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上午,“健康中國·幸福職工健康科普巡講”在北京平谷教工休養院舉行。活動中,中華預防醫學會婦女保健分會主任委員王臨虹教授做了“婦女兩癌綜合防控”主題講座,對宮頸癌的預防方法進行了講解。

  王臨虹教授

  宮頸癌是唯一病因明確的癌症

  做好篩查可遏制宮頸癌苗頭

  保健時報記者 楚超

  宮頸癌和乳腺癌並稱爲“婦女兩癌”,宮頸癌是生育年齡女性第二大常見惡性腫瘤,僅次於乳腺癌。然而可喜的是,與其他癌症相比,宮頸癌是唯一病因明確的癌症。據臨牀研究統計,約98%的宮頸癌都與HPV(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相關,確切說是與高危型HPV持續感染相關。

  性行爲是HPV感染重要途徑

  “HPV感染不一定是宮頸癌。”中華預防醫學會婦女保健分會主任委員王臨虹教授介紹說,HPV分爲高危型和低危型,只有高危型HPV持續感染纔可引發宮頸癌。其中我國HPV16和18型在子宮頸鱗癌中的累計比例分別達到76.6%和84.5%。通俗地說,16和18型是高危型HPV當中與宮頸癌關係最密切、“作案嫌疑”最大的。

  除了宮頸癌之外,高危型HPV還與外陰癌、陰道癌、肛門癌、陰莖癌及癌前病變有關。而低危型HPV感染一般會引起生殖器疣、皮膚疣以及兒童複發性呼吸道乳頭瘤病等。這些疾病大多離不開隱私部位,所以可以很直觀地看出,性行爲是HPV感染的重要途徑。

  有統計指出,單一性伴的人HPV感染率不到20%,而5個以上性伴的人HPV感染率可達到70%以上。

  另外,早婚、早育、多產、多次人工流產以及胎兒娩出對宮頸造成損傷(見於多產),致使抵抗力下降,同樣會提升HPV的感染機率。

  從感染到癌有個“四部曲”

  目前我國HPV的感染率,城市爲13.8%,農村爲14.6%。感染率看起來雖然不低,但大可放心的是,80%~90%的女性一生中都感染過HPV,但超過90%的感染會在1~2年通過自身的免疫系統而清除。只有少數情況下,高危型HPV持續感染纔會引發宮頸病變,進而導致宮頸癌。

  早期HPV感染會引起宮頸上皮內瘤變(CIN),它是與宮頸浸潤癌密切相關的癌前病變。CIN分爲Ⅰ、Ⅱ、Ⅲ共三級,級別越高,感染越嚴重,可發生逆轉、康復的可能性就越小,到了第四步就是宮頸癌了。

  “持續性的HPV感染會造成細胞改變。早期絕大多數感染可以被清除,特別是在CIN低級別、低度宮頸炎症時期。但到了中度或重度,只有一部分會逆轉,剩下的會持續感染,最終形成浸潤癌,即宮頸癌。”王臨虹說。

  定期篩查可有效遏制癌前病變

  “由於宮頸容易暴露,所以也最容易對宮頸細胞是否有異常進行檢查,從而及時干預。但目前我國20歲以上女性的宮頸癌篩查率不到30%。過去沒有HPV疫苗(宮頸癌疫苗)的時候,只要做好定期篩查,比如2~3年一次,在這期間足以發現異常情況,進行科學、規範的處理,不讓它變成宮頸癌。”王臨虹說。

  宮頸癌及癌前病變早期一般無明顯症狀,所以要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我國宮頸癌篩查年齡和流程如下: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 / 編輯 || 楚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