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通關的我不請自來回答問題~

以下內容涉及大量劇透

1、結局部分

第一次通關的時候,我選擇的是認為自己是68號,拿煙灰缸砸了石66,最後就是作為主角的我逃跑了,故事輪迴,回到了第五關的情節;

重新選擇之後,我仍然選擇自己是68號,選擇喫了葯,然後就忘記了之前做實驗的細節,也就是遊戲中,石醫生在第五關一開頭美其名曰的「逆行性遺忘症」;

第三次,我選擇了偵探,然後被正大光明放了出來;

第四次,隨便選了一個之前的角色,被判定不僅迷失了自己,也失去了邏輯,被蒙上了雙眼,這裡我認為,主角要是進行到此,就是真正意義上的「精神病」了。

結合幾個結局可以大致窺得,遊戲的主脈絡是,石醫生服務的機構主要為「病人」進行高壓測試,通過圖像和聲音的誘導,達到洗腦的目的,用一種幾近催眠的方式讓「病人」對自己的身份重新定義,並接受自己新的身份認定。主角本身是68號病人,我的第一次選擇堅持了自我,洗腦失敗,所以醫生讓我吞葯,要重新再來,選擇煙灰缸會使得故事輪迴,我個人認為是我在做第五次測試的時候,腦海里的潛意識將我身邊的人物(比如說畫家),還有事物(比如說煙灰缸),都編進了我的故事裡,所以可以說,我已經提前想好了逃跑的方案。

在結局選擇的時候,66配音的石醫生從語氣中也可以聽出端倪。選68號之後,她會說:「好吧……」主角在高壓測試之後依然能夠堅持自我,這一點能夠聽出醫生的遲疑,或者是實驗失敗後的喪氣,也或許是對主角經受考驗之後的驚訝。選擇偵探的時候,醫生的聲音明顯表現得比較明快,洗腦成功或許對醫生對病人來說都是一種「解脫」吧。加一個洗腦細節的補充,你一口氣玩下來會發現,現實中的醫生從一開始的「你好,偵探。」直到最後的「偵探,你做得很好。」,她在不斷地提醒你,你是偵探。我個人認為,這就是一種強烈的心理暗示和誘導的手段。

2、潛意識部分

因為整場遊戲是一個心理戰,我認為有大量主角暗含其中的潛意識。其中最明顯的就是第五關。第五光裏王醫生和畫家有一場完整的心理測試全過程,其中以音樂為誘發劑(我也不確定這麼說對不對,歡迎指正),在擾亂畫家思維的同時,確認他對新身份的認同程度,以確定洗腦是否成功。類似的劇透對話也發生在記者和富二代之間,導演和小偷之間。這些對話,我個人偏向是主角理智的潛意識,在不斷提醒自己這是一場測試。

有一個成就叫 聽小雪唱完一段完整的吟唱,那時候我剛打完第四關,還在疑惑為什麼要問一個死去的人。後來在第五關看到小雪我就覺得很奇怪,再進一步推進,發現幾乎每個病人在之間我都接觸過了,疑惑越來越大。直到我在廁所救了石醫生,她開口的一瞬間我就馬上認出是66,一下子明白了,夢裡夢外是個局。

作為一個聲音探案遊戲,聲音在這個遊戲裏真的起到至關重要的角色。製作組也是很用心了,很多人通過聲音都能給玩家提供一個較為飽滿的印象。像第二關的劉老闆,一股長沙口音,炫耀的時候會特意把音拉長。第三關的大boss白德培,一開始和警局接待說話的時候唯唯諾諾的,我馬上覺得這扮演的大概是一個都市小男人的形象,自己在廁所單獨打電話的時候也不會說太多話(這跟第二關的麥克形成鮮明對比),後來通過手機的線索明白他就是烏鴉,作為一個下手快準狠的黑幫老大,真的有種大隱隱於世的既視感。

說回小雪的吟唱,之前說過聲音是誘發劑,我認為主角在第五關聽到的吟唱其實是現實測試中石醫生放給他聽的,只是在夢境中變成了小雪的吟唱。另外作為玩家角度來講,因為太熟悉66的聲音了,瞬間幫我打通情節,不然光憑遊戲裏相同的聲音我其實內心很猶豫,並不確定自己聽得正不正確。

3、細節部分

這個遊戲的畫外音(不知道在聲音為主的場景下可以這麼說嗎)真的做得很棒,比如說情節中涉及大量人物之間的電話通話,在電話那頭說話時,你能聽到電流聲。一開始我還奇怪這滋滋滋的是什麼怪聲,後來經過幾次明白了。還有如果在水池旁說話時,能聽到滴答滴答水龍頭滴下水的聲音,有窗戶的房間有時能聽見過往的車輛聲。

