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檔綜藝節目開播,一個去佛羅倫薩的開花店,一個去濟州島橘園開咖啡店,聽起來一樣的文藝清新。

可是口碑卻天差地別,在豆瓣上一個5.8分,一個9.3分。

《小姐姐的花店》和《咖啡之友》:國產綜藝到底差在哪裏?

《小姐姐的花店》和《咖啡之友》:國產綜藝到底差在哪裏?

讓人不禁發問,國產綜藝到底輸在了哪裏?

有人會說,我們輸在了一個羅PD。

羅PD是誰?

韓國稱神的綜藝製作人,他製作過的節目有《兩天一夜》、《新西遊記》、《三時三餐》、《尹食堂》、《花樣青春》、《花樣爺爺》等等,他製作的三十多部綜藝在豆瓣上的評分,沒上9分的只有4部,最低評分也有8.3分。

《小姐姐的花店》和《咖啡之友》:國產綜藝到底差在哪裏?

《小姐姐的花店》和《咖啡之友》:國產綜藝到底差在哪裏?

《小姐姐的花店》和《咖啡之友》:國產綜藝到底差在哪裏?

即便你沒有聽過羅PD的名字,沒有看過這些節目,你也一定看過或者聽說過這些節目的“翻版”,《中餐廳》、《嚮往的生活》、《花兒與少年》……

《小姐姐的花店》和《咖啡之友》:國產綜藝到底差在哪裏?

《小姐姐的花店》和《咖啡之友》:國產綜藝到底差在哪裏?

《小姐姐的花店》和《咖啡之友》:國產綜藝到底差在哪裏?

從羅PD的節目被翻版的百分比來看,無論是國內外都認可羅PD是一位優秀的綜藝製作人。

羅PD的綜藝=好玩、治癒、有人情味的綜藝

國產大部分綜藝=撕逼綜藝

(當然,國產綜藝還是有好綜藝的)

所以說不是我們觀衆口味太刁鑽,而是我們少了一個有人情味的綜藝製作人,製作一檔真正有人情味的節目。

說起人情味,就不得不想起《小姐姐的花店》中宋佳一上來就信誓旦旦的說

“我們要做一個有人情味的花店。”

《小姐姐的花店》和《咖啡之友》:國產綜藝到底差在哪裏?

當時她還和小S一拍即合,但估計小S最後也沒想到這會成爲宋佳免費送花的藉口。

《小姐姐的花店》和《咖啡之友》:國產綜藝到底差在哪裏?

好好的一檔花店經營的節目愣是成了宋佳滿足自己“有人情味兒”的工具。

完全的以自我爲中心,也不怪網友一陣痛罵。

《小姐姐的花店》和《咖啡之友》:國產綜藝到底差在哪裏?

《小姐姐的花店》和《咖啡之友》:國產綜藝到底差在哪裏?

《咖啡之友》從第一期開始就沒有講過人情味這幾個字,可是兩期彈幕、豆瓣上滿滿的都是“治癒”的評價。

《小姐姐的花店》和《咖啡之友》:國產綜藝到底差在哪裏?

連綜藝裏面的顧客都忍不住說在咖啡店裏的十五分鐘是十五分鐘的幸福。

《小姐姐的花店》和《咖啡之友》:國產綜藝到底差在哪裏?

《小姐姐的花店》和《咖啡之友》:國產綜藝到底差在哪裏?

所以說人情味不是節目裏面立flag說出來的,而是用心做節目做出來的。

何謂用心做節目?

1.用心設計節目

《小姐姐的花店》雖主打治癒,但是卻前不着村後不着店,忽然要到佛羅倫薩開花店。

乍一聽甚是文藝,可是細細看下來卻一點共鳴點都沒有。

開花店的人不認識花,不會包花,不會養花……

有人說這就是一檔成長類的綜藝啊,什麼都不會纔是正常的。

好吧好吧。那能不能拜託來參加節目的嘉賓之前都做做功課……像歐陽娜娜一樣去上幾節課,拿出一點真的是來經營花店的樣子。

《小姐姐的花店》和《咖啡之友》:國產綜藝到底差在哪裏?

