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的貨幣政策工具之公開市場操作

來自專欄支付技術那些事2 人贊了文章

央行向市場放水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買賣」,一種是「借貸」,今天講講怎麼通過「買賣」來調控資金。

公開市場

這個市場指的是銀行間的交易市場,交易的是什麼,錢。

當某些銀行的今年的收益比較多,資金富裕,而有一些銀行資金出現短缺時,尤其是到了央行的存款準備金補繳時,會進行同行的拆借。當然,拆借可不是免費的,要支付利息的。

參與的銀行比較多時就形成了市場。

這個時候市場就處於沒有監管的狀態,利率隨時根據市場在變,資金的流轉得不到控制,這是央行不想看到的結果。

此時,央行也會參與公開市場,利用龐大的資金優勢,調控拆借的利率,從而有效的控制資金規模。

公開市場操作

當公開市場中,如果利率太高,說明市場很缺錢,此時央行就會降低利率,從而讓銀行直接從央行獲取資金,讓市場上的錢多起來。

如果市場利率比較低是,央行會從市場回籠資金,讓市場上的錢少一些。

調控的過程就叫做公開市場操作。

操作的兩種手段

每週二、週四,央行一般都會進行公開市場操作,目前最主要的是回購操作。 回購操作分為正回購和逆回購。

所謂正回購,就是央行通過把國債等債券資產,賣給銀行,當然了,會事先約好在未來的某個時間把債券買回來。這個過程,銀行需要支付資金,從而控制銀行手裡的資金,控制流通中的錢。

而,逆回購,就是上述操作反過來,銀行向央行變賣資金,借錢。

所以可以簡單的理解,逆回購=央行放水, 正回購=央行縮緊資金。

逆回購一般時間很短,2013年央行推出來了一個超短期逆回購-SLO,屬於超短期的逆回購,期限為1-6天。

其實美國的加息和咱們的公開市場操作還是比較相似的,以後可以說一下。

-----如果喜歡,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支付技術那些事(fin-tech-share)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