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到頭買買買,畢竟是為了生活的更好。其實也不是所有的東西都盡人意,快瞅瞅自己完成收貨的那些小物件,哪些滿意哪些愁


乾貨預警!看完錢包可能被掏空!!!

今年屋主 @HM小姐 搬了家,經歷了全屋家電換新,同時用70餘個智能硬設備,打造了一套真正適合懶人的智能家居系統

反正編輯看完是種草了好幾個懶人家電......(?_?)

如果你也被種草了,就點個讚唄~

以下內容來自好好住APP用戶@HM小姐


屋主說

這套房子的裝修圍繞著以下元素展開:

簡單 每個元素都有功能 大量的空間和留白 核心細節擁有高關注度 無功能性的裝飾元素被移除為懶生活提供技術支持

有多懶

一個不用帶鑰匙的家

一個不用掃地的家一個不用洗菜洗碗的家

一個不用按開關的家

一個不用曬衣服疊衣服的家一個動動嘴就可以看電影的家一個窗簾能根據日出日落開關的家一個幾乎沒有灰塵的家一個檯面無物抹布一擦到底的家一個有監測儀幫你照看花花草草的家……一個還可以擴展無限可能的家。

一點建議

  1. 以居住者的生活習慣來設計房子,並考慮到未來10年內的生活需求;
  2. 房子是服務居住者的,居住者也需要適當服務它,但不能本末倒置。需要精心維護的房子,無法讓人享受家的愉悅和放鬆。
  3. 安裝櫃子和吊頂之前,做一遍全屋防白蟻,尤其是南方的住友。
  4. 涉及到暗裝的項目,在能力範圍內,用最好的材料。
  5. 錢要花在提升幸福感的地方,它並沒有離去,只是換了一個方式陪伴在我們身邊。

戶型圖

原始平面圖

建築面積93平方,使用面積僅有72平方。原始戶型廚房較小,房間也較小,客廳格局不便於擺放沙發及電視、餐桌。

改造後平面圖
  • 做飯頻率少,每週一次,因此把廚房牆體拆除,做成開放式廚,餐、廳一體。
  • 封閉陽臺,將陽臺變成客廳的一部分,以此增加4平方的使用空間,沙發的放置解決了。使用烘乾機解決沒有陽臺晾曬衣服的問題。
  • 三房改兩房: 家裡常住人口只有男女主和一個孩子,因此三間臥室中有一間閑置,索性把它和另一間臥室貫通,做成一間帶臥室、洗手間、步入式衣帽間的大套房。
  • 全房無主燈,多為隱藏光源,燈光環境色溫4000K。

玄關

換掉土氣的褚紅色防盜門(這個門帶防爆扣)
  • 全屋配置了智能家居系統,共70個智能設備。從按下指紋鎖進門的那一刻,燈自動亮起、投影打開、窗簾拉上;當早上醒來,窗簾自動拉開、音樂響起、咖啡機已經在等候;夏天,當氣溫高時,空調自動運行,冬天,當氣溫低時,地暖自動運行;空氣質量差時,啟動新風系統……這一切操作,都不需要自己動手。
  • 隨需取電,走到家裡任意一個空間,人來燈亮,人走燈滅。物理開關幾乎成為擺設,不需要手按了。
  • 有人在門外移動、有人按門鈴,氣定神閑坐在沙發上,不用急著起身開門,電子貓眼會將門外的人投屏到客廳的顯示器上,判斷好來人身份再開門。
  • 離開家後,有人非法入侵房子,攝像頭立刻上傳警報和影像到我的手機APP上。
  • 忘記關燈?忘記鎖門?下雨想關窗簾?沒關係,拿起手機遠程關掉就好啦。
  • 半夜有賊打開窗?門窗感測器會觸發警報。
  • 起火會遠程通知我;天然氣泄露,排氣扇會自動啟動抽風排除風險。
  • 甚至可以在下班前,遠程打開電飯鍋讓它為我準備好一鍋米飯,或者打開空調為我準備一室清涼。

出門時,一鍵關閉所有燈具電器(冰箱除外),不必逐個房間去關燈關電視關插座。趁家裡沒人的時候,勤勞的掃地機器人開始出來工作啦。

客廳

我在國貿附近住了24年,為了尋得清凈,從鬧市搬到了山邊這套小一點的房子,日日看山。(沙發還沒搬進來,將就看。)

  • 窗戶用了單向玻璃,外面看不進室內。
  • 全熱交換新風系統,即使長時間開空調,室內空氣也不渾濁啦。還能保持室內乾淨無灰。
  • 地暖用於提升冬天地板腳感和溫度,並且可獨立調節控制各房溫區;
  • 回水系統。所有水龍頭和花灑即開即熱,廚房隨時有熱水用。每次洗澡前,不必再光著身子瑟瑟發抖放掉好多涼水,浪費水資源。

我是少數民族,小時候的冬天,家人每天圍著火塘烤火聊天。長大後,沒有生火的條件了,只能用壁爐取代。好懷念~坐在旁邊就想烤串是怎麼肥事?

主地板是900×1800mm的陶瓷大板,接縫少,啞光。

整屋地板無高差無門檻石,方便掃地機器人行走做業。老人家和小朋友走路不被絆倒。

  • 家人看電視越來越少,索性擯棄傳統的電視形態,採用激光電視,整面牆投影,150寸大屏,看電影和球賽巨爽。
  • 激光電視和傳統投影儀的區別在於可以短焦近投,不需要在天花板吊裝。
  • 考慮到極簡的風格需求,沒有用硬屏或者投影幕布(幕布較軟,使用一段時間後平整度會略差),而是在牆體刷了投影漆,表現力比硬屏略遜色。

激光電視對投射距離的要求,參數如圖。

電視櫃正在改造
  • 常規電視櫃只有42釐米寬,寬度達不到投射尺寸,所以現在正訂製一個新櫃子,改造成: 激光電視隱藏在抽屜裏,檯面整潔無物。
  • 當激光電視開機時,抽屜自動打開,延伸到60多釐米的投射距離;激光電視關機時,抽屜自動關上。
  • 當進入觀影模式時,家裡的燈光自動調暗,窗簾自動關上。
  • 角落那兩個白色的智能小音箱,可以人機交互,所有的人工智慧都可以口頭髮送指令操作:開電視、找電影、查天氣、關燈、掃地、開窗簾……不過我很少用人機交互,場景預設已經可以滿足基本需求了。

沙發兩旁安裝了帶USB的插座,兩人可同時坐在沙發上邊玩手機邊充電。選購時請盡量購買2A的,比1A的充電速度快;還有一個英式插座,我們從歐洲或者香港買回來的筆記本、電器都能用。