滿滿的敷衍之意,又怎麼能指望觀衆喜歡呢。

相比之下《咖啡之友》則進行了更加專業認真的籌備。

孫浩俊、柳演錫親自帶着設計師進行改造。將原本封閉的倉庫改爲能看得到藍天白雲,滿園橘林的舒適咖啡廳。

《小姐姐的花店》和《咖啡之友》:國產綜藝到底差在哪裏?

擔任主廚的柳演錫專門請教了白鍾元老師(韓國著名美食家)。跟着白老師學習並製作具有濟州島當地特色的黑豬番茄燉菜和香橘咖椰醬

《小姐姐的花店》和《咖啡之友》:國產綜藝到底差在哪裏?

僅僅製作這個醬就要連續不斷的攪拌50分鐘。

擔任咖啡師的孫浩俊不僅考取了咖啡師資格證,還特意學習了烘焙麪包、製作橘子醬,把準備工作做的足足的!

《小姐姐的花店》和《咖啡之友》:國產綜藝到底差在哪裏?

不僅如此,《咖啡之友》一開始的公益性質立意更是超級暖心。

《咖啡之友》的前身是其中兩位MC孫浩俊和柳演錫,自發舉行的咖啡車公益活動。他們從2018年3月份以來,每個月邀請好友一同賣咖啡進行募捐,並將所得款全部捐贈,而且兩人也捐贈同等數額。

《小姐姐的花店》和《咖啡之友》:國產綜藝到底差在哪裏?

而製作這個節目的目的也是爲了延續他們這一善心。

咖啡廳的菜單沒有定價,客人們自行定價,把錢投入桌子上的募捐箱即可。所有的營業額,不扣除成本,全部捐出去。

《小姐姐的花店》和《咖啡之友》:國產綜藝到底差在哪裏?

《小姐姐的花店》和《咖啡之友》:國產綜藝到底差在哪裏?

羅PD所有的節目都有一個這樣不大不小的開端。

有段時間,羅英石因爲做《花樣爺爺》太累,就向他的御用編劇李祐汀抱怨:“要不我們別做節目了,找個農村去放大假,喫喫飯喝喝酒,讓誰也找不到。”說着說着一拍腦袋,要麼我們就做一個這樣的節目吧,然後就《三時三餐》就提上了議事日程。

拍《新西遊記》時發現安宰賢和具惠善感情太好無時無刻不在發狗糧,那就拍《新婚日記》發糖齁死大家。

感覺這就是羅PD製作節目的方法:像孩子一樣好奇地打量這個世界,然後把自己感興趣的發現獻寶一樣拍給你看。

1976年生人,但完全沒有中年男人的油膩,打量周邊的樣子,帶着一片赤子之心。

如此誠意,觀衆很難不被打動。

2.用心對待嘉賓

觀衆喜歡一個節目,必然要先喜歡一個節目中的人。

喜歡裏麪人物的組合。

這就是人設的重要性。

但是人設不是刻意做出來的,不是通過其他人的嘴說出來的,更不是通過字幕直接打出來的,而是要讓觀衆真真切切的看到,體會到。

這就需要PD的挖掘,挖掘一個人的多樣性。

比如《咖啡之友》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標籤,並沒有因爲咖位大小而去惡意剪輯一些人。

第一集一直在刷碗的忙內,憨厚老實,不會表現自己,也不會多說話掙分量,整集幾乎沒有鏡頭,幾乎快被觀衆遺忘。

《小姐姐的花店》和《咖啡之友》:國產綜藝到底差在哪裏?

