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03

告别室堂山庄

今天早上预计要睡著饱饱的才要起床,不过另外两位室友还是天还没亮带著头灯就在整理行李,我等房间内的声音静下来后,才起床整理床铺,那时也才早上05:30AM,人老了! 真的睡不到天亮。把茶几归位,发现昨晚大学生睡的床铺没有整理,我顺道一起归位了,没想到全都收拾妥当,正要走出寝室没想到大学生正在房门口,原来他怕吵到我睡觉,把行李都搬到外头方便收拾,而我以为他早上走的匆忙,顺便把床铺顺道整理,他连忙跟我道谢,因为我不会说日文,只好勉强挤出「没问题」(日文)

 

大学生恭敬地向我行礼,并跟我告辞,我想:他要下山回京都了。我跟他挥挥手,心里想著「下回到京都,会不会有机会再跟他不期而遇? 而他会不会还记的我? 」很有想法而且努力实践想法的年轻人,由衷地佩服他。也希望他一路顺风回到家。

 

我先盥洗完,才到食堂吃早餐,这是我在室堂山庄的最后一餐。前两天遇到的长者,昨天晚餐就没看到了,早上只能默默地一个人吃完早餐,少了长者的陪伴我一样把餐点吃光光,只剩杯盘还给山庄。

IMAG4089

IMAG4091  

 

再搭车下山前,我还想多去拍拍立山,蓝色天空多了白色的云层,更增添了不少美感。

IMAG4092

IMAG4094

IMAG4095   

IMAG4098

 

 

室堂山庄干燥室

准备离开山庄前,我还要先去干燥室拿我昨晚洗的衣服,其实住在室堂山庄的两个晚上,都是洗完澡后顺便把当天的脏衣服,顺道洗完挂在干燥室里,隔天早上几乎都干了。因为所谓干燥室其实就是山庄里的柴油暖气供应室,室堂在凌晨3点到天亮这段时间,气温会下降到8度左右,在室内即使盖著被子也会觉得冷,这时山庄会自动启动中央暖气系统,室内气温会缓缓上升,所以每晚都会先被寒意给冷醒在拉条毛毯,然后又渐渐开始觉得热,把被子、毛毯踢开。

 IMAG4102  

 

这个供暖系统,是我出门之前始料未及的事,因为在台湾的山屋里从没有听说有自动暖气系统,即使在夏天攀登百岳住山屋,也要特别注意凌晨气温骤降到接近10度的保暖装备,所以在出门前,我特别为了这种状况多准备一件中层厚质御寒衣及一条压缩裤,结果没想到日本的山屋有供暖系统,在夜晚根本不需要多准备夜间保暖衣物。另外,其实每间寝室也有独立的暖气,也可以使用。就因为山庄里有暖气设备,因此换洗衣物都可以当晚就干了,只是我的嘴唇是很怕干,就因为山庄凌晨开了几个小时的暖气,两个晚上就足可以让我的嘴唇干裂,直到我回到台湾一个礼拜后才痊愈,反而要提醒跟我有同样困扰的读者,御寒衣物可以不用带太多,但是护唇膏小小一条,记得带!

 

08:40AM 室堂巴士站

时间刚过上午七点半,我就揹著行李离开室堂山庄。离开山庄前,忍不住回头看了山庄好几次,住在室堂三天两夜让我留下深刻的记忆。

IMG_9877

IMG_9887

IMG_9889

IMAG4105

IMAG4110   

 

经过玉殿涌泉,不忘再把水壶装满,下回能再喝到这股涌泉不知道是何时。

IMAG4114   

 

看著一批批山友整装上山,希望今天也是有著完美的天气,大家都能看到美丽的景致。

 IMAG4109

 

我搭乘08:40AM的高原巴士准备前往弥陀原。

IMG_9915

IMG_9918  

 

08:56AM弥陀原(Midagahara),海拔1,930M

弥陀原,是为于海拔2000M的湿地,在日文汉字用「饿鬼田」来代表,当然让我充满好奇,啥是饿鬼田?

