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揭牌儀式。(圖/記者陳韋帆攝)

▲財政部要盤點財源,提出「有感」政策,讓民眾可以享受稅收超徵紅利。(圖/記者陳韋帆攝)

財經中心/臺北報導

針對總統蔡英文表示釋出將推動「還利於民」、「經濟紅利」的措施,讓民眾優先分享經濟成長紅利。財政部指出,在不舉債前提下推動相關措施,落實總統「經濟紅利方案」。

103年超徵1,088億元,104年超徵1,878億元,創歷年新高,105年超徵1,278億元,超徵規模「頗鉅」。稅收連續四年超徵,去年起民間「還稅於民」的聲浪也不斷,面對此起彼落要求「還稅於民」的聲音。

財政部在公佈11月稅收情形,11月的實徵淨額為2,066億元,累計1至11月稅收實徵淨額為2兆259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352億元,佔全年預算數的98.4%。財政部表示,如果12月的稅收有1,000億元的話,就會比預算數多約600億元。財政部在回應還稅於民上表示,預算數是估計數,決算數為依法執行結果。由於預算籌編至執行完畢,期間受經濟景氣變動或稅制調整等影響,決算數較預算數增加或減少,為預算執行可能結果。

近4年度中央政府稅課收入決算數雖高於預算數,各該年度仍須舉債,如將高於預算數之稅款退回民眾,退稅利益由當代民眾享受,債務由下一世代民眾承擔,恐生世代公平疑慮。不過,由於蔡英文已經對外表示,要讓釋出經濟紅利讓民眾有感,財政部表示,行政院近期將協調各部會研擬具體「經濟紅利方案」,財政部也將盤點可動用的各項財源,並在不舉債前提下落實總統要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