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福部疾病管制署公布,双北在昨天分别新增了一例登革热病例,为今年台湾第12例登革热病例,其中,有高达11例皆发生在双北,颠覆以往「南多北少」的现象。由于登革热的潜伏期为2周,而新北的防蚊作战也已持续达1个月,若是下周再有新病例出现,卫福部将把登革热列入「疫情失控」等级。

 

设置蚊帐

 

由于目前没有特效药物可以治疗登革热,民众要防治登革热最有效的方式便是清掉积水,并在家中装设纱窗和纱门等防护,以及在阴暗处设置捕蚊灯。另外,睡在蚊帐中也可以有效防止被病媒蚊叮咬。如果有感染登革热的患者出现,则务必听从医师的嘱咐,多休息、多喝水,并适时服用退烧药,若是患者有好好遵循医师的疗程,则可将原本20%的死亡率降至1%。

 

定期巡检

 

由于登革热是一种「社区病」、「环境病」,病媒蚊并没有特定的叮咬对象,因此,民众在巡视自家屋内的同时,也要留心室外的公共区域。散播登革热的病媒蚊是埃及斑蚊及白线斑蚊,这两种蚊子皆喜欢在白天的阴暗处吸血,民众可经常巡检家中的地下室,及野外的树林等阴暗处。另外,也可在社区进行病媒蚊的密度调查,监测病媒蚊密度,以及发现社区的孳生源所在,以利孳生源清除工作。

 

倒掉积水

 

将室内暂时用不到的水缸、塑胶桶、废弃轮胎、花瓶底座、空罐等容器中的积水倒放,室外的排水沟、屋簷、树洞等地也皆是容易积水的地方,应彻底清除积水,并尽力保持干燥。一般需要盛水的容器如花瓶,每周需至少倒水一次,清洗时也要记得刷洗内壁,以便去除虫卵,其它用不到但容易积水的容器,则可以交给清洁队或者环保局处理。

 

穿著浅色衣服

 

到户外或是蚊虫较多的地方,除了可以穿著浅色长袖衣裤来预防外,也可以在皮肤裸露处喷洒防蚊药品,以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膜预防蚊虫叮咬。另外,防蚊药品的DEET浓度与药效并无直接关系,而是与药效的持续时间相关,一般来说,较高浓度的DEET防蚊药品可以提供较持久的防蚊保护。若是民众流很多汗,或者发现蚊子开始在自身周边盘旋,便可再补擦一次。

 

(首图取自卫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官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