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簡述:小張這幾年來便一直陷於這樣的痛苦之中,二十三歲的他竊藏女性乳罩、褲頭等物品已有三年,並曾兩次因偷竊時被抓獲而受處分。當他最近又一次潛入女浴室偷女性貼身用品而被派出所扣留時,單位領導開始考慮他是否病態,遂介紹他前來諮詢。

醫生和氣地接待了他,對他的病症和處境表示同情和理解,取得他的信任後詳細詢問了包括他的家庭背景和早期經驗在內的各種有關情況。

小張出生於工人家庭,父親因工作常不在家,夫妻間及父子間缺乏情感交流。其父嗜酒如命,性格粗魯,脾氣暴躁,在家時常與小張母親爭吵,動輒打罵妻子。小張自幼膽小畏縮、執拗、內向。九歲時其父母離異。小張憎恨父親,依戀母親,願意和女孩一起玩耍,並由於其少年老成的關心體貼常博得女孩的好感。十二歲時,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看到姐姐裸體洗澡及之後穿內衣(褲頭、乳罩)躺在牀上,當時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性衝動。此後常回想此情景,並伴有手淫。高一時與一女生開始戀愛,感情甚篤,以致發生多次性關係。相愛三年後女方家長棒打鴛鴦,女方被迫嫁給他人。小張為此心情苦悶,借酒澆愁,酒後常拿出女友的內衣褲(乳罩、褲頭)撫摸,同時手淫,手淫時常結合情景回想與女友同居時的感覺,並達到性高潮而射精。

一次,他從女工宿舍樓旁路過,看到曬在外面的女性內衣內褲,心中突然產生一種衝動,迅速上前偷取了兩條女三角褲,隨即有一種緊張而又滿足的感覺。從此,每當他路過這幢樓時,就不由自主地尋找曬著的女性內衣內褲。一旦看見就極度緊張,心跳加快,大腦中想法極為模糊,只想取走這些短褲、胸罩、月經帶等。拿到後心滿意足,要是拿不到就非常焦慮,緊張不安,不可剋制地到處搜索,就像被磁鐵吸住一樣。有時他上商店去購買這類物品,有時則直接鑽進女更衣室,女浴室去竊取。他自知行為醜陋,無顏面世,也曾下決心痛改前非,寫過許多自我警告的誓言,但每當慾念發作時,又身不由已,不能自制。而事後又往往陷入悔恨、自責的深深痛苦之中。

一、什麼是戀物癖?

物癖指在強烈的性慾望與性興奮的驅使下,反覆收集異性使用的物品。所戀物品均為直接與異性身體接觸的東西,如乳罩、內褲等,撫摸嗅聞這類物品伴以手淫,或在性交時由自己或要求性對象持此物品,可獲得性滿足(即所戀物體成為性刺激的重要來源或獲得性滿足的基本條件)。對刺激生殖器官的性器具的愛好不屬戀物症。

二、如何預防戀物癖的產生?

雖然在醫學上目前仍未能最終確切找到"戀物癖"的發病原因,但是通過臨牀案例分析不難發現"戀物癖"的形成與其成長經歷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因此,作為家長應該學會如何預防孩子出現"戀物癖"。對此,專家何日輝有著以下建議:

1.處理好戀母情結的轉化

對於戀物癖等性偏好障礙的防治要從幼兒開始,尤其是處理好3~5歲時幼兒戀母情結的轉化。比如母親一方面不要過於溺愛男孩,另外在孩子面前強化對父親優良品質的認可,否則如果過度溺愛而又在面前指責孩子父親的不是,會阻礙男孩將對母親的依戀轉換為對父親的認同。

2.避免不良的性刺激

母親在男孩3歲以後不宜與他同牀共眠,不要在孩子面前穿著內衣,不要玩弄男孩的性器官,夫妻親密行為尤其是性生活要避免讓孩子看到。

3.及時正確的性教育

在不同年齡階段要根據孩子的心理特點進行及時正確的性教育,引導他們正確認識兩性生理和心理的差異,消除對異性的過分神祕感。對異性的好感或愛慕甚至早戀不要一味地打壓而要合理地引導。

4.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

要高度重視家庭環境對幼兒人格的影響。鼓勵孩子努力學習,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培養良好的個性品質,如開朗大方、勇敢自信等。

