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省汕頭市東部戰區海軍家屬院裏,住着一對夫妻,在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裏,妻子用自己的關心和愛照顧着“鋼鐵戰士”麥賢得,為丈夫創造了生命的奇蹟,並且先後榮獲“全國道德模範”“中國好人”“戰鬥英雄好妻子”等榮譽稱號,她就是李玉枝。

英雄的妻子也是英雄,她用半世紀的守護為英雄築起溫暖的家 新聞 第1張

麥賢得在為客人沏茶

為英雄築起溫暖的家

當指針撥回到半個多世紀以前的1965年8月6日,一場海戰正在打響。當時麥賢得是611號護衛艇的機電兵,當他在搶修意外停車的後坐主機時,不幸被彈片擊中右前額,在腦漿溢出的情況下,他仍堅持戰鬥,以驚人的毅力頑強奮戰3個小時,直到戰爭勝利。他因此受到毛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被國防部授予“戰鬥英雄”的榮譽稱號。

此次戰役後,麥賢得傷勢嚴重,經過數次手術,終於撿回一條命來,但由於腦漿流失過多,語言中樞和記憶功能受到了極大的破壞,並留下了外傷性癲癇。

經過治療的麥賢得回到部隊,此時他的終身大事成為眾多領導關心的問題。在經過慎重考慮後,組織替麥賢得向李玉枝拋出愛的綉球。當時麥賢得是寫在書本、報紙上的英雄,突然讓李玉枝去陪伴照顧英雄的一生,她心裡還是很忐忑,經過慎重的考慮之後,她決定先見一面。

“第一次見老麥的時候,就覺得他高高的個子,長相白白凈凈的,很是帥氣。當時他正在跟戰友打乒乓球,雖然他技不如人輸了球,但是他那股不服輸的勁兒深深打動了我。”第一次“非正式”見面的場景李玉枝至今記憶猶新。

“我們當時正式見面是在招待所,當時他坐在牀的一頭,我坐在另一頭,我問他最近身體怎麼樣,他回答‘吃藥’,我問他最近在忙什麼,他回答‘種菜’。”雖然第一次的正式見面沒有過多的聊些什麼,但是麥賢得的淳樸善良更加堅定了李玉枝關心照顧麥老一輩子的心。

1972年的六月一號,他們舉辦了簡單的婚禮,婚禮上沒有“喜”字,沒有紅花,只買了幾斤糖。麥賢得那天很興奮,唱了《沙家浜》中的一段,李玉枝則唱起了:“共產黨員時刻聽從黨召喚,專揀重任挑在肩……”她是這麼唱的,也是這麼做的。

英雄的妻子也是英雄,她用半世紀的守護為英雄築起溫暖的家 新聞 第2張

麥賢得和妻子李玉枝

婚後的麥賢得病情並不穩定,他脾氣暴躁、易怒,為此李玉枝沒少受氣。

記得新婚後不久,因為一些瑣事,麥賢得沒有控制住自己的脾氣,動手打了李玉枝。當時李玉枝滿腹委屈,她是家中弟妹敬重的長姐,是父母疼愛的女兒,從來沒有被人這樣打過,而此時神智恢復正常的麥賢得也知道錯了,看着委屈的妻子,他臉頰微微顫動,眼含熱淚的向妻子微微點點頭。李玉枝明白,丈夫是因為生病才會這樣,正常狀態下是絕對不會動手打她的。李玉枝說:“我們一起生活這麼多年,我只見他流過兩次眼淚,這是第一次。”

多年來,她用自己的包容和愛感化着老英雄,即使在文革期間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她依然不離不棄。在麥賢得萎靡不振的時候,她說:“我們要想得開,要相信黨是偉大、光榮、正確的,會給你一個公正的說法,天大的事情我頂起來,我們共渡難關。”這是麥賢得第二次含着眼淚向她點點頭。

在物資匱乏的年代,李玉枝也沒有忘記為老英雄補身體,她在當時住的小院前開墾了土地,種菜、養雞、養鴿子、養兔子……當時兔子抱窩的時候,麥賢得很感興趣,蹲在地上畫兔子,李玉枝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她先是拿孩子們的本子給麥賢得寫寫畫畫,後來又到書店買字帖。“老麥真的是非常有毅力,練字的時候經常一站一上午,醫生也說,練字有助於老麥病情的康復。”李玉枝說道。

