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英烈,忠魂永傳承。4月4日上午,來自長沙、湘潭、株洲、衡陽、嶽陽、永州等六地的民革黨員、衡陽市各民主黨派成員、衡陽市部分中小學生及社會各界人士共1000餘人齊聚南嶽忠烈祠,祭奠民族抗戰英烈。

  春雨綿綿,南嶽衡山香爐峯下的忠烈祠松柏掩映,鮮花簇擁。大家手持黃菊花列隊拾級而上,懷着無比崇敬的心情齊聚忠烈祠享堂。伴隨着高昂的旋律,社會各界人士齊聲高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遙憶當年,九州烽煙,東瀛強盜,蝦侵龍淵……”湖南省政協原副主席、民革湖南省委原主委劉曉帶領40名民革黨員集體誦讀祭文,深沉而抑揚頓挫的聲音在忠烈祠迴盪,彷彿將人們帶回了七十多年前那段浸透了血與火的烽火歲月。上香、敬獻花籃。全體參祭人員面向“中國抗日陣亡將士總神位”鞠躬默哀,並依次獻上黃菊花,表達對抗戰英烈的深切哀思和無限敬意。

  冒雨前來祭奠的王先生說:“我們將永遠銘記在抗日戰爭中英勇戰鬥、爲國捐軀的烈士,繼承和發揚先烈們光榮的革命傳統,把對先烈的沉痛緬懷之情轉化爲前進的不竭動力。”

  衡陽市政協副主席、民革衡陽市委主委謝肅呼籲將南嶽忠烈祠建設爲國家級抗日烈士祭祀地, 每年春、秋兩季在南嶽忠烈祠舉行祭祀活動。

  民革湖南省委副主委、省司法廳副廳長傅莉娟說,紀念英雄,就是要弘揚他們高尚的愛國主義情操,把抗戰精神轉化爲建設富饒幸福美麗新湖南的磅礴動力,建設和完善一個可供後人敬仰的精神家園。

  青山有幸埋忠骨。據悉,南嶽忠烈祠作爲國內唯一祠奉“抗日陣亡將士總神位”的國家級大型烈士陵園,每年清明時節,都會有數以萬計的中小學生、將士後裔及社會各界人士前來拜謁、參觀、祭奠和憑弔。

  通訊員 文蘭 陳美瓊 瀟湘晨報記者馬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