找了很久,才找到這種自帶隱藏式燈帶的發光地腳線。

裝修時的地暖鋪設圖,南方的小夥伴表示好奇。冬天的命是地暖給的,大家都不坐沙發,全趴在地上。

廚房

開放式廚房提供大量的儲物空間。是全屋最明亮的配光區域,尤其是備菜區,確保食物清潔。

  • 寬裕的空間和開放的環境,令家人自然而然的一起參與,圍坐檯邊一邊談笑聊天一邊備菜做飯,從此主婦不再是一個人孤單的悶在廚房裡默默辛苦勞作。有小BB的家庭,媽媽在開放式廚房做飯,還能兼顧到在客廳玩耍的嬰兒。
  • 男主身高195,而我161,身高差較大,因此L型的操作檯設計成了兩個高度,一邊是水槽區93cm,一邊是烹飪區81cm,確保我倆都有合適的操作高度,以適應洗切和炒菜的不同人體工學需求。檯面高度舒適了,Mr.Busy比以前更願意做飯了,我又可以偷懶了!
  • 檯面採用了德賽斯淺灰色巖板,硬度高,可以直接在上面切菜,整個8米長的檯面都可以當砧板用;熱鍋直接放檯面上也不會留燙痕。
  • 地櫃盡量都採用抽屜,拉開抽屜一目瞭然、取用方便,不必彎腰下蹲找物品(回想一下你蹲在平開門地櫃前,一件件搬挪、尋找櫥櫃深處物品的繁瑣,膝蓋不好的老人家每天下蹲傷不起啊)。
  • 櫥櫃門板是特別好清潔的玻璃面板(高硬度的亞克力),櫃體採用全雙層不鏽鋼,堅固耐用好清洗,用二十年沒問題,審美疲勞不喜歡了,換個門板,又是一套新櫥櫃。
  • 不鏽鋼櫃體不容易藏蟑螂,蟑螂不喜歡金屬的味道和環境。

以下的介紹圍繞著從冰箱取菜→洗→切→做菜→清潔的動線來完成,廚房的設計也該如此: 冰箱→水池→操作檯→竈臺。動線合理了,纔不會在廚房裡團團轉走成一團亂麻。

冰箱自帶製冰機,裝修時我就預留好上水,水管直接接入冰箱,把杯子放在出水臺,一鍵出水出冰,非常便利。

雙層米箱,一層放米,一層放面。

洗菜機,可能瞭解的人不多,我10年前就開始用啦,同樣是解放雙手的家務利器,懶人推動世界前進市面上主流的洗菜機有聲波清洗和噴淋清洗,我個人覺得聲波無法把泥沙洗凈,所以一直偏好波輪噴淋,利用離心率把泥沙物理甩凈,原理類似以前老式的波輪洗衣機。

竈臺上方安裝了萬向摺疊水龍頭,做菜過程中需要用水,打開龍頭就好,不必再走到水槽處接水了。這辦法應該也只有懶人想得出吧?發光擱板用於補充備菜區的光源。

  • 發光擱板用於補充備菜區的光源。
  • 廚房也安裝了電熱毛巾架。雖然我通常用廚房紙巾,但偶爾父母來,他們習慣用毛巾,電熱毛巾架可以一直保持毛巾的乾爽。

升降式抽油煙機,使用時升起。側吸式和環吸式油煙機的優點是: 油煙在鍋面就被吸走,不會滿頭油煙味,否則我每次做完菜都要洗澡的。

抽油煙機使用後降下,隱藏在櫥櫃中,檯面清爽,符合我的極簡訴求。有自動清洗功能。

  • 竈具選擇了一電一氣的雙竈。矮竈頭是電磁爐,沒有明火,對小朋友安全,夏天做飯不熱,適合我的身高,不必抬高胳膊或者踩著小凳子炒菜。
  • 高竈頭是天然氣,爐頭架起,適合男主的身高,他不必彎腰炒菜。

57L大容量的蒸烤箱,可蒸可烤,可以同時蒸三個菜不串味,做菜效率高,懶人最愛。輕鬆烤只火雞、大蛋糕都放得下,家裡也不需要再買傳統的大蒸鍋佔地方。

  • 烤箱配套了電子保溫抽屜,做好的菜放在保溫抽屜裏不會涼。
  • 過去冬天做好全部菜時,最先做的那個菜已經涼了,保溫抽屜解決了這個痛點,家人晚歸,也可以留菜保溫。或者早上放給家人提前做好的早餐和咖啡,等他們起牀喫還是暖暖的幸福。

之所以會選這款洗碗機,是因為懶。它的按鍵在頂部,無需彎腰就可以操作,非常便利。其它款式的按鍵大部分在側面,需要彎腰或者下蹲才能看清按鈕和操作按鍵,不太方便。

  • 一款是垂下眼皮就能看見和操作、一款要彎腰蹲下去才能操作,懶人會選哪款?
  • 細節是魔鬼。型號SIEMENS西門子SN656X16IC,晶蕾烘乾。

吸引我的還有另一個偷懶小功能: 洗碗機的投影。運行狀態會投射在地面,晚飯後啟動洗碗機、關掉廚房燈後,在客廳就能從地面投影瞭解剩餘時間或者狀態,不用走去廚房查看。

  • 其實裝修最初考慮過水槽式洗碗機,因為兼具了洗碗和洗果蔬的功能,後來發現容量太小,不能洗鍋,我媽說,鍋都手洗了,還再乎多洗幾個碗?雞肋。索性買了13套大容量,鍋碗一起洗,徹底解放雙手。

抽拉龍頭便於清洗水池的每個角落

廚下垃圾處理器及RO凈水器,平時處理菜葉果皮、剩飯剩菜等廚餘垃圾,家裡不再產生濕垃圾的異味,也不用再頻繁跑樓下丟垃圾啦。

  • 選這款型號是因為它有遙控開關,不必在檯面上開孔。

RO凈水器龍頭的光圈為橙色,表示可正常使用;如果變成藍色,表示需更換濾芯。或者手機APP也會提醒,不必拿著小本子登記換濾芯時間啦。

  • 等天氣冷些,會考慮安裝直接出開水的管線機,免除煮開水的繁瑣。

利用水槽旁邊的角落位置,安裝檯面嵌入垃圾桶,丟垃圾很順手,廚房地面不必另外找地方放垃圾桶,清爽整潔。

  • 插座都帶開關,使用頻率高的電器不必每日拔插。

餐廳

島臺就是有種神奇的魔力啊,不由自主就能被它吸引過來做點什麼。長達2.4米的廚房中島兼具了備菜區、餐桌、工作臺的功能,是全家人的核心功能區,是我們家使用頻率最高的傢具,家人的互動和情感大大增加了。

