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薛宇龍

  3月26日,2019年新源汽車補貼政策發佈,政策內容是新能源乘用車補貼最高退坡高達60%,同時補貼入門標準提升至250公里、電池能量密度不低於125W/kg。設置三個月過渡期,過渡期結束後,地方補貼取消,新政策即日生效。就在新能源政策發佈之前,【汽車維基APP】曾預測過補貼退坡的幅度,及取消地方補貼等相關事宜,而3月26日公佈的結果也是與【汽車維基APP】預測的如出一轍。

  政府補貼一直都是國內新能源汽車的一把利劍,現在利劍即將被收回,今年將會是新能源車企的轉折點,表面看是失去了相關優惠,其實是對國內新能源車企的一次涅槃,提高整車質量的同時,增加續航能力,是國內車企必修課程。通過這次嚴厲的考驗,車企兩極分化也會明顯。優惠政策逐漸減少會使車企提供更加優質的產品,帶給消費者更好的體驗,促使國內的新能源車市場進入良性循環。

  發展了九年的國內新能源車的產業,已經讓民衆看到了國家對新能源車的態度和決心,在逐漸失去“母親”的保護後,國內新能源車企必將崛起,拿出更好的產品去與特斯拉和那些完成“大象轉身”的傳統車企進行一場公平的博弈,勇者存,懦者亡。

  面對退坡政策,各大車企各顯其能

  3月26日,“退坡政策”猶如一道驚雷響徹國內新能源各大車企,而就在退坡政策發佈以後各新能源車企的反應也較爲迅速。

  蔚來汽車已做出迴應,根據新的補貼政策,推出了“四小時保價”計劃截至到3月27日零時,並藉助最後的四小時時限,在3月27日當晚蔚來汽車每賣一輛,就需要自掏腰包2.7萬元,但四小時時限過後,蔚來汽車並未做出迴應。

  威馬汽車發佈了“2019新年保價計劃”凡是完成威馬汽車大定支付的客戶,都可享威馬的特殊補貼(計算方法是:原補貼-退坡補貼-1萬),如果“退坡”幅度小於一萬將按照國家政策正常計算。威馬稱“用這種補貼方式推動對2019年國家、地方補貼政策持觀望態度的潛在消費羣體的購車慾望。”

  廣汽新能源汽車的應對方法相對簡單,不會因爲退坡政策而對新能源車型進行漲價。而且還承諾“價格不變”,保持初心並將給客戶退坡政策前的基本補貼。

  而近乎與2019年補貼政策一同發佈的江鈴新能源易至EV3,則直接在發佈會上宣佈將延續原有補貼後價格至6月30日。

  目前,比亞迪對於“退坡”政策目前還屬於研讀學習狀態,並未做出任何迴應。北汽新能源則表示內部尚未接到針對“退坡”政策的通知。長城歐拉在這次“退坡”政策後,還在考慮相關對應政策。

  “退坡”倒逼車企自我成長

  根據新政,新能源補貼減少幅度最高可達60%,同時補貼入門標準提升到了續航里程250公里並且電池能量密度不低於125Wh/kg。這意味着補貼的門檻提升了,並且降低了補貼金額。

  “退坡”政策對於車企來說,更像是一位“母親”看着自即將成年的“孩子”,在經濟上不再給予更多的支持,而是需要“孩子”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更多的價值,“母親”不求回報,只求“孩子”們可以茁壯成長,將來都可以獨當一面。

  自2010起有關新能源補貼政策實施至今九年有餘,這段時間中,消費者看到了國產新能源車的進步,即使近年特斯拉風頭正勁,但國內新能源車企並不懼怕,反而愈挫愈勇,使得國內新能源的發展一片大好。

  國內新能源汽車在九年的發展中,民衆是有目共睹的,從續航150km到今天的續航630km,每一次續航突破都代表着新能源的進步,在這新能源市場一片繁榮的景象中,政策逐漸“退坡”也是對國內新能源車企的一種鞭策。

  競爭加劇後將惠及消費者

  消費者認爲“退坡”政策會損害自身利益,其實不然,各大車企在“退坡”後做出的相關反應都是爲了消費者的利益考慮的。

  如今市面上的大部分新能源車型,續航普遍可以達到400km甚至500km,而價格卻與幾年前續航僅爲200km的產品持平,隨着新能源車的技術在完善,消費者的駕乘體驗也會朝着更理的想狀態發展。而補貼的進一步減少相關車企勢必會繼續對產品進行完善。

  隨着消費者理性看待新能源市場,購車也越來越慎重,“退坡”政策會促使車企研發更優質新能源產品,而技術不過關的、濫竽充數的、渾水摸魚的都將被市場淘汰,讓消費者買到都是貨真價實的電動汽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