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腎臟病的治療中,有幾種藥物很受臨牀大夫的青睞,不僅是因爲它們療效明確,還因爲它們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用着放心。其中某些藥物的適應症頗爲廣泛,幾乎能稱爲“萬能藥”了。今天介紹一下這些藥物。

  1.普利/沙坦

  從上世紀50年代的糖皮質激素和60年代的環磷酰胺後,腎素-血管緊張素抑制劑也就是普利和沙坦類藥物幾乎是應用於腎病臨牀治療最成功的藥物了。

  普利/沙坦通常可以降低20%左右的尿蛋白,血管條件不太差的患者可以增加劑量,多數腎病患者應用2-4倍劑量,降低尿蛋白效果更明顯。在降低尿蛋白的同時還可以降低血壓,伴有高血壓的蛋白尿患者受益更大。

  普利和沙坦類藥物的適應症非常廣泛,除腎動脈狹窄、高血鉀和懷孕的患者外,有蛋白尿的患者均建議使用。

  2.螺內酯

  螺內酯是一種利尿劑,對於沒有水腫的腎病患者來講,它的另一個身份——鹽皮質激素受體拮抗劑,更能表示出它的降蛋白作用。螺內酯可以阻斷醛固酮鹽皮質激素受體腎小球內高壓腎小球硬化腎衰竭這條通路,從而降低尿蛋白、保護腎功能。

  螺內酯的適應症也非常廣泛,除低血壓、高鉀血癥、腎病4-5期(血肌酐442以上)的患者外,各種蛋白尿患者均可考慮使用。

  3.碳酸氫鈉

  腎小管受損後,腎臟重吸收功能下降,碳酸氫根丟失,血液趨向於酸性,可導致酸中毒。此時二氧化碳結合力會很低。碳酸氫鈉是最常用的鹼劑,可以改善酸中毒,延緩腎功能下降。

  不止是腎衰竭後發生酸中毒的患者,腎炎、腎病綜合徵患者服用碳酸氫鈉也可降低病情進展的風險。

  此外,用於治療伴有高脂血症患者的他汀類藥物,以及免疫抑制劑治療效果不理想後可考慮的利妥昔單抗等,也可以有效降低尿蛋白,副作用也較小,患者的反饋都不錯。不過適應症沒那麼廣泛,有必要使用的患者不是太多。

  還有效果明顯的各種激素和免疫抑制劑,副作用較大;副作用小的蟲草等中成藥,效果不明確。使用它們時需權衡利弊,把控好適應症,這裏不再贅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