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下廚的人都希望能擁有一個夢想中的廚房

廚房是每個家庭裡最重要的所在從早晨沖泡的第一杯咖啡開始,到一家人圍聚在一起的晚餐時光,煮婦煮夫們花在廚房裡的時間,可以說佔了家庭生活的很大一部分。

與先生結婚後所居住的家,是建商已經配好裝潢的實品屋,廚房是很規矩的設計,一字型的大理石檯面,做好做滿的白色烤漆門板吊櫃,耐操好清洗的玻璃背板,以及國產品牌的抽油煙機,雙口爐,和一臺吊掛式的洗碗機,非常標準的臺灣家庭廚房配置,對於幾乎每天下廚的我來說,沒有特別可挑剔的地方,但偶爾還是在準備料理的時候犯滴咕,如果工作檯面能再寬一點就好了,水槽能再大一點就好了,抽油煙機能給力一點就好了!

 IMG_E1357.JPG

改裝前,為一般家庭中常見的廚房配置

第一次和先生討論到廚房的改裝,是邀請公婆來家裡晚餐時,煎魚的油煙味一直排不掉,搞得家裡烏煙瘴氣,連帶破壞了用餐的品質。與先生經過討論是否該更換油機的同時,突然一個念頭,為甚麼不把廚房換成自家的不銹鋼產品呢? 我們平時就喜歡網路搜尋國內外一些漂亮的廚房設計,也很喜歡看居家裝潢改造的電視節目,討論有了共識,開始更認真地收集圖片和想法,希望能打造出獨一無二,美觀又兼具實用性,夢想中的廚房。

 

傳統吊櫃與全開放層架的革命

 

分析舊廚房的配置,我發現上方的吊櫃,左邊兩格是為了把抽油煙機的風管遮住而做的門片,並沒有收納的功能,中間兩格都是存放一些平時用不到的碗盤,乾貨,雜物等,必須承認,一年之間拿出來使用的次數真的屈指可數,而右邊的兩格櫥櫃下方裝了一臺烘碗機,上方的空間因為太高了,所以基本上也是存放平時用不太到的東西,仔細想想,這些吊櫃裡存放的物品,真的是平時用不到,還是用不到又捨不得丟棄呢?”

 

 IMG_E1361.JPG IMG_E1359.JPG   

抽油煙機旁的櫥櫃因為角度詭異收納實用性不高

 

IMG_E1358.JPG IMG_1355.JPG   
平常用不到的杯子與保溫杯、碗盤和雜物堆放在高處,而烘碗機佔去了大部分的空間

因此在新廚房的設計裡,我們決定把上方的吊櫃全部改成開放式的層板架,鎖上一些吊桿和磁吸工具,用平常收集的玻璃瓶罐等容器做收納,不但充分使用牆面的空間,也有漂亮的展示效果。

 22.jpg  

全開放式的層板架,捨棄常常放到過期或忘記的雜物們,只擺放經常使用的物品

IMG_E1748.JPG  IMG_E1752.JPG  

料理必用的調味品往上放,需要用時再拿取即可,而平時喜愛的茶葉罐們,整齊排放後不但拿取方便,也有裝飾的效果

 IMG_E1745.JPG IMG_E1746.JPG  

將餐巾紙架、刀具和鍋鏟等利用掛桿和磁吸工具,陳列在牆面上,將牆面的空間利用到最大

22.jpg IMG_E1356.JPG  

前後對比,開放層架將讓檯面不再堆積雜物,整個廚房的空間更開闊明亮,視覺上也更為活潑

 

水槽空間的釋放

許多婆婆媽媽在規劃廚房時,都會要求一定要有個大容量水槽,和良好的排水功能,但市面的水槽百百種,到底該如何選擇? 舊廚房的水槽尺寸其實不算小,但是水槽的盤面和後方分隔出來的小空間(應該是拿來放菜瓜布和清潔用品的),對我來說不但佔去了一部分的水槽空間,而且更容易藏污納垢,成為難以清洗的死角。因此在水槽的選擇上,先生推薦了達榮的RT訂製手工水槽,不但容量超大,檯面上鎖水龍頭和濾水器的空間也沒有減少,反而將水槽可使用的空間放到最大,四角內側的圓角處理不易卡水垢,在清潔上更為容易,當然也有許多人喜歡水槽兩側或後方有廚餘桶跟清潔盒的設計,手工訂製水槽都可以依個人喜好和使用習慣來做選擇搭配。

 IMG_1369.JPG IMG_E1429.JPG  

舊廚房的水槽尺寸為78cm*49cm,實際測試可擺放一個33cm中華炒鍋 + 一個30cm平底煎鍋 

IMG_E1673.JPG IMG_E1666.JPG   

新水槽尺寸為79.5cm *49cm尺寸與舊水槽相差不多,但實際可用空間卻更大,再多放一個20cm小湯鍋仍綽綽有餘

 

