現象。北新橋滷煮賣得炸醬麪口味有些偏甜,不過大塊的肉粒煸炒的恰到好處,不會太乾,但肉香卻讓人齒頰留香。

炸咯吱還有炸灌腸都是老北京人心尖兒上的經典炸物。前者外酥裏糯,配的是一小碗香醋解膩提香;後者則外脆裏韌,搭配了一碗蒜汁,盡顯老北京人對重口味愛得深沉。

05

大 地 西 餐 廳

老莫平替

爸媽那個年代的約會勝地

大地西餐廳創建於1945年,是北京爲數不多較早經營西式菜點的老字號之一。大地餐廳經營的戰鬥民族俄式大菜以重油、重色,且油大味厚爲特點,結合甜、酸、辣、鹹爲一體,總的來說與老北京人的重口味也算有些神似。大地餐廳經營菜式及裝修特點與北京的莫斯科餐廳相象,又位於北京的城區內,所以素有“北京城中小老莫”之稱。

但相比老莫那般盛氣凌人的氣焰,大地餐廳即平價又好吃,使它成爲了爸媽當年的約會勝地。既能體現一份平淡的浪漫,又不失勤儉持家的優良傳統。現如今很多洋氣的大爺、小資的大媽依舊是店裏的常客,點上幾道西餐再來上一瓶白菜價的桂花陳,閒談小敘,回憶當年往昔。

奶油蘑菇湯是店裏的招牌,跟外面西餐廳用粉衝出來的貨色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入口細膩爽滑,喝上一碗也不會讓人覺得膩口。

罐燜牛肉是俄式菜品油大味厚的典型代表,湯汁濃厚,口味偏甜,牛肉塊兒大肉爛,完全不會塞牙。點上一份酥脆可口的蒜香麪包,蘸上罐燜牛肉濃郁的湯汁,真的讓人欲罷不能!

奶油烤雜拌也是俄式餐廳的經典,鮮牛奶、淡奶油、火腿、牛肉、雞蛋、起司的加入,讓它註定是一道沒有理由不好吃的菜。濃郁的奶香聞起來就已經讓人食指大動,每一口下去都濃郁到爆炸,可以讓人瞬間忘記它滿滿的熱量。

店裏除了正餐還有下午茶供應。

餐廳沒有停車場,附近停車也不是太方便。可以考慮綠色出行。

06

華 天 延 吉 餐 廳

陳曉卿心尖兒上的延吉冷麪

北京人的回憶殺

《舌尖》的陳曉卿導演說延吉餐廳是他最愛的麪館,自1982年起去過不下千次。這家延吉餐廳於北京人來說一點都不陌生,它創建於1943年,是北京最早經營朝鮮冷麪的餐館,最初由一位李姓朝鮮族老太太和她的幾位朝鮮族老鄉所開。

延吉餐廳的冷麪從很多意義來講其實都是不正宗的。首先說湯底,傳統冷麪湯底酸酸甜甜,很多人吐槽延吉冷麪湯底只有甜鹹味,但事實上,老客人都知道,每張桌子上都有個白醋瓶,想吃你就自己加!

其次是麪條,其他餐廳的冷麪多是黃色,但在這裏後廚師傅現和麪、現壓、現煮、現過冷水的麪條卻是咖啡色,雖然看起來賣相平平,但其實有面香,更有嚼勁。

常去華天延吉餐廳的人凡是吃冷麪都少不了配上一口辣牛肉。看起來紅彤彤的一灘肉醬賣相併不怎麼樣,但它獨特味道卻在京城小有名氣。吃的時候同樣也要倒上一點兒白醋,酸辣微甜的複合味道,真的會讓人一試難忘!

店裏冷麪排隊打湯,白醋桌上自取。

辣醬可以單獨問店員要一點,或單獨購買一份。

07

香 妃 烤 雞

通殺8090的童年味道

師傅!來十個火燒帶走!

80年代的西單是北京最熱鬧繁華的地方,在西單勸業場北門外,就是香妃烤雞。當時的香妃烤雞每天顧客盈門,一到飯點就開始排隊。在那個還沒有肯德基、麥當勞的年代,香妃烤雞真的是國民快餐

香妃烤雞用含有中草藥的特製調料醃製,表皮金黃油亮。一口咬下去皮香肉嫩,而且每一寸雞肉都十分入味。

不僅如此香妃烤雞的每一個細節都並不馬虎,老食客都知道它家的套餐有四個小涼菜,每一個都堪稱經典。而最重要的是用烤雞油做出來的的油酥燒餅,真的不知道俘虜了多少北京孩子的“童年”。

08

西 四 包 子 鋪

傳說中最醜的包子

卻佔據了北京小吃熱門榜首位

西四包子鋪大概是西四附近一代的北京人吃了五十年的包子鋪,但因爲當年地鐵 4 號線的建設而結業。直到去年,這口讓老食客們想了二十年的包子,終於被一位西四包子鋪的死忠粉重振旗鼓。

現在的老闆找到西四包子鋪的老師傅要到配方,並潛心研究了三年。屜子要用大籠屜,醬要用鄉下曬的醬,肉要用前腿肉,蔥要用河北的雞腿蔥,而最重要的是他還再找到附近的老食客品嚐,經過不斷調試,才製作出現在的西四包子。

西四包子是半發麪包子的典型代表,雖然貌醜,但勝在皮兒薄、餡兒大。咬開包子的表皮是飽滿的醬汁,趁熱一口下去,肉汁兒直往外流,加上大蔥的香氣和緊實的肉餡,讓人如何不對它念念不忘?

