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第一課

   最近在研究哈佛大學由TalBen Shahar講師,心理學碩士、哲學組織和行為學博士開課的幸福課”,想起大學心理系好友分享著他學習到的事物,每每討論起來,有種廢寢忘食的投入,TalBen Shahar講師,把幸福被分成23堂課,雖然是個講座課程,看看內容講述的讓我很感興趣,既然是23堂課,我也讓自己每天撥些時間去學習理解並體會這些課程

    分享我的學習心得得學術與生活的應用,在生活中有許多的練習時間”,蛻變往往在學習中~記憶~經歷安靜內省之後,想到蝴蝶在學習從生活中活下來,記住這個模式,經歷了結蛹,脫去保護他的外殼,展開自在飛翔在天空中的翅膀,經歷這樣一段時間,需要的是耐心照顧自己,接受外在環境的變化,想想我們也是一樣,TalBen Shahar講師說了個有趣的故事讓我印象深刻,曾經有位記者詢問米開朗基羅,記者:{您是怎樣創作出{大衛}這件鉅作?米開朗基羅說:(很簡單!我去了趟石場,看到一塊巨大的大理石,從石頭上我看見大衛,接著鑿去多餘的石頭,留下有用的就好!),這個故事傳達的精隨是原來生活中的練習時間是讓我們可以突破障礙,擺脫限制,原來小故事跟生活中也有巧妙的連接,生活中的信息,有時候很低有時候高,有時候很順利有時候卡卡,原來信息本身質地並不帶好壞,我們像個容器接受著外在信息,解讀反而更加重要,我們用怎樣的容器去裝取,改變也是如此吧!改變著容器大小,容器的型狀,用怎樣的方式去解讀,反而我們可以選擇的,

                                                                                                         蝴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