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法本法碩複試經驗

第一部分:相關情況介紹

1.我的情況:

初試成績366分,英語72,政治74,法學基礎109,法學綜合111,排名95。

複試成績80,複試排名第2(第一名81分),最後初試成績與複試成績摺合75.24,排名24,錄取於北大全日製法本法碩。

本科就讀於中國政法大學,四年裏除卻課本外沒有讀過很多專著,2019年同時通過法考。英語六級水平。

2.北大複試概況:

北大法本法碩複試只有筆試,並無面試,所以是相對公平的,這也為諸多非名校同學提供了衝擊北大的機會。複試總成績為100分,其中聽力十分,專業課九十分。聽力的考查方式為在一大段聽力材料中(近兩年均為對話類,與法律英語有關)挖去十個空,每空一分。專業課則以主觀題的形式考察,但去年和今年的考察側重點不同,去年重基礎,今年較側重於寫作能力、邏輯分析與知識之間的靈活運用與融會貫通,就需要較為深厚的學術功底。

但北大法碩的排名是全日制與非全日制一起的,所以進複試時也是一起的。按照1:1.2的比例來看,2019年進複試的有140人左右,其中全日制錄取30人。我猜報非全日制的人並不多,所以全日制的競爭非常激烈,但這換個角度想想,對於初試低分同學來說,也是一個非常棒的機會,只要有進複試的機會,那我們每一個人就都有逆襲的可能。

最終成績滿分為100分,複試成績佔總成績的30%,最終成績=初試成績/5??70%+複試成績??30%,根據這樣的計算方法,我們可以看出複試一分是可以抵初試兩分的,所以複試成績性價比非常高,認真準備複試絕對血賺。

第二部分:複試準備期間需要注意的地方

距複試結束已經過了一個多月,至今想起複試準備期間仍覺不易,所以在寫考試經驗前,還想寫下幾點提醒來年報考諸位,提醒大家少走彎路,複習做到穩與準。

1.初試之後保持學習狀態:在初試結束之後,可以給自己一段放鬆時間,但建議不要太長,或者在這段放鬆時間裡,也給自己安排一些較為輕鬆的學習任務,比如說一天看三十頁書啊,或者看看指導案例,背背單詞,這些方面的學習都是潛移默化的,會默默的提高自己的學術水平。而且在經過長時間的放鬆後,再進入一個相對緊張的學習狀態其實是比較困難的。像我就是放鬆時間太長,導致開始準備複試時進入狀態不易,花了一週左右才徹底收回心。所以希望大家能一直保持較好的學習狀態,這樣到了複試後期也不會太累。

2.儘早開始準備複試:如果大家有把握能夠進入複試,希望大家開始的時間能夠早一些,把功夫用在平時,否則最後衝刺會很疲憊,心態也容易崩。我初試考完之後,並沒有對答案(因為覺得這是一個不愉快的過程....)所以直到成績出來,我才意識到自己要開始準備複試了,但也不知道從何抓起,整個複試階段就非常慌忙。所以還是希望大家能夠對一下答案,預估自己的分數,再比較往年的分數線,分析自己能否進入複試,如果能的話就儘早做準備,早讀幾本老師們的專著(比如北大很出名的請求權基礎等)絕對有益無害的,如果不能的話,也早些開始做各方面的準備,不要讓拖延症拖垮了自己的前程。

3.關於複試輔導班:對於信息蒐集能力較差的同學(比如我)建議報名複試輔導班。我是在朋友的安利之下報了P大考研邦(應該也叫京成法碩)這個機構,當時是有兩種班,一種是保錄班,一種是語音班,我當時由於自己第一年考研,未考慮過調劑到非全日制,便選擇了語音班。我個人的第一感覺是非常實惠的,價錢並不高,但提供的資料都很良心,我在一整個複試準備階段除卻王澤鑒老師的請求權基礎和法考書以外,基本上依賴的專業課資料就只有P大考研邦提供的複試一本通。

4.專註:在複試準備階段不要讓與考研無關的事情影響自己,該放下的就放下,把自己投入到一個只有知識的世界裡。

5.保持良好心態:在漫長的備考階段,相信每一個人心態都崩過,這就需要身邊朋友的陪伴與鼓勵或者自己的努力調節。每個人都有自己排遣壓力的方式,這方面我就不多說了,但一定要調節好,可以說在心態不好的情況下,無論什麼考試,都不會有特別好的結果的。我在複試準備階段壓力也非常大,時常給自己做心理建設,努力接受最差的結果並做了相關的打算。但我比較好的一點是我在大部分時間裡還是覺得自己可以考上的(這可能就是傳說中的盲目自信),而且我考試的時候並不緊張(因為接受了所有的結果吧),所以我覺得我最後獲得被錄取的結果與自己的心態關係很大,也希望大家在做完相關心理建設之後,仍然保持自信。