  • 餐桌長度足以偶爾宴請朋友到家小聚,輕鬆坐8-10人不侷促。做完菜順手一放就是餐桌,不用端著菜走遠。特意調低的吊燈,剛好把光束聚在菜餚上,增加色澤,可以把我的爛廚藝照得看起來略美味一點。
  • 臺下必須全空啊,大長腿才能自由舒展。
  • 沒有靠背的餐椅我是拒絕的,喫飽飯往後一靠,晾著肚皮和家人聊天多愜意。

衛生間

兩個洗手間門都使用了智能玻璃,可以在透明和磨砂之間自由切換,滿足視野及隱私的雙重需求。

  • 浴室的取暖設備有地暖、電熱毛巾架、松下熱乾燥暖風機。地面濕冷?不存在的;洗完澡還要用刮條刮水?不存在的。地面和牆面、玻璃很快自動乾爽。
  • 暖風機切勿安裝在對著身體直吹的地方,否則冬天身上有水的時候,會越吹越冷。

智能馬桶蓋是我的好朋友,最隱私的部位被它照顧得最舒適。馬桶沖水按鍵設置在側面,從此上廁所不必回頭看到粑粑 才能沖水。

  • 同理,排氣扇開關合理安裝位置也應該在馬桶旁,而非衛生間門外。總不能在上廁所臭氣熏天的時候,中途提著褲子到門外去按排氣扇開關吧 ?
  • 紙巾盒都採用了嵌牆式,不再被狹小的空間裏凸出的紙巾盒磕碰,而且嵌入式的容量很大,不必頻繁加入紙巾。
  • 內嵌的垃圾桶在生理期很實用,我舊家洗手間用的是外置垃圾桶,佔地方不說,桶底和地面總是一圈濕噠噠的水印,不清爽。
  • 浴室裏沒有金屬置物架,都是牆上挖的壁龕,太好用!

摺疊浴室關門的狀態,這浴室門最吸引我的就是它存在感很低,需要仔細看,才能看到透明的玻璃門。

摺疊浴室完全打開的狀態,不但空間開闊了,打開後的摺疊浴室更是幾乎察覺不到它的存在。

  • 恆溫花灑一開就是指定的水溫,不必再反覆伸手試水調水溫。來自高儀,德國帶回。

淋浴間的長型地漏,排水快。

主臥的私密性較好,索性採用了透明雙層隔音玻璃代替隔牆,保持空間視野開闊的同時,水流聲也不會影響主臥休息的伴侶。

臺盆一體的洗手盆,沒有縫隙藏污納垢,非常便於清潔。比起傳統的洗手盆和檯面之間的縫隙時間長了就發黑髮黴,臺盆一體簡直太好打理了! 臺盆一體的材質主要有陶瓷和人造石,建議用陶瓷,不容易吸污。

客衛外置的洗手檯使用更便捷,功能分區也滿足了多人同時使用的需求,比如早上起牀上學上班時是家人集中使用洗手間的高峯期,可以一人在外置洗手檯洗漱、一人在衛浴間上廁所,互不影響。如果有條件,做成三分離式或者四分離式洗手間更好。

有除霧、照明、藍牙音響、收音機功能的鏡櫃,邊洗澡邊聽音樂。

嵌入牆內的鏡櫃

三個鏡櫃基本滿足了洗手間用品儲物需求,甚至可以備放下幾包衛生棉條,生理期使用很方便,不必再跑回臥室去翻找啦 。

天幕頂噴提供暴雨級別的淋浴體驗。

浴室電動窗簾每晚天黑自動關上, 以免洗澡走光,早上天亮再自動打開。

淋浴間使用長型地漏,排水快。

馬桶噴槍是必備,不要再使用濕噠噠黏糊糊佔地面空間的馬桶刷啦。

臥室

晚上睡前用按摩掃去一身疲憊入睡,或者早上用一次舒服的按摩喚醒自己,過載真絲被套(夏天)或者鵝絨被裡(冬天),人生真是太幸福了!

  • 主臥訂製了乳膠電動按摩牀,並為高個子男主加長了20cm (特意扒開了一張牀翻過來讓你們看牀墊底部的氣泵管)。分體牀的好處是男女主人可以根據自身的習慣調節牀的角度,他調起靠背看書,我平躺刷手機,各取所需,享受二人世界,或者各自探索世界。

牀頭的閱讀燈

牀下裝了感應小夜燈,起夜上廁所,朦朧的小夜燈就會打開1分鐘自動熄滅。分體牀的設計,晚上翻身或者起夜也不會影響對方,相互依偎又互不幹擾的狀態真是太好了。

USB集線器便於睡前手機充電,不必擔心過充,充滿後智能插座會自動斷電。

在國內,我們的臥室習慣用單開門。而在歐洲,我很喜歡朋友們家裡的臥室雙開門。由於小戶型空間所限我沒法做雙開門,折中做成了1.8米的大移門,完全打開後空間感特別好,來我家裝衣櫃的師傅問我家是不是有150平方,內心小小得意了一下。

智能家居少不了網路的支持。每個房間都安裝了AP 無線路由面板,房間百兆書房千兆,全家WiFi無死角覆蓋;每個房間預留的電視牆面也都裝了入牆的ADMI面板,電視盒可以直接從弱電箱將信號傳輸到客廳和房間,不必在牆面掏一個難看的洞了。

次臥

次臥的窄框隱形門

這間原本是主臥,陽光最好,就設計成了兒子的臥室,多曬太陽補補鈣。沿窗做了書桌,便於孩子有獨立的學習空間,學習的間隙,偶爾抬頭看一眼窗外的綠色。

由於沒搬進來住,牀仍未安裝。牀頭牆櫃預製了儲物空間及軌道式插座,牀頭暗燈源營造臥室燈光環境,暗燈源同時也是10cm寬的置物平臺,可以睡前擱書本、手機等小雜物,放個小投影機就可以看電影玩手遊,不然總盯著屏幕傷眼。牀側的牆面也裝了塊小擱板放隨手雜物。

不佔用檯面空間的極簡牀頭燈

衣帽間

將一間客臥改造成的步入式衣帽間。每人一個衣櫃,分區明顯。多於一個衣櫃容量的衣服果斷捨棄,不被過多物品羈絆。 電子穿衣鏡會實時更新天氣情況,以便我選擇適合氣溫的衣服。

