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去年的清明節,我帶着4歲多的大亨去給一位故人掃墓。

這位故人是我以前的同事,還曾經跟小寶寶時期的大亨玩過舉高高。曾經一起並肩戰鬥過的戰友,一起喝酒擼串的好哥們,如今陰陽兩隔,心中不免悲傷。

於是很難得的,我跟大亨聊到了生死。

人爲什麼會死

大亨:王叔叔爲什麼會死?

我:王叔叔得了很嚴重的病,醫生也沒有治好。

大亨:也有醫生治不好的病嗎?

我:當病來的時候,我們的身體就會跟病打架,醫生會幫助我們,如果我們打贏了,病就沒了。

大亨:嗯!

我:但我們並不是總能贏,如果病打贏了...

大亨:那人就死了。

關於生死,很多爸媽都會刻意迴避,彷彿說出來就犯了某種忌諱。其實對於3、4歲的孩子來說,他們只是對於死亡充滿好奇。如果我們只是一味地迴避話題,只會帶給孩子負面的效果。

人死了會上天堂麼?

大亨:媽媽,你不是說人死了就沒了麼?那爲什麼還要來掃墓?

我:問得好!因爲活着的人會相信,對着墓碑說話,死去的人就能在天上聽見了。

大亨:其實並不是真的,對吧?

我:呃,確實不是真的。只是因爲我們都不願意相信人死了就真的沒了。

大亨:反正就不是真的嘛。

我:是的你贏了……

人們如何解釋死亡,不同的文化和宗教都有自己美好的願望,我們願意相信XX會上天堂,他會一直保佑我們的。

但孩子會對死後昇天這件事一臉問號。

孩子理解不了成年人對死神的敬畏,也無需用超現實的解釋給他們徒增困擾。

我們都會死麼?

回家的路上,大亨隱隱有些擔憂地問:所以媽媽你也會死嗎?

我:是的,每個人都會死。

大亨:我也會死麼?

我:嗯,你也跑不了。

大亨:那冰冰(我們家的狗)也會死麼?

我:是啊,冰冰現在已經8歲了,他可能再過幾年,大概你上學的時候就會死。

大亨:他能不能活20歲?

我:有可能啊,我聽說過有的狗能活到20歲呢。

大亨:那他能不能活到100歲?

我:那它可能沒希望了。

大亨吸了口氣,彷彿下定決心般地對我說:那媽媽你還有希望啊!

這話讓我啼笑皆非,又超級感動。別看這個小傢伙平時神經大條的樣子,其實也有敏感脆弱的

我摸了摸大亨的頭,用狐狸樹繪本上面的話對他說:“每個人都將死去,但在媽媽死去之前會陪你很長很長的時間。各種回憶和愛會成就了你內心的媽媽,所以媽媽會一直活在你的心裏。”

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大亨終於體會到什麼是死亡,什麼是分離。但今天,我仍要告訴他,死亡,就意味着失去。

因爲只有看清楚死亡的樣子,我們纔會懂得珍惜,懂得什麼叫做生生不息。

2

人爲什麼會死?死了之後去哪?我也會死麼?上面三個問題基本就是學齡前的寶寶關於死亡的終極提問了。

面對這些問題,要知道,我們的回答可能就會決定孩子的世界觀呦。

來自美國的兒童生活專家Ashleigh Schopen說:你應該在死亡真的到來之前讓孩子瞭解死亡,以免被打個措手不及。讓死亡成爲我們正常談話中的一部分,這對於所有年齡段的孩子來說都有好處。

正是因爲不瞭解和困惑,才讓死亡變得越發神祕和恐怖,纔會有那麼多的孩子對死亡缺乏敬畏之心。

面對有關生死的問題,坦然面對要比避之不談好得多。

每一次悲傷,每一次挫敗,每一次痛苦都是教育的最佳契機。親人或者寵物的離世都會讓孩子陷入悲傷,這個時候是否正確的談論死亡,對孩子來說意義重大。

3

想讓孩子理解死亡,首先要了解孩子的認知特點。從心理學研究來看,孩子對死亡的認知一般會經歷這樣幾個階段:

0~3歲

無法分辨“死亡”和“分離”的差別,有強烈的“分離焦慮”。在此階段,親密和持續性的身體接觸最重要。所以,針對3歲以下的孩子,不必刻意告訴他們死亡的意義,以免對孩子造成心理陰影或其他的負面影響。

3~6歲

學齡前孩子理解的“死亡”就是躺下不動、不呼吸,他們會玩“過家家”裝死,但不能辨認“生”與“死”是無法共存的。收動畫片或故事書的影響,常認爲生命會像動畫片裏的人物一樣可以復活。還常將死亡與睡着或旅行聯繫起來,有時會害怕睡覺。

針對3~6歲,甚至更大的孩子來說,把握住“3要3不要”的大原則,才能起到讓孩子正視死亡,珍惜生命的作用。

三“要”

1、要實話實說

怕孩子接受不了,其實是我們心中接受不了。

實話實說我們會發現孩子比我們更能坦然接受,告訴孩子我們的悲傷,並讓他知道原因。

我們確實也欠孩子一個解釋,到底發生了什麼,周圍的人都陷入悲傷。用孩子可以理解的詞彙,比如“奶奶生了重病,醫生也沒有治好,她死去了。”

2、要使用“死”這個字

我們通常不願意用到死這個詞,彷彿說出口便是傷心,所以我們會說“走了、去了、睡着了、出遠門了。”但這些解釋會讓孩子非常困惑,走了什麼時候回來,睡了爲什麼不會醒,他便會陷入迷思又找不到答案。

3、要說的舒服,可以說“我不知道”

不過也沒有必要把一切解釋得清清楚楚,在死亡這件事上遇到十萬個爲什麼寶寶,我們是完全可以說“不知道”的,比如當孩子問“奶奶送去殯儀館會發生什麼?”沒必要解釋,也沒必要無所不知,如果有些細節說出來讓人非常不舒服,不知道也很好。

三“不要”

1、不要裝得若無其事

每一個人面對死亡都會悲傷,即使你不希望傳遞給孩子,也無需掩飾。要讓孩子知道,身邊的人去世悲傷是一件很正常的事。相反你的強裝鎮定纔會讓孩子疑惑:難道媽媽認爲這無所謂麼?

2、不要切換主題

有的爸媽會在孩子推門而入的瞬間突然切換話題,你以爲孩子不會察覺麼?孩子單純但是不傻啊!這樣做只會讓孩子們認爲,死亡是一個禁忌話題,大人們可以談論而我不行。這種禁忌感就會強化恐怖的氣氛,反倒不如開誠佈公,只要注意有孩子在場時的用詞和語氣就好。

3、不要禁止笑聲

我小的時候曾經因爲在奶奶的葬禮上偷笑而被我媽狠狠批評了一頓,那個時候的我完全不懂死亡的含義,也不理解成年人的儀式感。事實上,我們真的不能要求每個小孩子都能像大人一樣悲傷,爲什麼不把歡笑當作是種治癒呢?悲傷的時候見到孩子的笑臉難道不是一件讓人重新燃起希望的好事?

去年,美國前總統老布什逝世。華盛頓國家大教堂爲老布什舉行國葬儀式。小布什發表了一篇十分幽默,卻又催人淚下的悼詞。

沒有太多的悲傷,沒有絲毫的恐懼,相反卻用“迎接”這樣積極陽光的詞彙,讓我們用溫暖、平靜的角度去看待死亡與離別。

全場人哭了又笑,笑了又哭。

最後以小布什的那句“讓我們在悲痛中微笑”結束。死亡不是永久的告別,遺忘纔是。

在我們的國家,“死”這個字彷彿是種忌諱,我們小心翼翼,不敢談論太多,不談“死”似乎是一種約定俗成。

但死亡還是在那裏,不會因爲我們不去談它而不存在。

對作爲父母的我們來說,“面對死亡”這個課題也是我們自己的必修課。

學習如何面對死亡,學習如何和孩子談論死亡,很難。

我們唯有坦誠地、開放地與孩子一起討論死亡,才能讓孩子真正認識死亡,真正懂得珍惜。這遠比讓孩子自己去猜測、去懷疑有意義的多。

天的話題有些沉重,但很有必要。因爲,死亡教育跟性教育一樣重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