第三部分:如何準備

(一)準備時間

我是2.18返京的,在處理完畢業論文(我到現在也不懂為什麼我們學校畢業論文定稿這麼早,所以大家還是要早點開始,千萬別拖延!)和一些私人事情之後,從3.1才開始正式準備複試。然後每日的生活安排是:六點起牀,6:30開始學習,6:30—9:00學英語,9:00—9:50看刑法,9:50–10:10喫早飯,10:10—12:50商法,12:50—1:30喫午飯和午休,1:30—6:00民法,7:00–9:00商法,9:00—10:30民訴。其實我這個時間安排的是比較亂的,如果大家有更好的學習習慣與安排還是建議大家使用自己的。但一定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相應的時間安排,比較巧妙的學習,該舍的捨去,該細挖的就認真鑽研一下。像我雖然刑法一直比較差勁,但給刑法留的時間一直不多,因為我覺得法碩裏的刑法側重點還是在基礎,不太會考出學說類題目,那既然不考學說類,就只有案例和一些重要的名詞解釋,分點的簡答和熱點話題結合相關知識的論述,有了大致的判斷就能夠進行資料的甄別與選擇了。民商法永遠都是重點學科吧,不論在哪個學校,而且民法理論難度很大,北大又自成一派使用請求權方法,與我的本科學校是不同的,所以我留給民法的時間多一些,且2018年的法碩複試中民法考察的題型是案例題與簡答題。所以我的複試準備方向一直都是請求權基礎(包括看書和聽輔導班的課)和基礎知識。商法的話內容也非常多,且在2018年考出信託法的情況下,我覺得如果準備商分的話,難度太大,而且當時所剩時間不多,也不允許我再去看商分了,所以我把重點放在了商一和一些相對重要的商分,其實我現在回頭看覺得這一做法還是有些危險的,如果大家有時間還是盡量都去接觸一下。民訴的話,可能還是我學術功底不夠,我覺得可考主觀題的地方不多。而且畢竟是北大,考題肯定要考出水平,如果單純考論述一個非訴程序或者論述公益訴訟什麼的,我覺得考的比較低級,只能考出基礎但考不出水平,所以我準備的方向就是一些時下較熱和理論較多的點。

以上是複習時間安排與側重點方面的問題。

(二)聽力部分

英語是個下多少功夫就會收穫多少的學科,不存在學不會和學不懂。我覺得英語歸根到底仍然是辭彙量的問題,籠統來說應考就是多練多背多聽。我每日的英語學習時間在兩個小時左右,用半個小時背初試準備期間自己積累的生詞(不認識的,不熟的英語單詞,我統歸為生詞)與P大考研邦提供的法律英語單詞,然後用一個半小時練習聽力。我大學前三年裏基本上沒有學過英語,高考英語的聽力成績也不計入總分,所以我那個時候的聽力基礎是比較差勁的。對於一些英語聽力不錯的同學來說,就可以不用往下看這部分了。但是對於和我情況一樣的,可以看一下,再結合自己的情況找到提高的高效方法,但我的也不一定都是正確的奧。我當時用的是每日英語聽力這個app,最初聽的是法律英語900句,這個直接在app上搜就可以找到,這個聽力相對來說速度較慢,比較容易聽清,所以我只聽了兩遍,在弄懂句子的意思之後,摘錄了相關的生詞補充到了前面提到的法律英語單詞後面,後期將這兩類結合起來一起背的。所以對我來說,法律英語900句並未仔細鑽研,但聽說上屆很多考高分的師兄師姐都將法律英語900句默寫了五六遍,所以說多練還是非常管用的,如果大家有時間可以反覆。我的聽力水平的提高其實主要是得益於複試輔導班提供的老託福聽力精選93篇(所以對於信息蒐集能力差的同學,報個班多重要啊!!!)這個也可以在每日英語聽力上找到聽力材料。我是將這個列印出來,在每天的休息時間用黑筆塗去一些我覺得難度較高,有可能考的詞(比如一些單複數的區分,時態區分和一些容易混淆的詞),然後第二天再去聽三遍,填寫塗去的詞(完全模擬複試時的要求),但說實話我覺得我自己從頭聽到尾之後,聽力並沒有得到多大的提高,但肯定是進步了一些的。所以我覺得對於開始的早的同學來說,初期可以這樣練習先培養一種感覺。等到後期的時候,也就是距複試還有一週的時候,我改變了一下自己的方法。我選了其中幾篇,因為我自認為自己的拼寫不會產生大問題,所以我沒有下筆寫,只是它說一句,我腦子裡再複述一遍,聽不清的不懂的就多聽幾遍,實在聽不懂再去看它究竟是寫的什麼。這個比較省時,也能提高聽力,但在時間充裕的情況下,還是希望大家能夠下筆寫,其實就是進行精聽。還有就是我認為音標知識也比較重要,因為在我複試時,聽力的十個空,我沒有一個是有把握的,因為很多都是根據我聽到的發音結合音標拼寫出來的,所以我覺得辭彙量與音標的學習真滴很重要奧。