所有的傢具、櫥櫃都是暗拉手,避免鉤壞衣物,也不會碰傷小朋友。

衣帽間設置了一張隱形牀,以備偶爾有人留宿之用,收起後僅佔地30cm 。

牀沒放好的狀態就匆忙拍照了,可以放平的。

每次進入衣帽間,窗簾就自動關上了,燈光同時自動打開,衣服在櫃內燈的作用下顯得質地更高級 。

衣櫃內都不用隔板,只用衣通,曬乾的衣物直接掛進櫃子就好,省去疊衣服的步驟。衣帽間裏配置了蒸汽掛燙機,每天穿衣之前用一兩分鐘就熨好,或者定期送去洗衣房熨。

衣櫃內有燈光和沒燈光的區別。(這是沒裝修好時拍的照片,有點雜亂。)

高櫃裡帶緩衝的升降衣桿,小短腿的福音。

陽臺

花花草草監護儀讓我很直觀的瞭解植物的狀態。裝一套自動澆花系統,一百多元的成本而已,出門旅行也不用麻煩鄰居幫忙了。

我和鄰居是共用設備陽臺的,為了隱私我們協商好一分為二。兩家中間我放棄用磚牆做隔斷,而是用17釐米的超薄型鋼製鞋櫃,這樣不僅兩家之間有了隔斷,我也有了整牆的鞋櫃。

  • 有個烘乾鞋架忘了拍照。天花板做了嵌入式的小型晾衣架。
  • 左下角為摺疊式晾衣架,不用時往下一按,就收在牆面上,用的時候輕輕一抬就撐起來。烘乾後的衣服懶得掛高曬,放在上面散散水汽就可以收進衣櫃了。

窗戶

隔音窗的開啟方式用了外開下懸窗。也就是一扇窗有兩種開窗方式,當需要大量通風時,用圖二所示的平開狀態,窗扇完全開啟;當下雨時,切換成圖三所示的懸窗狀態,窗戶下部是打開的、上部是封閉的,雨水不會侵入房子裏,還能保持一定的通風。

  • 晚上睡前我也喜歡用下懸模式,只開啟十幾釐米,小偷鑽不進來,關上高強度的金剛紗窗,配合門窗報警器,既防盜又保持空氣流通。

好用的小物

雖然家裡的智能系統提供了隨需照明,幾乎不用手動物理開關了,但我仍訂製了開關貼。方便偶爾使用。(有70歲以上老人的家庭,建議將開關裝低10釐米。)

我很喜歡這款大雁鍾,但是免釘膠沒粘穩,掉了一隻摔斷翅膀,所以借用賣家的圖。

我似乎從來就沒把保鮮膜割平整過,這個多功能紙巾架解決了技術操作難題。

有了這個開罐神器,誰還需要男朋友呢?

三件套的分類菜板,可以自行站立,好收納,切菜後從收口那頭倒菜進鍋,不會灑得到處都是。可以放洗碗機清洗,懶人適用。

帶活動日曆的保鮮袋密封夾,保存食物不會再遺忘日期。

花灑牆面的小鏡子刮鬍刀架,特意為男主洗澡時刮鬍子準備的,以前沒有鏡子的時候,常常誤傷他自己刮出血。

牀頭和中島都安裝了軌道式插座,可以移動插座位置調整距離,也可以根據電器數量增加插座,打破了牆壁插座的侷限。不用的時候取下來,檯面、檯面平整美觀。

博世洗衣機,衝鋒衣的洗滌功能,對常旅行的我很有用。

這款衣架做了缺口設計,掛衣服不會把領口扯變形,乾濕兩用。我大部分衣服曬完後不疊,直接掛進衣櫃裏,省事。

手一伸就定額出液,不必再用手按泵頭。洗面奶、沐浴露、洗髮水、洗潔精都可以用,並且有起泡功能,泡沫豐富綿密,膚感一流。

brother小黑標籤機,可以連接APP使用,收納必備。

在好好住APP裏搜索「HM小姐」,

看屋主安利的更多家居好物~

編輯:哭著賺錢去了……

別光收藏嘛!

覺得有用,就 一下給編輯加個雞腿唄 (???ω???)


18年最滿意的家電有兩個:夏天隨身攜帶的果汁杯,冬天可以刷煎烤的鴛鴦火鍋:

【夏天標配-隨身攜帶的果汁杯】

機器外觀長這樣

早上去工作室的路上沒有早餐店,起牀前會提前製作一杯鮮榨飲品,搭配乾糧. 一頓健康早餐搞定啦!

需提前準備一瓶益力多、半個牛油果、一根香蕉.(這樣的搭配容量恰好)

將牛油果、香蕉和益力多一起放入榨汁機中

雙擊小黃人啟動榨汁模式,30秒高速攪拌,迅速出汁。

小黃人越搖越快樂,果粒越搖越細膩。

出門前帶上小黃人不必擔心早餐餓肚子. 最重要是「便攜、便攜、便攜」,而且夏天喝一杯涼涼的,超好喝

有時帶著小黃人和我們一起去外景拍攝,想節約時間又想喝到健康好喝的飲品,就選擇水分多,甜份足的水果放入小黃人中。

放入去皮的橘子,然後擰緊瓶身。

此處採用磁感安全開關,如果沒有擰緊瓶身,機器不會啟動。小機關就在瓶蓋內,請放心使用。

「小黃人便攜榨汁機」採用304不鏽鋼精鋼刀片切碎果粒。

讓健康、美味的「鮮」榨果汁,快速到手!

就懶癌晚期患者來說,最嫌棄的大概就是零件需要單獨慢慢清洗,現在有了小黃人,只需裝滿水、一鍵啟動,殘留物統統沖走啦。

出門在外,我們連接wifi修圖是常事,修著修著「電量不足」,好捉(zhuo)急(ji)。幸好現在黑科技發達.小黃人拯救了我們這些電量恐慌一族。

只需4小時快充,小黃人能量滿滿,出門可連續榨8杯果汁。匆忙出門不再擔心手機電量不足。

這款杯子還可以隨自己喜好DIY,香蕉/眼睛隨意搭配

————————————————我是分割線——————————————————

冬天最喜歡的是這個,顏值超高的白色火鍋,放在家裡有面子哈哈

天氣越來越冷,快快喫起來~~~~~~~~~

第一步:準備好你喜歡的食材,然後買上一包底料,或者自製湯底。

第二步:準備火鍋

我喜歡鴛鴦鍋,一鍋兩燒,滿足「嗜辣黨」和「怕辣黨」的雙重需求,人多喫火鍋,必須得是鴛鴦鍋了!(中間的隔檔,是直接和鍋體一起澆灌成型的哦~)

我們選了小龍坎家的牛油火鍋辣味底料?海底撈酸香番茄火鍋底料,彷彿把兩大火鍋店搬回家來的感覺啊~底料的味道也很完整的還原了店裡的滋味~太實惠了~

搭配高強散熱能力的鴛鴦鍋,加熱功率在300W~2100W,蓋蓋燒沸一鍋水只需要不到四分鐘的時間(據說別的火鍋加熱一鍋水的時間卻要更長呢…… ),喫火鍋什麼的,完全不用等!倒倒飲料的時間就能開喫了~

(藍色可樂呀~)

一切就緒,開喫吧!


