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到現在很久沒有更新了,尤其雪梨主要只是放放照片而已!

其實有很多心得沒有寫出來呢!所以這篇寫些散語,補充且回憶……

    幸運地,天時地利人和都湊足的情形下才能拍到像藍山公園那樣的景緻,當時春天的氣候(北半球秋天)著實讓我有種心情愉悅之感。是以,海德公園的風景,配合著溫暖的陽光,非常舒適。不要忘了散散步,草坪上許多人就坐在那裡曬曬陽光,悠閒自在。沒有一種大都市的束縛感,這是我對雪梨──國際間如此重要的都市──很特別的感受。尤其乾燥的氣候,配合著春天些許寒意,漫步在街頭,不用裝,就有一種浪漫。

DSC00104  

 

    或許是時差吧,我幾乎五六點就起牀,帶著相機,沿著旅館繞一大圈,看看她們的生活模式,雖然一樣,上班的上班、上課的上課,但他鄉異地,總覺有幾分好奇......DSC00162  回到飯店後再「慢慢」享用早餐,尤其我喜歡多喝幾杯濃的紅茶,放些糖是一定要的,這是我旅遊喜歡的愜意。

    之前放在最前面的照片都是雪梨歌劇院,事實上,聽完了現場解說後,一種從小的夢幻感反而減少了。總覺得「不識廬山真面目」,反而有幾分幻想,有幾分美感的空間。因此最吸引我的行程反而是走在當地最早開發的「岩石區」,那裡不大,40分鐘可以繞一圈,港灣大橋在斜上方,又有咖啡店在路旁,配合上土色的建築外觀,很有視覺的滿足。不僅僅這樣,隨處一轉彎,又有港灣水域的波光粼粼,春天的風徐徐吹著,舒暢二字難抒其妙!DSC00591  

DSC00603  

    導遊有提醒不要忘記嚐嚐澳洲的蛋捲冰淇淋DSC00305  ,這的確很重要。濃鬱的口感,以及牛奶的香氣,很值得回味再三。霜淇淋有這樣的水準,果然是以畜牧業為大宗的國家纔有的幸福!

    但其實,這樣的環境氣氛,我想比較適合短期的旅行。因為當看到當地居民下班後,在商店都打烊的狀況下,擠在酒吧,站著聊天時,人手捧一支裝著啤酒的玻璃瓶。頓時又會使人想到,下班後101商圈的上班族。人浮於世,或許快樂的時光差不了多少!只是地點風俗不同,街上的風景、人物,反而形成了一種趣味。說穿還不就是「夜晚」的場景,或許我們的夜生活的多樣性,也會令異國遊客心羨。

    不過,東亞由於開發中,氣氛往往是感嘆烏奔兔走,澳洲卻有許許多多的地方顯露的是生活不需要那麼緊繃,縱使在像雪梨這樣的金融都市,嗅不到太多的商業味。她們似乎已經將觀光業融入於生活之中,看到不同膚色臉孔,不會特別稀奇,也不會用眼神盯著你不放。購買東西時,態度很親切,動作卻很俐落。難怪每年吸引成千上萬的觀光客!

    心情愈輕鬆,放慢步調,看這個城市會更美好──是我此趟最大的感觸!

PS.

而使用中文(華語)的許多地方皆音譯此地為「悉尼」,在我看來「雪梨」一詞的翻譯更有溫度和北半球相反的接觸感,以及具體想像的溫帶水果「梨」的滋味,所以我喜歡稱其「雪梨」,好好喫的感覺^^。所以順帶一提,她們的漁市場,有好多好喫的攤位,有些中文可通喔!靠近門的優格(導遊很推薦,我實際喫過覺得很讚)可以一嚐。不過,食物要小心別被成羣的海鳥喫掉了!!

下面是漁市場照片:

DSC00757 

 DSC00773  

優格攤

DSC00781  

DSC00771 

市場美食及生鮮攤位

DSC00748  DSC00769  DSC0077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