(三)專業課部分

1.刑法:複試準備階段裏,我又看了一遍六脈神劍裏的刑法部分,再把基礎打牢了一些。刑法的特性就是這樣,也不需要背很多,都是理解,再說有本科四年的積累與法考的補充,大家的刑法基礎肯定都沒什麼問題的,再熟悉一下就好了。除此之外,我重點看了一下刑總部分,因為總則部分可考主觀題的地方還是多一些,比如說刑法的基本原則,共同犯罪,犯罪中止,違法阻卻事由等。我認為不必去鑽研比較深的理論,一是因為法本法碩的小方向裏是沒有刑法方向的,二是因為法碩考察的內容一般來說也不會太難的。還有就是自己分析了一些複試一本通裏的案例,用來練手,又記憶了一些複試一本通裏的學說,我記得主要有共同犯罪的,都不難但寫上試卷絕對很加分。

2.民法:從2018年考題來看,我分析考察重點仍然在請求權基礎,但沒想到2019年最後考的實際是一道法條分析。這個師姐在進行複試輔導時,有講過分析方法,所以也不算難。大家找到原題可以看出是一道外商投資法的法條,這個法很新,提醒大家要關注新頒布的法律,可以關注一些公眾號,平常進行積累。至於我的準備的話,我是在三月裏看了兩遍請求權基礎這本書,然後又結合複試輔導的課做了幾道題之後,才大致瞭解了相關的套路。然後基礎知識方面用了老鍾法考的二輪書,這個選擇一是因為熟悉(畢竟法考剛用過)二是因為側重實務的考點,老鍾還是講的比較全的。所以這本老鍾講民法我又看了一遍。最後又背了三遍複試一本通裏關於民法的內容,記憶了複試一本通裏關於民法題的作答方法。

3.商法:商法我用的資料仍然是複試一本通裏的商法筆記和複試輔導班後續補充的一些內容。基礎知識的回憶則依賴於鄢夢萱老師的二輪法考視頻課,我聽了公司法部分,又看了一遍書回憶了一下商分。我個人認為考查保險法、票據法等部門法的幾率不大,但破產法、證券法、信託法較為重點,大家可以多瞭解這幾個部門法方向的內容。總之,由於初試內容並沒有商法,所以在商法方面建議大家一是儘早開始,二是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資料,畢竟去看專著的時間肯定是不夠的嘛。最後複試的題目即公司章程的外部效力,其實在複試一本通的商法筆記裏也是有提及的。

4.民訴:如果沒時間看專著的話,那民訴看戴鵬老師應該大家都沒什麼疑問,戴鵬老師確實講的非常好,無論是理論還是實務。所以民訴方面我只看了戴鵬老師的法考二輪視頻課,鞏固了一下相關的知識點,並沒有特殊記憶什麼內容,好像是最輕鬆的一個學科。

(四)考題分析

從去年和今年的考題來看,北大很顯然不再執著於基礎知識點的考查,而是更傾向於寫作能力、學術功底與邏輯思維能力的綜合考察。今年四道論述題,其中刑法和民訴考察的知識點與2018年是完全相同的,且刑法的正當防衛本來也就是這幾年的社會熱點,這個我們應該注意到。題型的變化要求我們做到:一、學會答大題,比如論述題的格式等,雖然論述的核心仍在基礎知識,但能進入複試的同學基礎知識肯定都是不差的,這就要求我們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和各個知識點之間的互通。二、關注社會熱點,多看案例評析與法條分析。三、重視真題,我確實也沒想到今年的複試會出現同去年一樣的考點,還好平時的基礎救我一命。

第四部分 結語

感覺這全篇彷彿都在安利複試一本通這本書,但我沒有收錢的真心的講這本書確實對我幫助很大。至於是否報班本來就是見仁見智的問題,如果手邊有合適的複習資料且蒐集能力不錯的同學,可以再考慮。本身知識都是一樣的,資料選擇只是巧不巧的問題,更重要還在於個人。天道酬勤吧,考研本來就是艱難的過程,一步一步踏實走下去都可能沒有好結果,更別提弔兒郎當的準備呢。運氣這回事是有的,天賦也是存在的,但如果你不努力的話,時間就會把你的天賦和運氣偷偷收走奧。希望這篇文章能給大家提供幫助,更希望來年我們能在北大相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