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北市信義區,有個興建已久的住宅建築總是引人矚目,因為其造型特殊,有如一片扭曲的廢紙,以雙股螺旋的方式停駐在地面上。這浮誇的造型總是引人好奇,畢竟該案不只面積大又位處要地,而更令人好奇的則是它的單價。不久後各種消息就從媒體傳出,該浮誇建築的單戶售價可能高達20億,這高價不只令人驚訝,而更令人難以想像的是這樣的浮誇建築的名字,竟也是個看似雅緻實為惡俗的「陶朱隱園」。

▲▼陶朱隱園,豪宅,房市,房地產,住宅區,信義計畫區,臺北市信義區。(圖/中工提供)

▲北市信義區建案「陶朱隱園」。(圖/中工提供)

春秋楚人范蠡,又名陶朱公,因其經商致富而被後人奉為財神爺。換言之「陶朱隱園」的意思就是財神爺所隱居的庭園,那怕取了個「隱」字,卻仍使用了財神與金錢意涵的陶朱二字。又其建築所處的地點和惡俗的造型,只怕全與「隱園」沒半毛錢關係。若我們由其建案名稱意涵,輔以信義區地點和其浮誇造型,更適合這建案的名字該是「財神寶地」,只是這名字俗得令暴發戶們也難以接受罷了,哪怕其實在語言本質上相去無幾。

不過認真說起來「陶朱隱園」還算是個有用心的建案名稱,建商還知道以典故出發,並且再加上「隱」字增加其低調性,雖然配上那造型和地點根本成了笑話,但這名稱確實該予以建商一些鼓勵,又或者說比起臺灣其他建案的名稱,只怕「陶朱隱園」成了最為風尚和有水準的名稱了。

用字詞有公式 反映炫富心態

臺灣有錢人泰半沒文化,哪怕受了教育和文化課程,其本質還是脫離不了想要證明自己有錢的暴發戶心態。因此許多中高價位的建案中,就會出現許多與皇家或是富豪相關的字眼,像是帝、天、璽、鼎、御、大、皇、豪、貴、尊、爵、寶、龍,近幾年暴發戶們同時想要假裝有文化,於是就配上如翠、玉、苑、尚、富、雅、文、華、品、綬、藏這些字詞。

有時候將這些字詞混搭,就可得到諸多建案的名字,如「豪品鼎綬」、「御藏大尊」、「華品皇苑」、「帝雅文藏」、「龍爵大苑」。而有些想要強調自家優秀地段的建案,則會加上地區的名稱,如「忠孝翠」、「敦南華綬」、「中山鼎」、「仁愛文御」、「和平大苑」等等深只差沒把地址寫在名稱上的建案名字。至於再有文化一點的建商,則是再輔以各種富奢居所的別稱,像是居、境、園、院、莊、都等詞加上去,於是「御華居」、「翠尊山莊」、「文華苑」等名稱。

▲▼             。(圖/翻攝自赫裏翁官網)

▲北市大直建案「赫裏翁」廣告文案為「總裁城堡」。(圖/翻攝自赫裏翁官網)

說起來這些中上價位的建商還算得上有良心,因為當臺灣有錢人的消費文化就是希望訴求自己的成功時,這些建商提供這些有著財富標籤和文化表象意義的建案,也算是反映了臺灣有錢人的低落文化水準。

當你知道大直有間價格接近億元的建案,主打的廣告行銷文案竟然是「總裁城堡」、「名流商圈」和「巴洛克花園」時,是個稍微有文化的人就都能理解,對於臺灣大多數的有錢人心中,所謂的成功就是要住進一間有著粗劣且不考究的巴洛克風住宅,並且享受著所謂總裁級的待遇,樓上樓下都是哪個集團總裁或是電視上的大明星,然後走在泳池畔自拍,盡可能高調的炫耀自身所處的豪奢生活環境。如果這是臺灣人對於有錢和成功的想像,那真的只代表臺灣的文化底蘊還遠遠不足。

諧音KUSO惡俗 缺乏本土認同

更悲慘的是低價位建案的名稱,簡直說明瞭臺灣人的自卑性格,各式各樣的外國地名和名人都成了建案名稱,「香榭麗舍」、「托斯卡尼」、「波爾多」、「清景哲」、「巴黎水岸」、「紐約紐約」、「久石讓」、「木村拓宅」、「新宿』、「六本木」等名字已經呈現出臺灣人對自己文化絲毫沒有認同感的悲哀,這種悲哀竟然要靠外國的地名來襯託自家的高度,這是何等的悲哀。

更遑論那些靠著諧音惡趣味來命名的建案「金城舞」、「美樂地」、「桂崙美」、「中島美家」。這種最為惡俗又文化匱乏的建商代表就是甲山林建設公司,而且這句話經得起檢驗,他們家也擔得起這個美名。

▲▼金城舞建案影音業配。(圖/記者宋良義攝)