這絕對是綜藝節目的一大禁忌。

可是在羅PD團隊的手下,到第二集的時候,我們就看到了一個一邊刷碗一邊給自己打氣的忙內。

《小姐姐的花店》和《咖啡之友》:國產綜藝到底差在哪裏?

他雖然不會說場面話,可是卻是一等一的盡心盡力,從刷碗池到前廳到幫廚,他什麼都做得來。

《小姐姐的花店》和《咖啡之友》:國產綜藝到底差在哪裏?

《小姐姐的花店》和《咖啡之友》:國產綜藝到底差在哪裏?

忙內寡言與能幹的樣子對比,一下子就讓觀衆喜歡上了這個可愛的男孩子。

而《小姐姐的花店》中,嘉賓卻過分的被人設所限制,一味的想要去強調自己的人設。

比如,宋佳。

宋佳性格直率爽朗,以前一直是她圈粉的地方。可是到了這個綜藝裏,宋佳和其他嘉賓性格的相生相剋,倒是讓人覺得她沒有禮貌起來。

比如,和小S一起喫沙拉卻把金槍魚全部喫掉。

《小姐姐的花店》和《咖啡之友》:國產綜藝到底差在哪裏?

比如,小S說自己有潔癖,嫌棄她在家裏穿鞋,她就一定要反駁小S的化妝包髒。

《小姐姐的花店》和《咖啡之友》:國產綜藝到底差在哪裏?

比如,歐陽娜娜在做飯,她看了一眼就離開絲毫沒有幫忙的意思。而字幕還貼心的寫上了“放心不下”,看着格外尷尬。

《小姐姐的花店》和《咖啡之友》:國產綜藝到底差在哪裏?

一直引以爲傲的性格,現在成了衆人吐槽的焦點。

而更可怕的是,有的嘉賓在綜藝裏面根本就沒有性格,或者說製作團隊完全沒有發現他們的性格,展現出他們的性格,最終只能成爲流量的代名詞。

我們的綜藝還在一個走流量的時代,吸引觀衆打開一個綜藝的原因永遠都是“我爲了某某明星而來”,到最後收場往往也很難看,最終都會淪落爲“我只想看某某明星的cut”。

大多數時候,這不是藝人的錯,而是製作團隊的鍋。

說到底在,牛叉的節目製作人面前,藝人沒有缺點,只有特點。所有的不足都可以在對比之下顯得可愛起來。

而有意爲之的人設,反而會因爲“水土不服”而惹觀衆厭煩。

3.用心對待節目

看羅PD的節目是一種享受,無論是畫面,剪輯還是音樂總是搭配的恰到好處。

《小姐姐的花店》和《咖啡之友》:國產綜藝到底差在哪裏?

《小姐姐的花店》和《咖啡之友》:國產綜藝到底差在哪裏?

正如網友看了《咖啡之友》之後的評價——

“在餐飲界忙成狗的我,從來不知道在外人看來如此浪漫。”

而反觀《小姐姐的花店》,關於兩集下來關於佛羅倫薩的美景沒有多少,人文背景更是隻有幾句乾巴巴的旁白。更別說營造一下花店獨具的美好氣氛了。

全部都是嘉賓之間的喫喫喝喝。

《小姐姐的花店》和《咖啡之友》:國產綜藝到底差在哪裏?

甚至第一集就開始灌觀衆心靈雞湯。

《小姐姐的花店》和《咖啡之友》:國產綜藝到底差在哪裏?

讓人難以入戲。

節目裏嘉賓撕逼,彈幕裏粉絲撕逼已經成了國產綜藝的常態。

而這種改變絕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但是新一代的綜藝製作人已經湧現,大量已經受夠這種現狀的年輕人已經進入行業。或許在他們的努力之下,我們可以期待看到一個不一樣的未來。

但到最後,真正讓觀衆喜歡上一檔綜藝,喜歡上一羣人,只能靠走心。

(《小姐姐的花店》愛奇藝每週四更新)

(《咖啡之友》B站免費觀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