各位配音演員的口音也很棒,不是單調的標準普通話,而是根據人物性格需要會配上不同地方的口音,這聽上去更真實(但是作為南方人,有的北方口音對我來說有點含糊,有些小詞我得聯繫上下文才能明白意思)。

我特意開了一次英文的檔,玩到第二關因為已經知道結局了就沒玩下去。英文版特別適合當聽力來練,我個人感覺辭彙量不會很難,也不會像美劇英劇裡面有很多連讀,尤其扮演醫生角色的那個女聲,發音都很飽滿。但是同時你也能聽出口音的不同以及人物的形象,不過感覺和中文版的畫面又不同了。

第一關有一個小細節,我不確定製作組是不是有意為之。第一關的那對雙胞胎,中文一個名叫李伯文,一個叫李仲文,一目瞭然就能看出長幼。英文版裡面一個叫Cameron,一個叫Tyler。我後來特地查了是誰,看見有一對著名的Winklevoss雙胞胎兄弟,而且正好也是Cameron是哥哥。他們參加過08年奧運會,起訴過扎克伯格(還勝訴贏錢了),還做了比特幣的種子基金。大概製作組是特地cue他們的?

再補個好玩兒的細節,遊戲裏把這個測試叫做TAT測試(就聽了一遍,應該沒聽錯吧),我在心裡默默拼了一下,笑哭...沒查這個實驗是不是真實存在的,不過這個名字也是很秀逗了。

洗腦的過程提到了二戰,讓我想起了前腦葉白質切除手術,當時的「著名療法」。小李有部電影叫《禁閉島》,思路和這個遊戲有相通之處,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看一下。

整體感覺遊戲難度不大,勝在構思精巧,整個過程像在玩拼圖,把故事一點點湊齊,很適合有收集向的玩家。


先放個圖

這是好結局後面的一張圖,當你出來你會發現除了你和石醫生其他所有人都在說話,而說話的內容卻都是之前五關經歷的內容。而這個房間的全貌儼然就是一隻耳朵 ,如果你仔細看的話還能看到下方有一串英文,youre next 你是下一個。

圖片壓縮了,大家可以自己去遊戲裏看看。

如果說我們真的堅持了自己,為什麼遊戲裏的情節還會在我們的腦海里?為什麼只有主角和醫生不說話?為什麼會出現你是下一個的字樣?

一開始我還不能解釋通,直到我看到了別的朋友的回答,我開始覺得這可能是另一個陰謀——洗腦。

第五關裏王醫生給畫家做測試時曾經使用過聲音作為引導,試圖讓畫家告訴他自己的身份,最後畫家說自己是病人,這樣就是失敗的治療。同時這也對應了最後我們選擇68號病人身份的一條線。

在偵探這個結局裡,我們最後帶著遊戲裏的劇情成為了 「偵探」但是這是好事嗎?你是下一個是否意味著之前也有其他的案例?我們踏出這個房子又會遇到什麼?這一切我都都無從得知,但是絕對不是我們長的那麼簡單。

同時,我們如果選擇68號的身份會得到另外兩個結局,一個是拿起煙灰缸打傷石醫生,一個是喫下藥片。前者對應了第五關里老顧說的話,這裡我覺得有兩種解答,一是類似恐怖遊輪的輪迴,二是石醫生故意要放走68號,因為第五關里老顧提到68號是拿起煙灰缸打傷了石醫生逃走的,而主角所在的房間就正好有一個煙灰缸,但是自始自終這根煙就沒點燃過,既然你們倆不抽煙放什麼煙灰缸?整個劇情裏這個房間就沒第二個人。這暗示的也太明顯了吧。按道理說這個測試的內容是可以根據受試者改動的,那麼為什麼還要加入68號打人逃跑這一出呢?這不是惹禍上身嗎?當然這只是我的一個腦洞,大家隨意看看。後者就好理解了,恰了葯,繼續接受治療。

選擇偵探和68以外的其他任何角色都會達成壞結局,主角身後會有一雙手來矇住你的雙眼,至於這雙手哪來的我確實想不出。

再來就是配音演員表了

不知道大家看不看的清楚,比較好玩的是第五關裏那些熟悉的名字都對應了前幾關的人物。比如富二代和李仲文李伯文,導演和彭導,小偷和耗子,畫家和徐老。無不暗示著他們都是洗腦失敗的人。有趣的是,老顧和白德培反倒不是一個人。按演員和詹叔的對話來看,白德培和老顧應該是同一個人,但是配音員卻不一樣,另外就是很難想像白德培,關隊,劉隊和瘸子都是一個人配的,這可是在同一關的四個人,聲優都是怪物。最後就是祕書打錯了吧,怎麼打了個助祕書????還有我沒找到小雪的配音演員啊,我覺得她唱的挺好的哈哈哈。

