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源起

   「你來這過聖誕假期!?」一位在巴生剛認識的朋友,驚訝地說著。

 

的確,別說是臺灣幾乎沒有什麼跟巴生相關的旅遊專題介紹,在馬來西亞人的概念中這裡是一個像是「過生活」的都市,不像是「觀光都市」。

    不過我早就想來看看這個古都了,距離吉隆坡開車雖然只要不到一小時,但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情。其實,臺灣很多人聽過這裡是因為她有聞名遐邇的「肉骨茶發源地」之稱,有些節目索性併在吉隆坡一起介紹幾分鐘。但是巴生Klang(舊稱Kelang),若真追溯歷史的話,比吉隆坡還早有聚落,畢竟,此是馬來半島西邊很靠海口的都市。難怪一接觸這的風土人情,就感到豐富的人文氣息。除了宗教的建築與古蹟之外,中小學校特別多,據說有些是全馬來西亞知名的學校,教育事業十分發達。

    只是位於小丘陵圍繞的巴生谷,配合著熱帶氣候與接近河海的原因,走在路上,猶如走在夏日的臺北市,溽暑蒸騰。尤其來到巴生橋旁,日頭結合著潮濕的水氣,把我團團包圍,終於能體會,為什麼藥膳型肉骨茶會出現在這,進而有好幾百家不同作法的肉骨茶在這個都市周遭。每當喝幾口湯,喫一些辣椒配菜,就覺得這種氣候一下都能接受了。

DSC03558.JPG DSC03583.JPG DSC03580  

(前圖為因為住的酒店房間位置高,拍攝巴生谷的風景特別有味道,後二圖是著名的巴生橋,下方就是巴生河)

 

    正因為巴生很不像大馬許多觀光景點充滿觀光客,整趟旅程下來,感受到的是安靜、是放鬆。旅行中「自我與自處」是旅者的重要課題,心靈的滿足,往往纔是「安排」每一個去處的關鍵鎖鑰。當然,竟然都到了這邊,也順路去了幾處地方,其中包括於河海交會處也算知名觀光景點的瓜拉雪蘭莪,以及接近巴生的莎阿南。這個系列十分的輕鬆,同樣是馬來西亞的旅行,希望能夠帶來更不一樣的分享。

 

附圖:傳說中當年第一家的「盛發肉骨茶」所在點(那天"難得"公休,巴生橋下第一家)

DSC03587.JPG DSC03592.JPG  

 DSC03591 DSC0359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