而且這款涮肉的火鍋還有很多新喫飯,騷操作

快來點個贊 繼續往下看

不要以為這款鴛鴦火鍋只能刷肉刷菜喫,愛折騰的我,發現了這款鍋的n種用法,它還可以是個炒鍋、煎鍋、湯鍋!它本身的實際使用功率也是對標了電磁爐的配置,那麼開始吧~

?? 煎餃子+炒西藍花+味增湯 ??

?製作:

1、鴛鴦鍋,打開後兩邊同時倒油,一邊放入冷凍餃子,別動,一邊倒入切朵的西藍花,翻炒,撒點鹽噗點水,堆到一邊,再倒入小香腸滾煎。2、西藍花夾出來,小香腸也就差不多好了,也夾出來,這邊就可以倒入熱水了。順便給另一邊煎著的餃子倒點水,沒過餃子即可。3、剪碎的昆布放入水中,蓋上鍋蓋,悶+煮。餃子那邊水收幹了昆布這邊也煮軟了,挖一勺白味增在鍋裏盪到融化,餃子上撒黑芝麻和蔥花。4、完成,先把餃子出鍋,再出鍋味增湯。

?? 牛肉粉絲+芝士速食麵 ??

?製作:

1、一邊鍋燒水煮速食麵。

2、另一邊鍋燒熱油炒老乾媽,出香倒入青紅椒翻炒,再倒入牛肉大丁丁翻炒變色,提前泡軟的紅薯粉絲撈出來放入鍋裏一起翻炒,倒點生抽炒至變透明即可出鍋。3、速食麵出鍋前放入一片芝士,一顆雞蛋,攪散,還有切滾刀塊的火腿腸,和小青菜。4、多餘的青菜在粉絲出鍋後也炒一炒,調味就鹽和生抽就好。

tips:為了防止幹燒,你需要稍微計算一下兩邊食材的烹飪時間和出鍋時機~

?? 醬汁千頁豆腐+番茄魔芋味增湯 ??

?製作:

1、千頁豆腐切厚片,鴛鴦鍋一邊燒熱水,一邊倒油煎豆腐。

2、豆腐煎到兩邊變色,倒入醬油略燒,再倒入些許熱水燉煮。3、熱水那邊放入對半切的小番茄、魔芋結、小白菜煮熟,舀一勺味增醬在水中盪融化,即可關火出鍋啦。

tips:醬汁千頁豆腐太好喫了,這個請一定 pick 到!

?? 金針菇炒乾絲+菠菜炒藕 ??

?製作:

1、鴛鴦鍋兩邊倒油,一邊辣醬炒紅油,倒入切塊的藕翻炒,一邊倒入金針菇段翻炒。

2、藕炒熟,丟入菠菜,隨意炒兩下就成了。(期間有看情況加水,調味用的辣醬就夠啦)3、乾絲丟入金針菇裏一起翻炒,倒入生抽調味,加入奶白菜一起炒熟出鍋。(期間也有看情況加水。)

以上就是我研究出來的鴛鴦火鍋騷操作,美食是可以玩出花的,對美食感興趣的你也可以多開發。

更多原創優質食譜

請關注我哦


難過啊,2018年眨眼就要過去了

18年因為在外租房的原因,添置的東西其實很少,買買買的時候也比較剋制,一步步實施斷舍離計劃。目前來看還是頗有成效的。

好好答題,列舉了一下今年添置的滿意的小物件或小家電,因為租房,大家電是不存在的。但還是添置了一些自己覺得不錯、很滿意的、讓生活變得溫馨舒適的好東西,租房的日子也能過得開出花來。


1. 烤箱

烤箱這個東西大家入手真的要謹慎,要麼你就買回來接灰,要麼你就開始了買買買的大坑,我就是後者。本指望著有了烤箱提升生活質量,誰知道錢包越來越癟生活質量大大降低,反倒是一直在降的體重開始不知不覺上升了,哭死。

但是隻要你願意動手,願意嘗試,烤箱帶給你的幸福感絕對是槓槓的。自己烤的雞翅絕對比肯德基的好喫,自己做的蛋糕也絕對比外面賣的健康美味,自己烤的披薩絕對完爆必勝客,還可以做一些小餅乾蛋撻分享給好友同事,把身邊的人都喂胖只有自己瘦成一道閃電豈不是美滋滋嘛!下面就是我每週六的一些奮戰成果

如果你真的打算入坑了,要記住買一個至少32L的烤箱哦,網上很多迷你小烤箱加熱不均勻,是沒辦法用來做烘焙的。

2. 攜帶型榨汁機

很多人家裡的榨汁機和烤箱的下場是一樣的,接灰。比如我現在的這個房東和上一個房東,家裡的榨汁機使用次數應該不超過10次。每次說起這個事,我都要強烈pick一下我的攜帶型榨汁機。

一個機身加兩個杯子,10秒一杯奶昔就搞定,一拎就走,清洗也十分方便。我現在幾乎每天早上都會給自己榨一杯果汁或奶昔,配上水果和麵包點心,這樣的早餐喫下去都會覺得幸福吧。

紅心火龍果香蕉奶昔是目前最愛

不過這種攜帶型榨汁機的功能侷限也比較大,打豆漿打冰塊都是沒辦法實現的,但對於我們這樣的租房一族而言,已經是很方便了,畢竟外面賣的果汁還是少喝點比較好。

3. 梳妝盒

很喜歡的梳妝盒,因為房間實在是小隻能在衛生間裏化妝,於是找了一個有蓋子的,可以防水。

妹子們,把我們那些寶貴的瓶瓶罐罐收好吧,人家跨越山和大海再經過快遞小哥的手來到你身邊真得很不容易,好歹給別人一個像樣的容身之所啊。如果隨隨便便放在洗手檯上,哪天它們不開心了,真的會碰瓷掉地上去哦,那時候哭都來不及,只能頂著沒化完的妝上班去了。