5.減輕孩子的壓力

父母除了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和學業以外,更要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形成親密的親子關係,並學會幫助孩子減輕各種壓力。比如,不要在學業方面給孩子過多的壓力,孩子在學校犯錯誤不要一味地指責甚至打罵,而要先給予安慰保護孩子,減輕他們的壓力,回到家裡後再詳細瞭解情況,給予恰當地處理。

三、戀物癖的常用治療方法:

525心理網醫生在瞭解小張的有關情況後,採取了認知領悟療法、暗示療法、厭惡療法、脫敏療法等多種療法對他進行了協同治療。

1、認知領悟療法

治療過程中,醫生通過讓小張回憶敘述幼年的生活條件和癥狀產生髮展的原因、過程及具體內容,幫助他分析發病根源,分析其幼時生活事件與日後行為的關係,給他講解正常性心理發育過程,使其認識、領悟到竊藏女性貼身用品,以此手淫獲取性樂高潮而不伴有任何性接觸的意志和行為系性心境,是其父親粗魯、蠻橫的教育方式所致。特別在兒童期偷看姐姐浴後裸體的好奇心理、求快心理未得到滿足的性慾望,被潛抑在無意識中留下痕跡,青春萌動時戀愛並多次發生性關係,使久被壓抑的性慾得以釋放,但對方家長的堅決反對終於使有情人難成眷屬。這種成年後由於客觀阻攔導致的心理和性的挫折,使其增高了的性興奮不得不另尋出路,以過時的幼兒方式表現出來,以求得宣洩和滿足,這是一種變態的性生活。它的實質就是兒童的性生活,是用幼年方式排除成年人的心理困難和滿足成年人的性慾。它和成年人的身份是不相稱的,是幼稚的、不符合成年人的思維邏輯規律的情感和行動。

通過醫生的詳細分析和解釋,小張瞭解了正常性心理與變態心理之間的區別,並意識到性愛關係只能發生在人與人之間,戀物是一種變態與不成熟的性心理表現,是成年人採取了兒童的性樂方式,是十分幼稚和愚蠢的。

2.暗示療法

由於因竊藏女性貼身物品而被審查處分,在單位以及親朋好友之間造成了惡劣影響,小張產生了強烈的自卑感,情緒低落,心境惡劣,為此而酗酒,醉後戀物慾念更加強烈。事後更自卑自責,感到無地自容,伴有失眠、焦慮煩燥。鑒於此點,故給予小劑量的氯丙咪嗪和阿普唑,告知小張說此葯對戀物癖有治療作用,在心理治療的前提下,服用此葯可取得更好的療效。小張服用後,睡眠果然有了改善,緊張恐懼心理逐漸消失,情緒也有好轉,這更堅定了他治好自身病症的信心。

3.厭惡療法

醫生告訴小張,每當產生戀物意念時,就儘可能地去回想過去由於戀物受到的責備、唾罵和處分,聯想將來對個人前途、家庭及後代的影響。當小張第四次來諮詢時,他告訴醫生說,他已經把家中竊藏的所有女性用品全燒了,下定決心要告別過去。他說,現在見到女性貼身用品時,意念還偶有出現,但通過厭惡聯想已能控制自己的行為了。

4.脫敏療法

自第三次諮詢開始,醫生要求小張經常到商店賣女性用品的地方轉一轉,每週三次。以使他能逐步在面對這引起物品時控制自己的意念,戰勝自我。

開始,小張表示自己一到櫃檯面前就臉紅心跳,非常緊張,想看又不敢看,深怕自己做丟人的舉動。這種時候,他就按著醫生教給他的方法提醒自己,喜戀女性用品是以兒童方式來滿足性需要,是幼稚的,自己已經二十多歲了,怎麼還可以去幹這些孩童行為呢。這樣一想,心裡就平靜多了,慢慢地也敢坦然地看著櫃檯上的物品而無異樣心思。

在經過兩個多月共六次諮詢後,小張的戀物癥狀已全部消失,半年後他來看望大夫時顯得容光煥發,告訴醫生說治療後再沒出現以前的慾念及想法,現已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之中。

歡迎搜索微信公眾號:「525心理網」關注我們!更多精彩內容與您分享!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