英雄的妻子也是英雄,她用半世紀的守護為英雄築起溫暖的家 新聞 第3張

麥賢得的書法作品

為英雄和子女架起溝通的橋樑

麥賢得始終保持着軍人的作風,孩子寫作業頭太低要批評,東西沒有放整齊也要批評……麥賢得的批評非常簡單粗暴,久而久之,兒女心生怨言。李玉枝經常向兒女們講述麥賢得在“八·六”海戰中的英雄事跡,同時努力以更多的母愛去溫暖兒女的心,告訴他們父親是愛他們的,只是父親由於腦部重傷,有時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容易動怒發脾氣,這些並不是父親的本性,希望兒女能理解父親。

李玉枝常常耐心地跟麥老講道理,讓他學會控制情緒。還買來一些兒女需要的生活、學習用品以丈夫的名義送給他們,使兒女感受到父親的關愛,感受到家庭親情的溫暖。兒女與父親之間的感情,就在李玉枝的調和下不斷地融洽起來。

現在兒女都有了自己幸福的家庭,他們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都很勤奮也很努力,李玉枝覺得特別放心也很欣慰。

英雄的妻子也是英雄,她用半世紀的守護為英雄築起溫暖的家 新聞 第4張

麥賢得全家福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嫁給麥賢得的時候李玉枝是個花季少女,在將近半世紀的陪伴中,他們都成了彼此最重要的人。在一次中央電視臺的節目綵排中,主持人倪萍問他:“這麼多年你是怎麼過來的?”麥賢得回答說:“感謝黨,感謝人民,感謝部隊領導對我的關懷……”最後加了一句,“還有我的家屬李玉枝。”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讓站在一旁的李玉枝頓時淚流滿面,他知道麥賢得的心裡裝着她。

“從那之後,老麥就知道給我買東西了,去商場裏看到好東西就要買給我。有一次我們一起看到一條裙子打折,老麥非讓我買一條,我不好意思穿裙子,拗不過老麥就選了一條黑色的,但是老麥嫌顏色不好看,最後換成了一條寶藍色,那條裙子也沒穿幾次,現在還在衣櫃裏放着。”說起這些的時候,李玉枝的臉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在2012年的時候,麥賢得因病再次入院,醫生幾次下了病危通知書,李玉枝曾一度以為老麥要離開她了,但她沒有放棄,經過醫生的努力和李玉枝無微不至的照顧,一次次的把麥賢得從死亡線拉了回來。可麥賢得的病情剛穩定不久,李玉枝就倒下了,經檢查,她患有嚴重的心臟病,需要做手術。李玉枝做手術的時候,麥賢得整整兩天沒有見到自己的妻子,脾氣變得異常暴躁,生氣,不吃藥,不吃飯。第二天,麥賢得身邊無可奈何的公務員給李玉枝打電話,希望她能過來一趟,李玉枝不顧自己剛做完手術虛弱的身體,一步一挪的走到了兩百米外麥賢得的病房,見到妻子的麥賢得激動的像個孩子。

麥賢得的奇蹟是李玉枝創造的

為了更好地照顧丈夫,李玉枝把一本本醫葯書籍由新翻到舊,她也每天記錄老麥的情緒和身體變化情況。如今,她早已學會了“察言觀色”:聞到丈夫口中有異味,便知道他上火了,要煲湯煮涼茶,多加蔬菜和水果;看到他情緒煩躁,便知道他頭部不適,要盡量分散他的注意力。

據記者瞭解,麥賢得每天要服用六七種葯,最多時達十多種,每天吃三次,四十多年的時間裏,李玉枝總是細心地分好葯片,準備好溫開水,端到丈夫面前。

如今,不止在書法方面,麥賢得在養花上也是一把好手,走進麥賢得、李玉枝夫婦家的院子,你會感覺自己走進了一個小花園,各種各樣的花草鬱鬱蔥蔥,為這個家增添生氣。

英雄的妻子也是英雄,她用半世紀的守護為英雄築起溫暖的家 新聞 第5張

麥賢得家中的綠植

麥賢得現在的精神狀態非常好,這與他妻子的照顧是分不開的,可以說,沒有李玉枝就沒有麥賢得的今天,連醫學專家都說,李玉枝創造了醫學護理史上的奇蹟。愛情是什麼?在李玉枝這裏,愛情不是卿卿我我,愛情不是花前月下,愛情是幾十年如一日的包容、理解和照顧。愛情的力量有多偉大?麥賢得現在的狀態或許就是最好的答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