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經寫了一系列關於香港警察隊伍建設的文章,今天,我們聊一下香港警察的血緣。在香港警察隊伍裏,有超過30%的警察祖籍在山東,具體來說,以威海人居多。在二戰爆發之前,曾經有超過六分之一的警察都是威海人。香港距離威海非常遙遠,香港警察隊伍中爲何會有那麼多的威海人呢?其實,這與香港的特殊情況有很大的關係。

  一、香港警察隊伍中,華警數量曾經非常有限

  在清朝統治時期,香港地區僅僅是一些小漁村。但是英國人通過一系列的偵查,發現香港有成爲東方大都市的可能。通過鴉片戰爭,英國迫使清朝簽署了著名的《南京條約》,從而獲得了香港島。在剛剛獲得香港島以後,香港警察隊伍便成立了。不過,當時的警察都是從英國本土調來的,數量也很有限。隨着局勢的變化,英國一次次趁火打劫,先後獲得了九龍、新界等地區,形成了香港地區現在的行政輪廓。隨着香港地區的經濟迅速發展,很多內陸人和東南亞人進入香港討生活。由於人口數量猛增,英國不得不加大警察隊伍的人數,從印度等各個殖民地抽調警察,其中印度裔警察數量很多。但這些警察對香港地區的實際情況並不熟悉,而且語言不通,實際管理上難度很大。因此,香港警察隊伍開始招聘當地人,起初以香港本地人和廣東人爲主。

  當時,南方人相對比較瘦弱,在應對突發事件的時候,通常在體力和身高上跟不上。由於都是本地人,在那個年代出現了各種徇私舞弊的行爲。至於其他殖民地的警察,就更指望不上了。1898年,英國租用了清朝山東省的威海衛,山東大漢的高大形象給英國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英國人開始鼓勵威海和周邊地區的山東青壯年前往香港討生活。如果在家鄉能夠生活,百姓們根本不願意背井離鄉,我國百姓擁有很重的鄉土情節。但是在清朝統治的末期,山東地區出現了一系列天災,很多人都選擇外出討生活。著名的闖關東就是那個時候發生的事情,因爲,山東人願意前往香港。爲了鼓勵山東人,英國提出了高額工資、提供住房等條件。截止20世紀初期,加入香港警察隊伍的青壯年越來越多。由於基本上是舉家搬遷,香港地區的山東人逐步增多,甚至直接影響了香港的飲食風格。

  二、山東人在香港警察中,佔據了重要地位

  山東人加入香港警察隊伍以後,被稱爲魯警。由於待遇上確實不錯,華北其他地區的人們,也開始冒充山東人申請加入香港警隊。爲此,警察招聘的時候,必須考試山東話。山東人性格耿直,而且身體比較強壯,和香港、廣東等地沒有什麼關係牽扯。警察高層認爲這有利於管理,建議繼續擴大魯警的人數。到了二戰爆發之前,在香港警察隊伍中,有超過六分之一的警察都是山東人。後來在一些香港刑偵影視劇中,確實出現了香港警察本來說英語,遇到山東老鄉以後,立刻切換成山東方言的故事。作爲管理者,英國人認識到了山東人敢打敢拼的特點,因此組建警察衝鋒隊以後,衝鋒隊員幾乎清一色的山東人,偵破了一系列的重特大案件。認真的說,在維護香港地區的社會穩定中,山東籍警察流血流汗,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由於山東籍警察擁有一定的身高優勢,香港警察儀仗隊在挑選隊員的時候,也是挑選了大量的山東籍警察。例如60年代的警察儀仗隊,山東籍佔一半以上。1997年,香港迴歸祖國。當時,香港警察們有兩個選擇。第一留在香港繼續當警察,第二選擇前往英國。那個時候,絕大部分警察都選擇了留下,畢竟自己有維護治安的責任,而且大家都是炎黃子孫。目前,在香港警察隊伍中,很多警察的父親或者祖父就是當年的第一批魯警。隨着時代的變化,這些魯警的後代已經適應了香港的生活,而且認同自己是香港本地人。很多魯警的後代加入了警隊,形成了一個個的警察世家。其實,警察世家的情況在香港比較普遍。隨着國家經濟的迅速發展,內陸地區對香港的影響越來越大。在警察隊伍的一次分列式訓練中,香港警察採用了內陸的口令和中式步伐,尤其是那句“正步走。”這一系列情況,都顯示了親密關係的建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