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美學:將暴力的場面儀式化。起源於美國,成熟於香港,外國最富盛名的暴力美學電影當屬黑客帝國和殺死比爾

黑客帝國

通過對精彩動作場面的剪輯,再加上成熟的電腦特技。沒有任何血腥場面,只有瀟灑的動作,酷帥的裝扮,場面的華麗溢於言表

主角發現他和他的夥伴所生活的世界並不是真實的,它是由一個計算機人工智慧所控制的,他們要做的就是逃離虛擬世界,回到現實生活中

殺死比爾

最經典的暴力美學電影,同時也是一部復仇電影,出自於鬼才導演昆丁·塔倫蒂諾之手,它結合了中國武術,日本劍道,美國西部......等多種動作元素,它和《黑客帝國》倒有點兒相反的意思,一個是全片不見血,一個是隻要露「血」,就會集著特寫鏡頭指向它,關鍵是如此鮮紅的血液在迸發出的那一刻,你還會覺得分外的美麗

該片講述的是,女主是一名殺手,在她舉行婚禮的時候,被一個叫「比爾」的男人血洗當場,從此,女主走上了一條復仇之路

變臉尼古拉斯凱奇的表演堪稱絕妙,全片的演員全部都是歐洲面孔,但指導這部電影的人卻是香港導演吳宇森,這是他在好萊塢留下的最經典的電影!這部影片中,他擯棄了我們熟悉的子彈橫飛和血漿迸射的場面,用他自己的鏡頭語言,通過追逐戰等「吳氏」鏡頭展現了別樣的暴力美學

尼古拉斯凱奇飾演的是一名殺手,原本是要刺殺FBI的高級探員,失誤將其兒子殺死。探員下定決心定要抓住殺手報仇雪恨,正當他根據線索找到把殺手並擊倒在地後,殺手的弟弟告訴探員殺手還留有一顆炸彈在公共場所

為了找出炸彈,探員和昏迷的殺手進行了換臉,探員想假扮殺手「復活」讓弟弟說出炸彈位置。而被換臉的殺手頂著探員的臉倒在地上,但他......真的死了嗎?

老男孩

樸贊鬱的復仇三部曲之一,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劇情反轉的讓人覺得變態,動作戲時而優美,時而變態。最經典的是那一段走廊長鏡頭的打戲,行雲流水,一氣呵成

最變態的是最後男主拿出剪刀剪掉自己舌頭的那一段戲,這種暴力美學已接近於變態

故事主要講述的是男主歸家途中被人囚禁十五年,十五年裏他每天鍛煉身體,為的就是出去的時候能夠復仇,他不知道的是,出去的那一天才是自己走進他人圈套的開始

影片結尾最讓人接受不了的就是崔岷植飾演的男主,在得知自己的愛人就是自己女兒的時候

喋血雙雄

打不完的子彈,身手矯健的槍手,肆意橫飛的血漿,這是吳宇森暴力美學的主旋律,而《喋血雙雄》是他最富有代表性的作品,同時這部1999年上映的作品被美國《時代週刊》評為20世紀亞洲十大影片之一

周潤髮飾演的小莊是一名殺手,李修賢飾演的李鷹是一名警察,兩大高手,兩個對立陣營收穫了一份不屬於雙方的友誼,在對立的黑白兩道之間,兩人有著許多的共同點,在匪幫對他們的追殺之中,兩人惺惺相惜,最終小莊雙眼失明,慘烈而死,李鷹則不顧警察身份為其報仇


這就是我看過的暴力美學的電影,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點贊,還有其他影片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

所謂「暴力美學」實際上一種廣義的、泛審美的概念,通俗點來講就是用一些特殊的處理方式將血腥暴力鏡頭唯美地表現出來,在殘酷的暴力往往隱藏著美好的東西,如友誼、愛情。

吳宇森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暴力美學」電影大師,而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並不是《英雄本色》,而是《喋血雙雄》。