▲新北建案「金城舞」取自明星諧音。(圖/記者宋良義攝)

臺灣許多建商總是喜愛將自身的商品包裝成是成功的象徵,似乎你如果要證明自己在人世間的財富和成就,你就必須要購買這間房子。所以在這套邏輯下,每個建商都喜愛稱呼自己的建案是豪宅。但仔細想想,怎樣的房子才擔得起豪宅二字?我想一間豪宅的價值,並不只是用價格和金額高低來衡量的,其建築、內涵品味甚至其歷史價值也應該是列入考量的一部分。

臺灣人有錢的速度太快,對於文化的耕耘遠遠不足。有人說三代看穿、四代看喫,但以臺灣的水準來說,富裕的年代也尚不足兩代,因此對於這樣的臺灣人來說單純的金錢可被視為是成功的象徵,也是很合理的事情。對於真正富有數代的人家來說,他們是不需要也沒有必要向他人證明自己的財富的,因為錢財對他們來說就像是空氣,完全不是甚麼需要煩憂或擔心之價值。房子對他們來說是家族向下紮根的基業,而不是向他人炫富的工具。

我們總是可以在當代的日本戲劇或漫畫中看到,主角們認識了某個同學或是朋友,某次因緣巧合下他邀請了主角一行人到家中小敘,於是意外的發現這名同學其實出身不凡,落腳在精華區某個低調的大宅院。平時這棟房子因為上面沒有具名也沒有浮誇的裝飾品,所以人人不會覺得哪裡顯眼。而當進入之後,卻也沒有發現哪個令人覺得顯眼的物品。反倒是看得出這宅院歷經時日,內部藏書眾多,並且主人收藏的仍是以各類文物藝品為主,鮮少穿著甚麼豪奢名牌。真正讓人折服的,反而是主人在宅中所顯現的不凡氣息。

真正的富人和豪宅該擁有的特質,應是後漢崔瑗的座右銘「在涅貴不緇,曖曖內含光」最能詮釋其本質。其意涵在當代的解釋應為,在日漸墮落的世道而保有自身高潔,同時收斂張狂氣息,應以內涵充實為本,不刻意追求表面的浮華絢麗。

建商發展20年 深諳買家喜好

臺灣營建業在這20年間的蓬勃發展,無論是建造或是銷售,他們都有著十足的經驗,知道消費者喜愛的樣貌是甚麼。所以當你前往某間自稱是大樓豪宅的代銷中心時,那些訓練有素的業務員總是會拿起他們被教導的文本,開始談起整棟建築所請的設計師是來自哪個更文明的國家,所用的哪些材料是從國外進口而來,大廳的石材又是怎樣珍貴和稀有,工人們花了多少心思在處理那些細節和紋理。還有意無意談起了已經購買的住戶中,有哪些政商名流或大明星,但同時還要稱說自家公司在意客人隱私,絕不會透漏買家有誰,但其實早已在自己刻意給予的線索當中洩漏了隱私,並期許眼前可能的買家因想要攀高結貴的心態而購買。

真正的豪宅也不會是這種高調、浮誇的建案。臺北市中的豪宅絕對不會是那些大樓住宅,而是那些隱藏在精華地段附近幽靜地帶的某棟透天建築。這種建築可能是某個事業有成的人買下,在不誇耀自身財富的前提下,將其型塑為家族的基業。而真正的稱得上豪宅的也多半遠離喧鬧的市中心,陽明山上的宅邸不但身處自然環境之中,又具隱蔽性和私密性,不但擁有清幽的生活方式,而離市中心的距離也不過短短一小時,那纔是真正豪宅的位置,而且多半並沒有甚麼浮誇的裝飾和惡俗的造型。

追求表面成功 以為躋身名流

臺灣人對於財富的想像太過粗淺了,多數人認為只要賺得了幾個錢,買了間惡俗但價格頂天的房子,自己就算是半個名流雅紳。許多臺灣人總認為自己追求成功,卻從沒有想過自己所追求的是成功所帶來的附加價值,像是金銀財寶、富貴家園、神仙美眷等價值,都並沒有辦法代表「成功」二字。成功真正的意涵是精神上的,無論是在經濟、文化、社會甚至是歷史上的卓越皆然,而真正成功的人,並不會停步在一間浮誇且惡俗的建築上,更不可能將其視為家族基業的開端。

好文推薦

子迂的蠹酸齋/姚文智在打什麼如意算盤

子迂的蠹酸齋/從蔣銅像潑漆 談左翼激進臺獨

子迂的蠹酸齋/行政院發言人是幹啥的?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作者子迂,冷血無情,文字中充滿偏見歧視的打字工作者,經營《子迂的蠹酸齋》部落格與臉書粉絲專頁。本文轉載自《子迂的蠹酸齋》臉書粉絲專頁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mail protected]

https://21furu.blogspot.com/2018/08/blog-post.html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