暫時先寫這麼多其他的我再回遊戲看看

剛才又玩了一把遊戲,聽了王醫生和畫家的對話,我又有一個腦洞,所謂偵探,只是石醫生給我們的一個代號,如同畫家,導演,小偷,因為一開始王醫生說的是讓畫家簡畫,同時畫家說「金館長,又見面了」可以得知這不是第一次了。並且王醫生也承認會用貼合患者的內容進行測試,並且說畫家講的故事很巧合,可是這就是我們得到的真相啊。最後畫家說自己是29號,那麼是不是說我們之前怎麼給出答案都不重要,這只是迷惑我們的,最重要的是我們最後的身份認同?我們選擇了偵探到底是因為我們本就是偵探還是石醫生希望我們是偵探?

再來就是這幾張圖了

可以看到圖一是最後選擇身份的房間,而這個房間恰恰就是第五關王醫生房間旁邊的房間。

大概就是這些了,想到會再更新的。


官方認定,記者是正常人


看到很多答案說是醫院洗腦讓你認為自己是偵探,但是有很多地方說不通,故編輯一下。

其實看畫家就知道,29號在進行測試前就臆想自己是畫家,測試後來被王醫生提醒最終承認自己是29號。如果玩家真是68號的話測試前也會覺得自己是偵探那麼一方面何須洗腦,另一方面醫院也是希望你認為自己是68號而不是偵探(不管出於何種原因),這個類比一下就知道了。而且遊戲開始前已經說了不要把自己過度代入測試中,選擇偵探後最後一幕也不是在醫院而是在警局。我還是認為多重世界線比較合理,你認為是什麼(真實的故事)就是什麼。

唯一能使這種說法站住腳的是記者的說法,如果記者掌握情報正確則只能是你就是正常人(否則上一段已經講過了不成立)那麼故事就是這樣的

29號是一名畫作被偷的畫家,後來精神失常,通過腦補"失落的美學"(案件二)來減輕痛苦。醫院是一個大型實驗場所,一開始是使用tat使病人覺得自己以前所有都是妄想從而達到治癒效果(與禁閉島剛好相反),後來開始使用正常人實驗,希望通過tat施加極端壓力測試使正常人認為自己是醫院安排的角色(重現炸彈客),至於醫院是邪惡的嗎?記者原話"科學實驗有時會陷入倫理的禁區而不自知"。這樣最後無論你認為自己是誰醫院都會作為實驗結果來對待。最後一幕jc局只能認為是洗腦之後的臆想,選煙灰缸後時間線也說不通 ,除非玩家是一個和68號完全無關的正常人

我還是覺得這個故事有點扯淡。。。

以下是原答案

我想到一個有點詭異的結局

我一開始的想法是多重世界線結局,選偵探則出現在警局,堅守了自己,破案並離開。選68號則自己是病人,選葯則認為自己是被治療,選煙灰缸則認為自己是被洗腦。

但是我後來想到了一個更有趣的故事,雖然可能(比一開始的想法)站不住腳

68號病人是一位臆想自己是偵探的病人,而精神病院使用tat測試治療這種精神病患者(與禁閉島類似),在此之前已經有一名臆想自己是畫家的患者通過治療並承認自己是29號。不過在治療68號時出了差錯,68號雖然承認了但是仍然用煙灰缸砸傷了醫生並逃出病院。隨後被jc抓獲,jc發現雖然是病人臆想但你確實有偵探天賦,而此時醫院的測試對你產生了逆行性遺忘症(遊戲中有提過是tat副作用)於是正好借這個機會使用醫院的設備進行反向治療(洗腦)(這是第二次測試,也就解決了你選煙灰缸後時間線錯亂的問題),通過不斷暗示病人不要被測試迷惑使患者堅信自己確實是偵探(以後當你腦中有以前的聲音你只會認為這是自己破過的案件)。

如果你選的是偵探那你(遊戲中)就是在進行jc局的測試(第二次),你最終會獲得聲探系統的使用權並以後就幫jc探案。

如果你選的是68號並選煙灰缸那你(遊戲中)就是在進行醫院的治療(第一次),但你打傷醫生並出逃後來才被jc抓獲

如果你選68號並選喫藥則jc洗腦失敗將你送回病院

值得注意的是jc局和醫院的測試必須是有區別的,比如68號出逃和記者的情報應該是jc局測試獨有的


精神病院王醫生給畫家看圖的時候,就是前面幾張圖,覺得自己就像那個精神病人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