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也是一個電腦發燒友,平時混跡於chh 卡巴 圖吧 等論壇,對PC有解不開的心結,看到如今PC行業的萎縮,和大眾對「手機性能即將超越電腦」這一話題的普遍認可感到擔憂和惱火,望解答。


謝腰

題主其實大可不必惱火,手機和電腦從本質上講都是馮.諾依曼體系的計算機,只是存在形態和應對場景不同而已。

說手機取代計算機,前提是手機必然性能已經十分彪悍,也許那時候的手機性能已經不輸泰坦,那麼在性能足夠的前提下,取代也就不是那麼難以接受。

計算機從原來的一間屋子放不下,到後來的臺式機,再到筆記本,本身就是一個越來越小,越來越方便攜帶的進程。

當然,就短時間而言,我覺得手機還是沒法跟電腦比的,性能差距太大了。另外在沒有新的好的交互方式以前,手機本身屏幕的侷限性註定即使是取代電腦,也只是取代了主機,更多的可能是像lumia 950之類的通過連接其他輸入輸出設備提高生產力。

其實未來的事兒是最說不清的,大家也無非是發散發散思維,這不正是技術進步的基礎嗎。

以上。


不可能,先佔個坑,就現在最叼的小龍820,給電腦i3提鞋都不配

你擔憂,可能你的關注點早已不在東西本身是不是好,而是變成了「站隊」。

誠然現在這樣的言論略傻,手機在發展,PC也在發展,並不是PC已經止步不前。移動能夠取代桌面這當然是一個趨勢,就像無線和有線一樣,但等到能夠完全取代的時候,當然說明一方已經在所有方面都大於等於另一方,目前看來,手機那個尺寸的屏幕就是個硬傷。

然而你說未來10年的科技能夠搞定它嗎?這沒人說的準,也許10年內可以,也許超過10年。

但等到臺式機被手機所完全替代的時候,說明這些問題早已被解決,否則誰會傻到為了移動而移動,而題主又何必死守一個PC?總結就一句話,擔心個毛,該來的都是更好的,擁抱科技的革新吧。
高性能PC對應的專業化辦公未來將變成雲端化,智能設備作為貼近用戶的屏幕使用,而高端PC將偏企業化發展,由企業在雲端為個人用戶提供代為處理的職能。
散熱解決了嗎?

攜帶型水冷?

這還發燒友啊。
兩者互補吧,這種爭論其實和程序員間的語言之爭是一樣的。
10年內不可能被取代。


就算是性能超越電腦。

我還是願意坐那打電腦。

使用感官不一樣。

你願意做那瞄著個手機打遊戲嗎?


完全取代應該不可能,但是按照目前的趨勢,的確是移動設備越來越多人用,傳統電腦使用比例降低。說手機不可能取代電腦的人也要想一下,當時的人能想到手機能發展的那麼快?

目前移動手機類和PC類還有筆記本類是比較微妙關係的,首先我們要明確這三個平臺的主要使用場景!

手機類主要是針對移動娛樂通信等輕應用,主要看中的是續航以及輕應用。

筆記本類主要的也是針對移動類使用,但相對手機增加了輕生產力,也是需要有一定的續航。

PC類就不同了,因為不用考慮續航,所以性能一定是要100%發揮的,主要是生產力功能,當然當CPU100%發揮的時候,基本上一切娛樂工作媒體播放都是可以勝任的,在這個條件下,其他任何移動設備都是無法比擬的。

也就是說:當我們把這三種類型的設備區分開後,我們能夠明白這三種設備是不會有衝突的,即使有相交點也是某個點而不會出現重疊。所以說要互相取代是不成立的。

如果覺得不夠明白,那麼我們來做一個假設:當你需要畫一張大圖片的時候,你覺得是用手機來畫比較快還是用PC來比較快。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