吃完了包子還可以去旁邊的茶湯李來上一碗茶湯溜溜縫兒,晶瑩剔透的杏仁茶像極了上等的羊脂白玉,入口是滿滿的杏仁香氣,絲滑細膩,用世間所有美好的詞藻來形容都不爲過。

小貼士

包子的供應時間是早 9:30 和下午16:30,分別會舉行兩場排隊大賽,每次發放200 個號左右,週末會相應增加一些。一般來說都要等上一個多小時,很多食客都是來了幾次才吃上了這口包子。

09

老 回 回 小 吃

老北京的土味甜品

開創髒髒系列的鼻祖

老回回雖算不上什麼百年老店,但同樣經營者十分地道的老北京清真美食。在“髒髒包”火遍大街小巷的同時,有這麼一款“國產髒髒包”突然走進我們的視野。

在老回回小吃,必點的一道髒髒主食就是糖花捲。每一層花捲都裹滿了厚厚的紅糖和濃濃的芝麻醬,天然的紅糖味和充滿鼻間舌尖的麻醬香味,滋潤着你的着每一寸味蕾,讓你不由自主的去認真感受屬於老北京的紮實美味。

除此之外,驢打滾也是一道著名的老北京美食。薄薄的糯米麪包裹着厚重的豆餡兒,最後在噴香的黃豆麪裏打個滾兒。看似簡單的點心實則工藝複雜,豆餡兒帶着那麼一點兒顆粒感,入口不會覺得甜膩,反而是一股醇香涌入心頭。這麼用心的驢打滾怕是在北京並不多見了。

10

三 元 梅 園

甜蜜中帶着酒香

老北京奶酪的味道像極了愛情

三元梅園的歷史可以說是相當悠久,它本是宮廷的御用珍品,後來傳入了民間。還記得小的時候我不愛喝牛奶,但是三元梅園的奶酪卻一直是我的心頭好。隔三差五媽媽都會帶我到店裏點上一份奶酪,看着我大口大口的吃光。

與雙皮奶蒸制的製作手法不同,奶酪是用牛奶加米酒烤制而成。雙皮奶的味道主要體現了一份牛奶的香醇爽滑,而老北京奶酪的味道更加融合,既有牛奶的香氣,又多了米酒發酵的微酸味道,細膩爽滑的同時令人久久回味。詩中寫的“奶茶有鋪獨京華,乳酪如冰浸齒牙”也是真的一點都不爲過啊。

三元梅園在北京有多家分店,大部分可以堂食。

雙皮奶店內可以加熱,奶酪均爲冷藏。

11

川 府 熱 盆 景

開了二十多年的川菜老店

南城人公認的大衆食堂

虎坊橋和王府井,一個是南城平民居住區,一個是舉世聞名的商業巨道,可以說是交集寥寥。但是對於吃貨而言,一家川菜將這兩個地方緊緊相連。十幾二十年的川菜老店,南城百姓公認食堂熱盆景在王府井開了家新店。裝潢依然質樸,但一到飯點兒就食客盈門,一座難求。

店裏的必點菜之一是糖醋里脊,看起來顏色有些寡淡,吃到嘴裏是軟炸裏脊的口感,酸酸甜甜,還帶着點蒜香,十分特別。

宮保雞丁同樣是店裏的招牌菜,一眼看上去都是大塊的雞肉配上炸的酥脆的花生,吃到嘴裏肉質緊實,酸甜的小荔枝口兒恰到好處,配上一碗白飯,是幸福的味道。

乾燒魚也是店裏的人氣之選,即便魚身炸得金黃焦香,但食客們的重點還是在頂部淋上的那一層厚厚的肉末,濃郁的辣椒香氣混合着肉香,又是一個米飯殺手。

店裏的雞絲涼麪也是從小到大的必點,筋道的麪條配上飽滿的湯汁,一口下去微辣中還帶着一絲絲甜意,主食控們大概都不會錯過。

12

悅 賓 飯 店

中國首家個體經營餐廳

近四十年別無分店

在北京喧鬧的王府井大街北口,藏着一條不起眼的衚衕,名爲翠花,據說舊時是王府的花房,正對中國美術館。鼎鼎大名的悅賓飯館就在這條衚衕當中。

悅賓飯館是中國第一家個體飯館, 1980 年開業,至今已有近 40 年的歷史。同樣的位置,同樣的門臉,同樣的店名。如今,已經傳到第三代。

店裏一共不足十張桌子,一開門就已經坐滿。鍋塌豆腐是店裏的必點菜,賣相可以說是差強人意,豆腐中間夾着肉餡,一口咬下去汁水溢了出來,鹹鮮微辣,可以說是老人小孩全都愛。

麪筋扒白菜也是店裏的招牌菜,別看只是一個素菜,賣相也同樣不怎麼地,但是鍋氣十足,湯汁飽滿,鹹鮮適中,瞬間空盤。

焦溜丸子大小不均,蔥姜味兒重,雖然表皮並不酥脆,但是卻像足了老北京家裏的味道

店裏營業時間 11:00-14:00,17:00-21:00,提前去了只能站在店外等候。

店裏所有菜品基本都沒有什麼擺盤,吃的就是北京尋常人家的味道。

這是一次沒有紅黑榜單的測評。或許當你品嚐到這些美食的時候,覺得平平無奇,甚至它們大部分裝修簡單,只有幾張桌椅。服務的大姐和大媽貌似也粗粗魯魯,待人不是那麼友善。但對於記憶中的味道,即使如今它們大不如前,也仍然寫滿了很多北京人揮之不去和或喜或悲的那些年

互 動 話 題

你有什麼關於美食的獨家記憶?

歡迎留言告訴吃不胖天團

爲你記憶中最愛的美食寫上姓名!

謝謝你看到這裏,聽說看了這篇大家都不自覺就點了右下的在看呢~

圖文 | 豆豆

設計 |值得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