在《喋血雙雄》裏有許多鏡頭本來是暴力血腥的,但經過一處理就表現得很唯美,比如教堂大戰,一面是代表和平的白鴿飛舞,一面是槍林彈雨下的血肉橫飛。

重複慢鏡頭也是吳宇森的獨特處理方式,在他的電影下常常會出現這些鏡頭,主角飛撲射擊,往往會將這些鏡頭多次重複。這在《英雄本色》《喋血雙雄》中經常能看到。

除了吳宇森外,林嶺東也算是暴力美學的另一個導演,他的《龍虎風雲》《監獄風雲》《學校風雲》等都很不錯。

比較有代表性的暴力美學電影有吳宇森的所有英雄片,《殺手阿一》《黑客帝國》《老男孩》《座頭市》等。

2017年上映的恐怖爛片《鬼娃回魂7》也算一部。


感謝邀請。

暴力美學是個什麼概念,我有點犯迷糊。能在血腥中看出美,估計是真影迷。這一類電影,除了吳宇森作品,我喜歡看北野武作品。作為演員,北野武長的就是暴力美學的樣子,絲毫不覺得他長得醜,尤其是出了車禍半邊臉癱,看上去很男人。

《兇暴的男人》裡面的警察。

《花火》裏的警察。

《座頭市》裏的盲俠。

《極惡非道》系列。

最後想說明一點,因為我們沒有電影分級制度,看暴力美學電影,有年齡限制。

未成年人不宜看,某些電影和現實傻傻分不清的成年人,這類電影也不宜多看。

路怒症的新聞不少見,也不知是不是這類電影看多了的緣故……


吳宇森作為香港八九十年代最重要的動作片導演之一,其拍攝的槍戰片具有男兒血性和兄弟情長,以諸多經典的動作場面為其電影的標誌,其中白鴿和教堂更成為吳宇森暴力美學電影的標誌。雖然說《英雄本色》是吳宇森暴力美學電影的開端,但是真正發揚光大的卻是《喋血雙雄》,正因為《喋血雙雄》的成功,才奠定吳宇森暴力美學宗師的地位。

很多人認為吳宇森開創了香港暴力美學電影,其實早在吳宇森之前,武俠大宗師張徹正開創了武俠電影的暴力美學。在張徹的電影中,人物陽剛血性,剛正不阿,而打鬥更是慘烈無比,其中盤腸大戰更是被人津津樂道。而吳宇森的恩師正是張徹,吳宇森繼承了恩師的影像風格,纔出現了諸多吳氏現代動作電影。而在好萊塢電影中,以西部片中的暴力鏡頭最被人稱讚,其中西部片宗師薩姆帕金法哈六七十年代拍攝的一系列動作片堪稱暴力美學西部片的代表,美國西部的萬裏黃沙配上悲壯浪漫的槍戰場面,更增加了電影的深度和悲壯。經典之作《日落黃沙》《亡命大煞星》便是典型,其後更影響了古龍武俠小說的創作風格。當然在當今電影圈,除了吳宇森之外,好萊塢邪典大師昆丁塔倫蒂諾也充分吸收了暴力美學的精髓,把無釐頭融入暴力美學之後,讓電影變得怪誕且天馬行空。此外,杜琪峯算是香港電影中類型片品質的標杆人物,而他和銀河映像對於槍戰場面的精準把控,更把暴力美學玩出了新高度,《槍火》《三人行》《復仇》《放逐》等皆是暴力美學電影的經典。

關注頭條號武俠小王子李言,我陪各位一起聊武俠。


謝邀,暴力美學那一定要提昆汀的《殺死比爾》。

昆汀告訴我們,一部電影並不需要什麼內涵,一場場充滿殺戮的打鬥場景,加上精緻的背景音樂,成就了這部暴力美學經典。

首先,暴力也要有優雅性。

打鬥極具設計,風格一定要多變,動作一定要帥!

