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靠理財險風光一時的天安財險,如今卻因理財產品的償付能力遭到上交所的問詢。而其母公司西水股份回應稱,在必要時刻,將賣掉興業銀行股權來補充資金。若此次再減持興業銀行,西水股份及天安財險合計持有興業銀行的股數佔比將降至3%以下,天安財險業績也將發生重大改變。156億理財險待兌付,天安財險「賣股求生」 新聞 第1張

近日,天安財險再度陷入兌付旋渦。為確保理財險按期足額兌付、短期借款按期還付,天安財險確認將通過減持所持興業銀行股票的方式增加資金來源。

6月1日,天安財險母公司西水股份發布公告表示,天安財險於5月30日召開了第九屆董事會第八次會議,審議並通過了《關於減持興業銀行股票及修訂2019年資產配置計劃的議案》。同時同步修訂公司2019年資產配置計劃,並授權天安財險管理層在現金流存在缺口的情況下賣出興業銀行股票。

曾靠理財險“彎道超車”的天安財險陷入了理財型保險凈兌付的漩渦,母公司西水股份面對上交所的問詢,似乎顯得並不那麼樂觀。

“公司在2019年5-7月存在資產負債累計現金流缺口,未來可能通過賣出興業銀行股票的方式增加資金來源。”曾多次靠興業銀行股權套現融資的天安財險來說,興業銀行股權似乎是其一張王牌。然而若再次減持興業銀行,天安財險業績將發生重大改變。

//

賣股兌付?

//

5月10日,天安財險母公司西水股份收到的上交所問詢函直指天安財險當前面臨的兌付期問題。

問詢函顯示,2018年天安財險持續處於理財型保險的凈兌付時期。其中“保戶儲金及投資款”科目資金流入為0,資金流出1187億元,至當年期末餘額566.35億元,而未來一年內還需兌付的金額卻超過550億元。

昔日,曾靠理財險“彎道超車”的天安財險陷入了理財型保險凈兌付的漩渦。此前,西水股份就曾對上交所發來的2017年年報問詢函表示:“天安財險配置的有到期期限的投資資產與投資性保險產品的到期期限存在一定缺口。” 如今,狀況似乎並沒有好轉。

“在不考慮無明確到期期限資產的情況下,公司在2019年5-7月存在資產負債累計現金流缺口”。而必要時刻,天安財險還將通過賣出興業銀行股票的方式來填補缺口。

對天安財險來說,興業銀行的股權似乎是一張王牌。早在2019年3月,天安財險就將其持有的興業銀行4.98億股股權對應的收益權,轉讓給華夏人壽,轉讓價款總額87.88億元,目的是籌措應急資金,但由於天安財險資產處置回款進度低於預期,其對興業銀行股權回收的日期也從5月延至6月。

另外,2019年以來,天安財險還曾多次減持興業銀行股權套現。2019年2月,天安財險分別通過大宗交易和集中競價方式減持興業銀行34150萬股和700萬股。交易完成後,天安財險和其母公司西水股份持有的興業銀行股權共佔其總股份的 3.002%。

值得注意的是,若天安財險和西水股份再次減持興業銀行股份比例至3%以下,其對興業銀行的股權投資將由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覈算變為按照金融工具準則進行會計覈算,進而會對天安財險業績產生重大影響。

假設以轉換日興業銀行的收盤價為17.60元/股為基礎計算,將減少歸屬於母公司的凈利潤19.98億元。

//

禍起理財險

//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末,天安財險的理財險餘額為566.35億元。2019年前四個月,天安財險通過信託產品的提前到期,不動產投資項目處置,提前支取定期存款,通過股權投資基金、興業銀行股權等資產收益權轉讓融資等方式籌集資金,完成理財險兌付404.80億。