4.便當盒

身為一枚顏控,對於長得好看的東西從來就沒有抵抗力。在做飯這件事情上,也是如此,用了半年的樂扣玻璃飯盒,又重又醜,完全失去了帶飯的動力。

於是給自己換了一個美美的日示便當盒

從此,在做便當這件事情上開始了開掛般的人生,為了匹配便當盒的顏值,便當也要弄得好看一點。每天中午喫飯時,同事們「哇」的驚嘆聲就成了我做便當的動力,哈哈哈哈,就是這麼虛偽~~~

5.保溫杯墊

因為我喜歡喝熱水,冬天熱水涼的太快,用保溫杯又不方便,於是就買了這個保溫杯墊,可以讓水一直保持在50°左右,溫溫的,喝起來剛剛好。

常溫的牛奶也可以加熱,不過時間稍長,要半個小時。它主要是用來保溫的,讓熱水不涼。

6.電線收納盒

電線收納盒其實真的是租房必備,因為出租屋的電位設置一般比較少而且多有不合理之處,為了方便使用通常都要接很多插線板,亂七八槽不美觀倒是其次,真的很容易出現漏電情況,有了電線收納盒就會好很多。

一開始的時候我會用結實的快遞盒DIY,其實很簡單,選一個好看一點的翻蓋式鞋盒,盒體兩側各用剪刀剪個口子,插線板和電線放進去,蓋上蓋子就好了。後來我的生活裏出現了飯糰這麼個淘氣包,小傢伙總是會咬紙盒子,無奈我只能換了下圖中的同款,更結實也更美觀了。


每到這種問題,總有一堆人安利廚房裡的各種電器:麵包機、絞肉機、酸奶機、咖啡機、原汁機、冰淇淋機等等,求求你們都罷手吧,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閑置率都在70%以上。

比如剛買回來的麵包機,沒用幾天,發現中國人骨子裡早餐還是喜歡喝粥喫麵條,而且又方便。喫麵包的新鮮勁兒一過,新買的麵包機就被永久閑置了。我認真思考了一下,把2018年給了幸福感的物品分了以下三大類:第一類:健康護理類

如果你一直有疾病纏身的話,那再多的享受也抵不過疾病的折磨。

很多家電比如:電動牙刷、空氣凈化器,可以幫助我們的身體保持健康,而確認我們生活在一個健康、乾淨的環境下,我覺得本身就是一種幸福。

第二類:家務代勞類

不要讓家務耗費太多生命,空餘的時間應該拿來享受生活、陪陪家人、亦或是認真工作實現更多自我價值(對的,沒錯,我算是個工作狂TAT)。

所以可以幫我做家務的這一類電器,比如:洗碗機、拖地機等,在這一年裡給了我極大的幸福感。

第三類: 感官享受類

比如帶給我們視覺享受的電視機、投影儀;帶來嗅覺享受的香薰;聽覺享受的藍牙音箱等等。

好了,以下說到的東西我就直接放上品牌了,反正沒有利益相關,也沒有什麼好避嫌的。

健康護理類—電動牙刷

閑置率0%

不管你怎麼解釋電動牙刷真的好用到用一次後就覺得一生都離不開,總有人會覺得電動牙刷只是人類因為極度懶惰的一項愚蠢發明。

我們的牙其實身體最容易生病的一個地方之一。愛喫甜食的人容易長蛀牙,吸煙人士牙總是黃黃的,還有牙斑菌也會不時的困擾我們,牙刷選不好的時候牙齦還總是出血。

▲現在用的是飛利浦的6370,價格約¥350左右吧。

說來我的牙雖然沒有很大的問題,只是牙齦容易出血,還有一點點黃。但用完電動牙刷還是震驚了,牙齒乾淨得跟打了臘一樣!而且由於高頻振動,牙齦酥酥麻麻,完全沒有出血的跡象,很舒服。

大家知道醫院洗牙可以洗掉牙斑菌,但是有點疼,其實你用電動牙刷也是可以刷掉的。還有就是目前公認最科學、清潔效果最好的「巴氏刷牙法」,需要對口腔的每個部位做固定時長的清潔,而人為很難做到精確,而電動牙刷可以做到幫你嚴格按照巴氏刷牙法科學刷牙~

健康護理類—泰國乳膠枕

閑置率0%

大家發現了嗎,只有你每天真正會用的必需品才百分之百不會被閑置。按摩椅,甚至加濕器、空氣凈化器等,其實都可能被閑置。

比如空氣凈化器應該是有霧霾天的北方需求比較大,但是空氣凈化器不能幫助室內外空氣循環。你還是要通過開窗,讓家裡進入足夠的氧氣,而邊開窗邊用空氣凈化器顯然是沒什麼用,最後你還是會後悔當初為什麼不裝個新風系統?

話說回來,刷牙、睡覺本來就是我們每天必須做的事情,我覺得在這些事情上做消費升級,會讓幸福感最大化的提高。

▲就這麼說吧,泰國的乳膠枕是我睡過全世界全宇宙最舒服的枕頭,沒有之一!

乳膠枕是由橡膠樹的汁液做的,100%純天然的乳膠枕,純天然的乳膠枕能防蟎抗菌,抗過敏;

乳膠枕一般都採用人體工學設計,不僅能舒緩頸椎,還能起到按摩效果刺進血液循環。而且天然的乳膠枕透氣性也特別好。

還有一件特別有意思的事,一般我們買東西喜歡認準某個品牌,但大家如果去過泰國會發現,泰國人用東西好像不怎麼講究牌子,他們更講究的是材料的100%原汁原味。

乳膠枕就是這樣的。據我體驗過小几百和快上千的所謂大品牌的乳膠枕,居然真的沒什麼區別,當然前提是得買到正宗的泰國乳膠枕。

所以怎樣纔算正宗的呢?橡膠樹乳汁通過蒸煮後,會釋放一種膠原蛋白,因此天然乳膠枕有淡淡的天然乳膠味,類似於奶香味,並且表面輕微發黃。而且因為模具的原因,底部氣孔邊緣會有輕微撕裂痕跡,正面凹凸處會有很多褶皺。當然我說的也不完全準確,畢竟我也不是內行,歡迎這方面的內行人來補充~

所以上面那個乳膠枕沒有牌子哈哈,大家想買的話可以私信我。

家務助手類——SWDK灑哇地咔手持拖地機

閑置率0%

我家這個手持拖地機真是我最近的新寵本寵了。在家裡散個步,它就幫你完成了拖地工作,灑水、拖地等全部事項,拖布更換也很方便。

當然它拖得確實有點慢,但是說它拖不幹凈的你們是認真的麼,我家的拖完都跟打了蠟一樣。

如果你家恰好是80平以下的小戶型的話,最好掃地機器人和拖地機都備一個。

我們團隊之前也做過掃地機器人的測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有魚生活家】的公眾號看一看。如果你家在100平以上的話,即使是irobot的演算法也不太跟得上,需要手動輔助解決,個人不太推薦。