然後,場面一定要夠大,對手一定要多。

羣抽主角雜魚也必須多,單挑和羣攻都是必備的劇情,不然顯示不出主角的強大。

最後,血是必備的道具,

而且你要噴出來,噴成瀑布當然是極好的,這樣有強烈的視覺衝擊。

最後說一下,其實昆汀早期也受日本片影響,例如《帶子雄狼》系列影響,喜歡可以去找來看看,好像有六七部。

還有一部很舊的日本電影《修羅雪姬》,也算是早期的經典暴力美學電影之一吧。要看1973年那部。


昆汀導演的《殺死比爾》

看到這個鏡頭應該是很多地方都能看到的動圖,這部豆瓣評分8.1,爛番茄新鮮度85%的復仇影片,雜糅了中國功夫、日本武士以及動畫等多種元素,這部電影個人覺得能將多種元素巧妙的組合在一起的重要因素就是導演對於光和影的運用。

雖然整部影片充斥著各種暴力血腥的鏡頭,但是導演採用了各種不同的表現形式,讓你不會一直看著覺得煩膩,反而會期待下一次的鏡頭會是什麼樣。

影子大作戰


黑白動作捕捉


影片最巧妙的地方就是對於上帝視角的採用,一個鏡頭一幅畫面就能將雙方的關係表達清楚(如開頭那張圖),同時也能滿足觀眾的掌控欲。如果有心的話可以將整部影片的上帝視角全部展廳截圖看看,大多都是左右構圖或者中心構圖,讓觀眾不自覺的將自身融入到緊張的戲份中,再配以個性的背景音樂,讓整部電影有張有弛。


類似的還可以參考《老男孩》、《低俗小說》等


昆汀導演的系列作品

《落水狗》

  昆丁在這部低成本獨立製片中表現出大膽而自由的編導風格,如搶劫進行前六名歹徒在餐廳中互相談論一些無聊話題,以及被懷疑的臥底在貨倉中遭同夥以血腥手法逼供等,都有一種奇特的戲劇張力。

《低俗小說》

《無恥混蛋》

《被解救的姜戈》

大衛·芬奇

《七宗罪》

《搏擊俱樂部》

科特·維莫爾

《撕裂的末日》

吳宇森本人還有一些:

《縱橫四海》(1991年)

周潤發、張國榮、鍾楚紅、曾江飾演。這一部可謂是吳宇森「暴力美學」作品中最浪漫的一部。

《變臉》(1997年)

約翰·特拉沃爾、尼古拉斯·凱奇主演。不得不提的是,尼古拉斯·凱奇和約翰·特拉沃爾塔在變臉之後獻上了完美的演技,可以算作吳宇森的巔峯之作了。


所謂暴力美學:最簡單的理解動作加血腥的鏡頭。在動作中展現暴力,他影片從而展示出一種美感!其實向現代的許多影片尤其是動作片,那種打鬥中穿插慢鏡頭,絢爛暴力。

暴力,我覺得要體現暴力,不一定要出現非常血腥殘忍的畫面,暴力,要讓觀眾真正感受到這部影片的暴力所在,最重要的還是得看導演的功底和演員的悟性!暴力可以是我們為了發泄而做出的行為,也可以為了死亡,從某種意義上將,它也可以成為一種藝術,而不是讓人感到害怕或厭惡的東西。

吳宇森可謂是拍這些暴力美學的大師級人物啦,當然也有很多類似的經典影片,給大家羅列幾部:

排名不分先後

一、《變臉》

導演:吳宇森 1997年在美上映

劇情簡述:為了查出炸彈地點,西恩決定利用整形手術,將昏迷中的凱斯特的臉換在自己身上,去假扮凱斯特身份套出他弟弟說出真相。這件事屬於FBI高度機密,只有寥寥幾人知情。 凱斯特醒來,此時他有著西恩的面相。於是他決定將計就計,將知情人殺掉之後,他就變成了西恩......