除已兌付的404.80億,天安財險2019年5月至12月尚需完成理財險兌付154.21億元。2020年需兌付的金額為16.44億元。

與此刻天安財險不得不變賣資產來替理財險還債的窘境相比,彼時,理財險可是將天安財險實現了鹹魚翻身。

2007—2009三年間,天安財險累積虧損46億元,凈資產3年內兩度為負,對外界來說,無疑是個爛攤子。直到2011年西水股份入主天安財險,帶來大量現金流,而背後的明天系看上了安邦財險的發跡模式,2013年9月,天安財險獲得批准開展投資型理財險,憑借“保贏1號”系列產品鹹魚翻身。天安財險也因此進入了高速擴張期。

此後三年,天安財險投資型理財險銷售金額實現突飛猛進的增長,由2014年的260.84億元漲至2016年的2474.82億元。

天安財險將從負債端獲取的大量資金進行投資,2014年,天安財險投資收益15億元。而2015年6月的股災更加激發了險資入市,保監會先後發布《關於提高保險資金投資藍籌股票監管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和《關於保險資產管理產品參與融資融券債權收益權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2015年天安財險投資收益猛增6倍達到105億元,其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中68%的配置是股票基金。2016年時投資收益進一步增加到179億元。

中債資信曾直言,“天安財險盈利來源主要依賴於投資收益”。2014―2016年,天安財險凈利潤分別為3.97億元、3.89億元和6.76億元。2018年,其承保虧損11.13億元,但依靠投資收益,還是實現了凈利潤1.29億元。

不過,2017年金融業迎來了“史上最嚴”監管年,保監會發布了《保險公司合規管理辦法》。天安財險賴以生存的理財險受到強監管並逐漸停售,天安財險的業績也因此發生轉折。

天安財險的保戶儲金及投資款在2017年和2018年都大幅下降,分別為1702.49億元和566.35億元,同比下降31.21%、66.73%。也因此帶動其凈利潤下滑,2017年凈利潤0.85億元,同比減少近90%。2018年有所增長至1.29億元,但是稅前利潤總額遠遠少於2017年。

由於投資理財產品對險企的現金流影響非常大,如果保險企業業務結構單薄,這類產品一旦達到一定規模,下一期就需要繼續保持其相當的收益,不然就會給企業的流動性造成很大壓力。

在短期理財方面走的太快的天安財險的後遺症在2019年5月至7月表現更甚,資料顯示,2019年5至7月成了天安財險兌付壓力最大的三個月,其累計主要資產與主要負債的現金流匹配情況已呈負值,分別為-26.65億元、-139.26億元、-56.56億元。

//

資產規模遭滑鐵盧

//

兌付壓力下的天安財險,不得不靠變賣流動性強的資產,而受影響最顯著的就是其投資端。

2019年1季度,天安財險為滿足流動性需要,大幅變現投資資產。其中,通過債券、股票、基金、不動產等資產賣出釋放資金112.85億;通過信託產品提前清算、銀行存款提前支取等方式籌集資金142.99億;通過賣出回購融入資金146.18億。

變現投資資產規模較大,導致投資收益繼續大幅下降至-0.86億元,進而對凈利潤產生負面影響。償付能力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1季度末,天安財險凈虧損13.48億元。

天安財險資產也隨之大幅縮水。數據顯示,2016年,天安財險的資產總額從2013年的70億元達到3026.97億元,達到峯值。2017年與2018年,天安財險的總資產不斷減少,分別為2225億元、1113億元。2019年1季度末,縮減至932.97億元。

支柱業務受打擊,資產規模大幅縮水,現金流壓力劇增,天安財險無異於腹背受敵。

由於西水股份90%的資產來源於天安財險,因此天安財險的可持續發展對西水股份來說至關重要。西水股份財務總監表示,從目前公司發展需要及資管新規的要求,控股子公司天安財險保險業務增長趨勢將會出現“兩增一降”。

兩增則指車險保費規模繼續增長、非車業務佔比逐年增加。一降則指理財類保險產品品種及業務規模大幅下調,回歸保險姓保的本質。拋棄理財險,回歸保險保障本質,似乎成了天安財險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值得注意的是,天安財險保費收入居前五位的險種2018年承保利潤都為負。其中,保費收入佔比為78.62%的車險虧損6.79億元,居虧損首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