家務助手類——洗碗機

閑置率0%

▲雖然很多人推薦了,但我還是要再推薦下。西門子的SN洗碗機可能是我買過最實用的電器。

除非你家不做飯,只要你家開鍋做飯,就絕對不會後悔買個洗碗機,家裡人越多越有必要。誰買誰後悔,後悔為什麼不早買。讓你從此專註享受烹飪的樂趣,解放刷碗的油膩與機械式勞作的無聊。

以前我們家裡的三大件是洗衣機、電視機、電冰箱。現在的三小件其實一直在變動,但不管怎麼變,我覺得洗碗機必須得坐穩現代家庭三小件的頭把交椅。

至於具體有什麼用和如何選購,魚小師之前的文章裏專門寫過:

魚小師:16臺洗碗機大測評,家庭洗碗機如何選購??

zhuanlan.zhihu.com圖標

還有一個經常會跟洗碗機一起提到的是廚餘處理器。其實我自己沒那麼推薦,因為在真實的使用場景裡面它挺雞肋的。我們的剩菜剩飯等垃圾倒入垃圾桶跟倒入廚餘處理器其實沒有差太多,我覺得沒有哪種非常明顯的省事。

感官享受類——香薰

閑置率0%

確保了健康、搞定了家務,為的當然是更好的享受生活咯~

第一個要說的就是我的精神鴉片,香薰。每一次呼吸都感受極致的幸福感,就像做了一場頂級的spa。

▲我最愛的Piero Fornasetti Flora Diffusing 名伶香氛球,雖然小眾,但死忠粉很多,比如我。這款是無火香薰,推薦比較懶的朋友使用,一放就是幾個月都不用管它。

感官享受類——AirPods

閑置率0%

在我的最後一款有線耳機森海塞爾IE800也被踩壞之後,我成了我們辦公室第一個擁有AirPods的人,之後的每一天我都致力於讓我們辦公室人手一個AirPods。可以說只要你有掛耳式耳機的需求,就絕對不會後悔擁有AirPods。

它完美解決了傳統藍牙耳機的所有痛點:

佩戴舒適:不像傳統藍牙耳機左右耳需要連起來,它左右兩隻耳機獨立卻完美同頻,完全可以只戴一隻,另一隻充電。

蘋果一貫人體工學的耳機設計使它佩戴感奇異,沒有入耳式耳機戴久了的不適,它帶上耳朵感覺上比較鬆弛,感覺好像會掉,可是不管我怎麼劇烈運動它都不會掉。

關於充電:我以前用的power Beats2 用個三四小時就需要取下來充電,而且充電的方式極為愚蠢。

AirPods充滿電的使用時長能達到驚人的10h,而更厲害的是一次充電僅需20min!收納盒同時也是電儲倉,充滿電後大概可以給耳機充電不下四次。我已經用了一年了,這個數據依然沒有下降的趨勢。

最後關於配對,簡直太流暢了!拿到AirPods,從充電盒裡取出,剛帶上耳朵它就「砰一下」告訴你已經連接成功了。

2018快結束了,毫不誇張地說這一年它改變了我的生活,它讓我更愛運動、騎車、散步以及一個人獨處的時光。

所有因為有線的連接帶來的束縛,都因無線的出現而變得更加優雅。

感官享受類——藍牙音箱

閑置率30%

沒錯,音樂也是我的精神食糧,耳機帶久了多多少少都會有些不舒服。

除了在辦公室或出門在外的時候我會用耳機,在家的時候當然是要公放出來才自在。做飯、下午茶、喫飯,我都要來點音樂~

▲這個音箱是今年黑五剛換的,連專業音樂人都嚮往的音質,這些天來我已經陶醉在其中不能自拔了~

感官享受類——IH壓力電飯鍋

閑置率0%

人的感官是立體的,所以我們接受到美好的感覺也是豐富的,不管是帶來嗅覺享受的香芬、還是給予聽覺享受的藍牙音箱。

最後一個要跟大家說的是帶來味覺享受的IH壓力電飯鍋

之前文章的開頭就有講到廚房裡的料理工具閑置率都很高,比如說買回來的酸奶機和冰淇淋機,用了幾天圖個新鮮就可能被閑置了。

最後發現一直在用的還是隻有炒鍋和電飯煲。

所以一碗好喫的米飯對中國人到底有多重要?在小米之前,有無數的中國中產階級家庭在日本買價格4000元左右的電飯煲,只為了一碗好喫的米飯。

直到小米做出了價格為599/899的壓力IH電飯煲。

所以米飯怎麼才能做到好喫?以前農家的柴火米飯就是因為很大很厚,每次燒飯都產生鍋巴,使得最後鍋裏的米飯受熱均勻,做出來的米飯很香甜。後來的普通電飯煲比柴鍋方便多了,但是方便的同時也出現了問題,就是受熱沒有那麼均勻了,當然口感也有所下降。而壓力IH電飯鍋的出現,通過壓力火候的微控制,解決了受熱不均勻的問題,使我們的米飯迸發出更上一層樓的口感。

除此之外電飯鍋的還能用來蒸大閘蟹、包子,煮粥、煲雞湯,特別是米家壓力IH電飯鍋是1.2壓的,幾乎可以當高壓鍋用,跟炒鍋配合幾乎可以做出95%的中式美食。

年輕人的第一臺電飯煲,中年人們,或許你們也是時候換一臺電飯煲了,哈哈。

————————

回應評論裏某個拿美的IH電飯煲踩小米電飯煲的小朋友。

對沒錯,IH電飯煲的概念確實這幾年很常見,壓力IH不常見;美的電飯煲性價比很高也沒錯,但奈何它碰上了小米。你說的美的普通IH電飯煲是800元,據說今年雙十一隻要500元,但是同級別的壓力IH電飯煲是1599元!而且美的根本沒有智能電飯煲,沒辦法用手機遠程控制。

在以後智能家居普及的大潮流下,大概率還可能換一個智能電飯鍋!