二、《罪惡之城》

導演:羅伯特·羅德里格茲、弗蘭克·米勒和昆汀·塔倫蒂諾 2005年在美在映;

劇情簡述:講述三個故事:Sin City,The Big Fat Kill和That Yellow Bastard。這三個故事都發生在一個虛構的城市——罪惡之城,而在這座城市中,主教大人、參議員、警察卻正是罪惡的根源。

三、《突襲》

導演:加雷斯·埃文斯 2011年上映

劇情簡述:在雅加達的貧民窟的深處,世界上最危險的殺手和黑幫集結在一個堅不可摧的房子內。到現在為止,破舊的公寓甚至神勇的警察也視為無法接近的。在黎明前黑暗和寂靜的掩護下,一組身兼重要任務精英特警隊與執法人員慢慢接近了房子,以便接近臭名昭著的毒梟。但他們襲擊的消息被毒梟偶然發現,接著建築物的燈光被切斷,所有的通道被堵。這羣特警必須要在世界上最殘酷的環境下為生存展開搏鬥......

四、《火線保鏢》

導演:邁克爾·戴維斯 2007年上映;

劇情簡述:講述一個冷酷的職業殺手為了保護一個嬰兒與妓女聯手對抗黑幫的故事。

一連串瀟灑至極的動作亮相。乾淨利落,又酷勁十足地幹掉一個個敵人。男主持續地多場面地高潮動作設計,著實讓動作片影迷大呼過癮。

五、《怒火攻心》系列

導演:馬克·內維爾丁和布萊恩·泰勒 2006年上映

劇情簡述:講述了斯坦森扮演的切弗厭倦了殺手生涯,想與女友退隱江湖,開始新生活卻不為人所容,他在睡夢中被注射了毒藥,女友也身處陷境,為挽救女友和自己的性命,他必須拖著中毒的軀體,掃平一切障礙。、

六、《殺死比爾》系列

導演:昆汀·塔倫蒂諾 2003年上映

劇情簡述:這是一部令人眼花繚亂,絕對能帶給您感官刺激的動作電影。一個新娘在自己的婚禮上遭到了暗殺,婚禮瞬間變成了一片狼籍的紅色。幸運的是,新娘並沒有就此消失,而是在四年後蘇醒過來,並且接受了高強度的各種各樣的武術訓練,開始踏上了自己的復仇之路,在世界各地尋找給自己帶來災難的人。當然,她也遇到了許多阻礙......


暴力美學電影給人以暢快淋漓的快感,可觀賞性超強!雖然暴力美學代表導演很多,如吳宇森,北野武等,但現如今暴力美學導演還是首推昆汀.塔倫蒂諾!

(如此的樣貌,電影很難不個性)

昆汀.塔倫蒂諾是極具天賦的暴力美學大師,個人風格鮮明,而與暴力相伴的黑色幽默更是讓人盯著滿屏幕血腥而不禁發笑。今天推薦幾部昆汀最有代表性作品。

1.《八惡人》

昆汀最近一部作品,被豆瓣網友戲稱為美國西部版龍門客棧,頗有龍門客棧的幾分神韻,勾心鬥角,乾脆利索,當然會多一點殘酷與血腥。

2.《低俗小說》

昆汀的風格電影的巔峯之作,1994年戛納金棕櫚獎。特點:環形敘事結構(試問你蒙圈了嗎),各種黑色幽默。

3.《落水狗》

昆汀的處女作,低成本,暴力美學與黑色幽默完美結合的第一部作品,奠定了昆汀電影整體風格,意義重大。

4.《無恥混蛋》

昆汀爐火純青的一部電影,一部從頭爽到尾的電影。一如既往的暴力與黑色幽默。

昆汀.塔倫蒂諾是一個鬼才,非科班出身,全靠自學成才 他不跟你講大道理,雖然電影里人物絮絮叨叨,他只給你極致的特別的觀影體驗。天賦讓人嘆服。

(老昆汀和他的老婆,相差21歲喲)

我是電影流水賬,流水的電影,不滅的人生。

謝謝邀請,最為經典的暴力美學的電影莫過於《這個殺手不太冷》了。該電影講述了少女與中年殺手的悲劇之戀。經典臺詞 女孩:人生總是那麼痛苦嗎?還是隻有小時候是這樣? 大叔:總是如此。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