不銹鋼檯面的使用迷思

舊廚房原來安裝的是黑色滿天星大理石檯面,除了耐熱耐磨以外,最大的優點就是髒了看不出來(),即使在每次料理完畢後盡量保持乾燥整潔,但每日使用的頻率最高的檯面,多少還是累積一些水漬油垢等,而大理石檯面在長時間使用之後,若沒有勤勞的保養,表面還是必須靠機器打磨才能恢復原來的光亮,當然要換成不銹鋼檯面的最大原因,除了支持自家產品外,不銹鋼檯面耐熱、耐磨、耐酸以及抗菌效果也比其他材質的檯面來的優秀,一般認為不銹鋼檯面在使用上會容易產生刮痕或是容易產生表面浮銹等,其實只要在平日使用正確的清潔保養方式,不銹鋼檯面是非常耐用的。

 IMG_E1370.JPG  

舊檯面在長時間使用後,污垢已深入石材毛細孔,即使每日清潔依舊失去原本光亮表面

S__3080199.jpg  

而不銹鋼檯面即使有水漬汙垢或刮傷,只要使用專用菜瓜布和一般清潔劑刷洗,便可恢復美麗的紋路

 

櫃體的空間魔術

傳統的廚具桶身皆為木板釘製,再加上烤漆或是實木的門片成為系統櫥櫃,而我們的新廚具是全開放架的概念,由達榮訂製的不銹鋼骨架,中間保留的抽屜櫃則搭配木紋門板,最後將不銹鋼檯面和水槽固定而成。

 

不銹鋼骨架完成照,兩側皆為開放空間,只保留了中間的三層抽屜櫃

一般國產的廚具廠商都會將廚具的桶身寬度設定為60公分,我們的舊廚房也不例外,先生強力建議我將寬度改為65公分,一開始我很擔心,因為家裡的廚房空間真的不大,深怕狹長型的走道,又少了5公分是否會影響行走? 等到櫃體實際定位後,才放下心來,多了5公分對整個空間來說並沒有太明顯的感受變窄,但是多了5公分的工作檯面卻很明顯變大許多,下方的抽屜和櫥櫃等收納空間也多出了5公分的深度!

 IMG_1735.JPG  

檯面寬度由60cm增加為65cm,檯面工作空間寬廣許多,下方的儲物空間也連帶增加

IMG_E1366.JPG S__3080201.jpg  

爐臺下方的擺放鍋具的網籃一樣沒有缺少,有發現甚至多了一層嗎?

 IMG_E1759.JPG  

爐臺下方多了一層抽屜,可以擺放香料以及刀具等雜物,這個多出來的收納空間真是意外的大驚喜

IMG_E1364.JPG IMG_E1763.JPG  

中間的三層抽屜,收納空間沒有變少,碗盤反而還可以疊的比較高

 IMG_E1363.JPG IMG_E1678.JPG  

原來的水槽下方,有外露的水槽底部,已用木紋板包起來,醜醜的水管也用漂亮的活動式不銹鋼U型罩遮擋

該藏的藏好了,可利用的收納空間也更加明確

 

保留該有的瓶罐抽,與爐子下方的鍋具收納空間

 

開放式廚房的新思維

由於社會環境的改變,傳統的大家庭已漸漸走向小家庭模式,加上食安風暴後,國人對於飲食更加要求少鹽少油的健康料理模式,廚房的設計理念也與以往大不相同,除了實用性之外,營造出舒適的空間氣氛更是現代人所追求的。

現在許多年輕人都喜歡開放式的廚房,但覺得好像要房子夠大,要住豪宅才適合,又擔心臺灣的衛生環境與料理方式是否適合,比如說開放的層架是否容易囤積灰塵? 會不會孳生蟑螂? 沒有櫥櫃的儲物空間真的足夠嗎? 這些問題也是我一開始所煩惱的,但實際改裝使用之後,其實若是經常下廚又愛乾淨的人,平常使用完順手擦拭,灰塵較不會累積,而開放式的空間裡不會堆積不必要的雜物,所以小強也沒有太多生存的空間,儲物空間也沒有減少,反而讓你去蕪存菁後只保留最需要和最喜歡的物品。我個人認為如何能讓廚房的空間獲得最有效的利用,又同時保留美觀和獨特性纔是最重要,當然美醜與好壞是很主觀的,每個人對廚房的需求也不同,但這一次的改造對我和先生而言,都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我們想證明一般的小家庭,也可以擁有夢想中好看又實用的開放式廚房!

 IMG_E1720.JPG  

水槽、不銹鋼檯面與開放架由達榮不銹鋼訂製,木紋門片由HOLZ禾子家居提供,層板與掛件為自行選購

收看改裝影片 : https://youtu.be/CyVGKUVAoYA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