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雜談]MWC2019大會上,諾基亞發佈了旗下的五攝手機Nokia 9 PureView,三顆黑白攝像頭加兩顆彩色攝像頭的超強搭配,加上信仰級的蔡司認證,難道說手機攝像頭數目多就是王道嗎?我們先從早已普及的雙攝說起,再來解讀目前在售以及即將發售的三攝手機。

百花齊放的雙攝方案

2011年正值壯年的HTC 發佈了世界上第一款雙攝手機,HTC EVO 3D,其搭載了兩顆500萬像素的彩色RGB鏡頭,其本意是想用兩顆同規格的攝像頭以及算法實現裸眼3D的效果。但由於當時的技術原因,3D效果並不如人意,同時,軟件廠商上也並沒有跟進3D類應用的開發,這一想法也隨着3D熱潮的退去而破滅。

時隔2年,HTC老驥伏櫪又推出了一款全新的雙攝手機one M8,M8採用了400萬+200萬像素的RGB鏡頭,主打人像虛化,通過雙攝來獲得景深從而實現單反相機大光圈鏡頭的虛化效果。很可惜HTC又失敗了,400萬的超低像素,並不高的畫質,將一副看似的好牌打得稀巴爛,這也間接的讓HTC跌下了安卓機皇的神壇。

雖然HTC兩次嘗試都以失敗告終,但是手機行業這個大市場永遠不會缺少先行者。正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在手機雙攝的這片汪洋大海上,依舊涌現了各種各樣的“神仙”過海,像酷派的後置RGB+RGB雙攝虛化方案,榮耀的“拼接雙攝”低像素合成多像素技術方案,奇酷360的RGB+Mono暗光成像雙攝方案,再到華爲和徠卡合作開發推出的P9,從此雙攝手機的“大航海時代”來臨,就連智能手機霸主之一的蘋果也推出了廣角+長焦的雙攝方案並於iPhone7 Plus上首次搭載。自此,手機雙攝方案也都基本確定下來,共有四種比較主流的方案組合,日後的三攝亦或者五攝都是基於雙攝的思路,兩兩組合以實現更好的拍照效果。

1.低照度增強方案:採用RGB+Mono方案,也就是常說的彩色+黑白方案。RGB彩色攝像頭負責色彩的收集,Mono攝像頭用於增強攝像頭的整體的整體的進光量。然後再通過算法將兩張照片整合在一起。該方案以華爲的手機採用爲主。

2.景深探測方案:採用兩顆像素不同但焦段相同的傳感器來進行拍攝,主攝像頭像素較高,負責拍攝整體畫面;副攝像頭像素稍低,負責記錄景深信息。二者協同工作,使成像畫面具有主體突出、背景虛化等特點。該方案由努比亞、OPPO、vivo採用爲主。

3.光學變焦方案:採用Wide+Tele的方式,也即是廣角+長焦鏡頭。廣角鏡頭爲主攝,但需要用到長焦攝像頭時通過鏡頭切換和融合算法實現光學變焦的效果。該方案以蘋果採用爲主。

4.飛行時間方案:該方案採用了一個叫TOF(Time Of Flight 飛行時間)的傳感器,通過給目標連續發送紅外光,然後用傳感器接收從物體返回的光,通過計算紅外光飛行時間得目標物體的距離,從而生成3D圖像。此方案必須搭配一個非常強大的主攝像頭或者雙攝像頭。目前採用該方案的是榮耀V20,OPPO R17 Pro(三攝)。

手機雙攝的大獲成功離不開前期某些廠商不餘遺力的試錯,離不開一直以來消費者對此的鼎力支持,更離不開手機廠商、算法公司、平臺公司以及鏡頭模組廠商的合作共贏。雖然現在看來雙攝對手機拍照效果的提升非常巨大,但隨着更爲強大的三攝襲來,雙攝最終也將成爲手機攝像頭進化歷程上的一個里程碑。三攝相比雙攝又強在哪些地方呢?接下來爲你講解,手機三攝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攝像頭數量就是王道!

進入2019年,原本嘲笑華爲Mate 20“浴霸”三攝的廠商也用上了三攝,越來越多的攝像頭數目佔據了手機背部的空間,好看整潔的佈局設計和更好的攝影效果雖有所衝突,但是不得不說,三攝真香!

雙攝雖然已經足夠人們日常使用,但如果你想有更好的光學變焦效果同時也擁有更好的成像效果,亦或者你想擁有單反相機一樣的大廣角,僅靠雙攝是無法滿足的。手機攝像頭的缺陷之一是因爲CMOS體積過小無法記錄更多的信息,所以需要通過更多的輔助鏡頭記錄信息;之二是因爲絕大部分的手機攝像頭光圈和焦距都是固定的,無法實現相機的小光圈景深效果,大光圈虛化效果,長焦廣角的效果,所以需要通過額外的攝像頭切換或組合以實現同等效果;之三長焦鏡頭是需要OIS光學防抖的,不然無法記錄清晰有效的圖像也是無用,但受限於體積目前絕大部分的手機長焦鏡頭只能實現2X或者3X的光學變焦。這三個原因,也成就瞭如今的三攝手機,不管噱頭還是遷就,只要能拍出好照片就是好手機。

基於之前雙攝的四種方案,目前三攝方案也有四種主要的方案:

1.主攝+超廣角+長焦,目前以華爲mate 20 系列和三星S10系列(S10E不包括)爲代表,主攝記錄平常的影像信息,超廣角顧名思義就是一個攝像角度非常大的鏡頭,長焦鏡頭切換成2X的但又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區別在於主攝部分上,華爲Mate20 Pro主攝採用的是華爲、索尼及芬研共同研發超兩年的IMX 600 ,4000萬像素,尺寸爲1/1.73″,底大堪比卡片相機。

而三星S10系列採用的是三星自研的智能可變光圈,共有兩個光圈值F1.5和F2.4,智能可變光圈和多幀合成可讓更多光線進入,滿足暗光下景物曝光拍攝需求。兩者主攝各有優勢,配合差不多的超廣鏡頭和長焦鏡頭,目前都是手機行業的拍照標杆。同樣,爲了更好的拍攝效果,在三星S10 5G超皇帝版上,三星將目前的拍攝方案再度進化,四攝的銀河超級戰艦讓人驚歎不已。

2.主攝+超廣角+虛化,目前採用該方案的手機是iQOO手機,還有同屬他的同門師兄弟vivo X27。iQOO手機採用一顆F1.79光圈,1/2.55底的主攝,搭配一個虛化鏡頭承擔拍攝時的虛化效果,最後選擇一個超廣角鏡頭承擔高達120°的壯闊大片、記錄更多信息的效果,讓手機真正成爲記錄生活的利器。

3.主攝+長焦+虛化,目前該方案以三星A8s 採用爲主,主攝使用F1.7的大光圈可以獲取更多的光線,得到一個比較好的成像,同時輔以虛化鏡頭能拍出媲美單反級別的虛化效果,受限於體積,最後一個攝像頭可以選擇長焦或者超廣,但是超廣對於日常來說和主攝的廣角有部分衝突,長焦鏡頭更爲的實用,能保證更遠焦距的成像效果。但如果有可能,爲什麼不全都要呢?所以三星給出了四攝的A9s,全都有。

4.主攝+夜視+TOF,這種解決方案目前採用的機型十分稀少,僅有vivo NEX 雙屏版所採用。在NEX 雙屏版上,採用了vivo調教成熟的索尼IMX 363傳感器作爲主攝,爲了進一步提高NEX 雙屏版的夜拍能力,vivo加入了一顆獨立的夜拍鏡頭,以此搭配十分輕鬆地提高了NEX 雙屏版的夜拍性能;最後,vivo將TOF鏡頭也加入到攝像頭模塊中,除了日常承擔3D人像識別的功能外,在拍照時TOF的加入,也讓美顏、美體的功能得到了進一步的進化。

通過以上這四種三攝方案及其真實的拍照效果,大家可以清晰的認知到未來手機的天下一定是屬於三攝的。在技術還未到位之前,手機攝像頭只能以數量取得勝利,用某種特定攝像頭來獲取特定的拍照效果,比如當用戶想拍一個宏偉風光的時候,可以通過超廣攝像頭拍出類似單反的廣角鏡頭效果,底不夠大,鏡頭來湊;當用戶想拍出人像虛化的時候,可以通過虛化鏡頭模擬出類似單反大光圈鏡頭的效果;當用戶想拍出長焦壓縮空間的效果時,可以通過長焦鏡頭和算法模擬出類似單反長焦鏡頭的效果…當然,以目前的技術水平來說,三攝似乎還並不是手機攝像頭數目的天花板。技術在進步,需求在增加,隨之增加的也只能是攝像頭數目。

里程碑級別的潛望式長焦攝像頭

目前手機能實現的長焦變焦,最多也就是支持到3X級別的無損數碼變焦,再想往上實現更高的變焦,要麼是以犧牲畫質爲代價,要麼是以犧牲拍照體驗爲代價。但好在,OPPO早在很久以前就在攻克這個難題,當然,也會有其他的廠商在偷偷的研發試圖攻克這個問題。如果關注數碼的朋友一定知道在一年前的MWC2018大會上,OPPO就發佈了第一代的潛望式長焦鏡頭,但是最終並沒有走向量產之路。而在MWC2019大會上,OPPO終於推出了其第二代潛望式鏡頭,可以實現10X的混合光學變焦,並且OPPO也將於4月10日發佈真正搭載此項長焦鏡頭的手機——OPPO Reno。

千萬不要以爲OPPO要翻身成爲手機攝影的霸主了,一個人玩不如兩個人玩。在4月10日即將在國內發佈的華爲P30 Pro上,我們也有望見到來自華爲的潛望式長焦鏡頭。至此,手機的長焦鏡頭纔算真正的到了一個里程碑時代。

而日後的三攝相機採用的方案應該是以主攝+超廣+長焦這一配置爲主,其中長焦鏡頭更多搭載的是潛望式長焦鏡頭,加上OIS光學防抖,屆時將會對手機攝影擁有一個巨大的提升。在2019年,三攝的戰爭,即將拉開,而參賽選手,絕對不止P30 Pro和OPPO Reno,在兩位先行者加入接力式全覆蓋三攝方案後,誰又將加入到這場戰爭中呢?是vivo NEX?還是說今年9月份發佈的新一代iPhone?

結語

在目前已經掀起的三攝大戰,目前已經愈演愈烈,在各個廠商爭先鬥法之時,得益的還是消費者本身:在手機影像技術良性競爭的當下,新技術層出不窮,讓消費者靠着小小的手機,拍出了以前只能依靠單反相機才能做出的照片效果。三攝不會是結束,只會是開始,在三攝發展到達瓶頸時,到底廠商又會將觸手伸向哪裏呢?是提高用戶體驗?還是說繼續增加攝像頭數量?這一切,只有未來才能給我們解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