————————

好了,我懟完了,咱們繼續。對於不用燃氣用電磁爐炒菜的家庭,買或者換一個小米電磁爐絕對不虧。

傳統電磁爐最大的痛點在於低溫不能持久,也就是說在傳統電磁爐的世界裡幾乎沒有小火慢煮的概念,但是小米的這個電磁爐就可以做到小火精準持久調控,當然顏值和智能是小米的標配,我就不多說了。

當然少不了帶給我最多快樂的它↓

最後,其實還有一些我想買但革命尚未成功的投影儀、外星人電腦等等,總要給即將到來的2019留點白~

好了,魚小師是在做一個年輕的家居類自媒體小破號,寫了一大堆東西自然是為了得到各位的贊同,既然來了就做完這三件事再走嘛~

幫小師點個贊,不做伸手黨,好的文章也離不開你的認同;

關注小師和專欄,讓小師有機會和你一起分享生活、家與愛的故事;關注公眾號「有魚生活家」,小師為你準備了一點小福利哦~

「一羣以認真生活為信條的偏執青年,專註給你更好的生活方式。

編輯於 09:38


不請自來,怒答一波。

去年年底剛結婚,正式開啟二人世界的生活。由於沒有跟父母一起住,家裡一切就只有我們兩個說了算。

新房剛裝修好,手頭一直很喫緊,一開始就只買了一些基礎家電,但是又不滿足,所以從2017年10月份到2018年12月,就開始了漫漫置夠之路。

一,漫步者2.0有源音箱

入手價899

這是剛搬進去就立刻買的設備。原因很簡單,平時看電影時間比較多,電視機音響再好也比不上一對中規中矩的2.0音箱。

看了一堆測評後,入手了這貨,這是我有史以來買過的最貴的音響,因此在看電影聽音樂基本能滿足日常需求,至少比電視自帶的喇叭好啊,而且用久了都受不了電視那種乾巴巴的對話,沒有低音,聲音也不夠潤,用音響發燒友的說法叫千元以下聽個響,但是目前為止對這貨一直很滿意。

畢竟收入有限,客廳大小有限,動輒上千上萬的監聽音箱甚至是家庭影院幾乎承擔不起。如果後續條件允許應該會換一對更好的2.0有源音響吧。

二,家庭KTV

強烈建議有此需求的人一開始直接上無線麥克風!

強烈建議有此需求的人一開始直接上無線麥克風!

強烈建議有此需求的人一開始直接上無線麥克風!

有一天老婆對我說,我想在家唱歌可以嗎?

可以啊!!!

於是就開始糾結,是要直接買一對連接電視的K歌麥克風還是入手一套功放加音響。

然後去某寶一看,電視配套的K歌麥克風一對要五百多,家庭功放加音響要三百多,然後果斷放棄了K歌麥克風。(如果有人買了K歌麥克風,歡迎下方分享一下使用心得)

至於為什麼說一開始要上無線麥克風,原因很簡單。

有線一點也不方便好嗎,也就差了兩百多,卻是完全不同的體驗。

肯定有人會問,這樣的話音響會不會跟上面那對2.0音箱衝突?

因為買的是智能電視,有藍牙功能,一開始就是用藍牙連接著音響,所以就買了一個一拖二的藍牙接收器,信號從接收器輸出分別給到2.0音箱和功放,平時要K歌的時候只要把功放打開就可以了,2.0的音箱還是可以照常使用,而且這樣還能將人聲和伴奏聲適當分開。至於電視APP,個人覺得全民K歌基本能滿足使用需求,一個是資源夠,另一個最重要的因素是它完全免費好嗎!

三,有源低音炮

還是關於音響的,在用了一段時間後,突然想加個低音炮,但是藍牙介面已經滿了

某寶找了半天,終於找到這貨,低音還不錯,還有一個輸出埠,直接接上之前2.0音箱變成2.1。

個人感覺這種配置成的2.1效果質量應該會好於同等價位的2.1音箱。

到此胡亂配置成的家庭音響差不多就告一段落了。

四,遊戲機

XBOX360破解版

終於實現了小時候不能好好打遊戲的夢想,選擇Xbox而沒有選擇PS4或者是Xbox one的原因一個是它有帶一個體感攝像頭,適合日常家庭互動娛樂,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這款遊戲機在某寶有一水的破解版,省去了日後遊戲付費,而且目前為止所支持的遊戲大部分經典且可玩性很高。

五,洗碗機

美的Q6

洗碗機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議越大越好!

洗碗機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議越大越好!

洗碗機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議越大越好!

在關於做家務這方面,我跟我老婆只能用懶來形容,但是又不得不做。於是一開始我們就實行分工承包制,我負責洗完,她負責洗衣服。

終於有一天,因為在洗碗池前洗了大約半個小時,洗完後起身背竟然會痠痛,然後又覺得每天都要面對這些鍋碗瓢盆,那我之前買的遊戲機不就要少玩半個小時!萬萬不可!

這次沒有選擇某寶,而是去了某東,打開一看,這麼大一臺洗碗機,兩千多!

但是,它可以讓我從此擺脫洗碗的痛苦,假設一天十五分鐘,一年下來就是五千多分鐘!

而且自從有了這臺機器,家庭聚會之後的善後再也不會成為一種負擔,你在每天下班享受完一頓飯菜後,只需要將鍋碗瓢盆放進去。這樣,不就有更多時間去陪伴家人?

六,客廳立式空調

去年結婚那會,臥室裝了一臺。

然而,今年夏天實在太熱,在老婆軟磨硬泡下,還是在客廳放了一臺。不為別的,只為了能舒舒服服看電視,打遊戲。

七,掃地機器人

九月份,家裡多了一個新成員,它叫路一

緊接著問題來了,金毛出了名的掉毛嚴重,平時兩三天一次的打掃變成了每天必須的活動。

趁著雙十一,入手了一臺掃地機

每天晚上遛完狗回來,就讓路一乖乖的去籠子裏睡覺,然後掃地機就可以開始工作了。它還有一點好處,平時沙發下,牆角邊容易忽略的地方,都去了。

八,投影儀

極米H2

緊接著雙十二就到了

從年中就一直想要的投影儀,終於是在年底入手了。

屏幕還是要越大越好啊!和電視一起放在了客廳,買了一塊100寸的電動幕布,裝在窗戶上,就算是白天,要看的時候幕布放下來,整個個房間的亮度就降下來了,這樣既解決了白天觀影的亮度問題,同時,電視也保留下來,解決了兩個人搶一臺電視看的問題。當然,一個頭戴式藍牙耳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用音響,一個用耳機互不幹擾。

畢竟有時候她要我陪她看的電視我實在是不想看,但是又要我陪著她。

到這裡,家庭觀影感受又上了一個臺階。

...................................................................

說明一下,一開始裝修的時候沒有想過要做成家庭影院,加上家裡客廳寬度只有三米多,但是縱深卻有將近十米,所以電視旁邊沒有預留音響位,更不用說預埋線了。

所以採用的都是藍牙配置,這樣就可以把音響放在沙發兩側,也不太會佔用活動空間。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