IMAG4120

IMG_9927

  

高原巴士是由室堂到美女平,因此要在弥陀原下车的游客,一下车后巴士站的工作人员马上会走过来跟游客敲定往美女平的班车时刻,尤其是在四月、五月、八月中旬、十月上旬黑部立山的旅游旺季,预约下一个车次更加有必要,而我是九月初造访黑部立山,游客人数并不多,几乎每一班车都还会有空位,而我随口选了10:15AM班次,便走入了弥陀原步道。

 

预计停留一小时,走内圈步道只要40分钟,况且从字面上猜想此处应该是一大片平原,刚走进步道时也觉得我的理解是正确的。

 IMG_9928   

 

这果然又是自我感觉良好的想法,一路看到「饿鬼田」拼命拍照,不知不觉我错过了内圈步道该转弯的地方,直到走到步道的尽头才赫然发现,我到了外圈步道上头,赶紧拿出入山指南,查了一下弥陀原外圈步道需要多少时间? 2KM,需要1小时20分钟。这下子可好了,我预约的车次是1小时后,而我却要花1小时20分钟才能回到出发点。

IMG_9935

IMG_9936

IMG_9937   

IMG_9941

IMG_9946

 

在进退维谷之际,只能加快脚步,减少拍照时间,所谓祸不单行,就是惨事绝对不只一桩,刚刚以为步道是一整片平坦地形,在外圈步道的中后段,还有几段路有高低起伏,如果单就走步道的健行客而言,不算甚么高地起伏地形,只是今天我身上除了背包外,还背著一袋的行李袋,加上估算错时间,造成时间紧迫。

IMG_9950   

 

在步道靠近车道这一段,刚好木栈道处于维修状态,而今天正逢星期天,工人没人上班,只是日本施作木栈道的工法让我很好奇,先在施工路段架起运送轨道,木材、工具都由运送轨道输送,减少用人工搬运,这是在台湾修整步道很少见到的状况。

 IMG_9953

IMG_9954

IMG_9955  

 

还好脚程还够快在09:46AM,就走完步道,还有足够的时间到弥陀原饭店稍作休息。

IMG_9962

IMG_9964

IMAG4145  

 

在饭店大厅旁的贩卖部,我看到《日本百名山》这本书,很想买......但是全是日文,不知道何时台湾会出版中文版。回到台湾后,跟朋友提起这本书。

「那你不会买下来,看不懂日文,光看照片就很值得,.......」朋友说。

说的也是,我在日本自助旅行好像也是光看照片,就猜的到内文写甚么。

 

我在10:00AM,走出弥陀原饭店门口,天啊! 此刻大雾弥漫整个弥陀原,刚刚一小时前明明还是晴空万里,还好我全都拍完照,准备要搭车离开弥陀原,前往下一个点,美女平。

IMAG4146

IMG_9969  

 

百岳的由来
台湾高山的攀登史,始于日治时代,早期是地理探勘、科学研究加上理番需求,后来逐渐转变成为休闲活动,日本人并成立「台湾山岳会」作为推动登山运动的组织。但因为当时政治环境使然,只有日本人能够为了单纯的兴趣上高山。属于台湾人自己的登山活动,要到光复之后才慢慢兴起,日治时代的台湾山岳会后来也由台湾人接手,改名为「台湾省体育会山岳协会」。尽管推动的组织已经成立,却由于山地管制严格,经济条件也不太成熟,登山人口还是相对属于少数。

(资料来源:开始登百岳Easy Go!:一本从零开始轻松自学 循序完成登百岳入门书,王比利,脸谱出版社)


从日本百名山到台湾百岳
一九六四年日本知名的登山家兼作家深田久弥以山的品格、历史、个性以及标高一千五百公尺以上作为评选标准,选出一百座日本高山,并据此撰写出版《日本百名山》一书,本书以系统化的方式来描述日本的山岳旅行,不仅强烈影响了日本的登山界,也间接催生了日后台湾百岳的出现。
一九七○年代,在登山耆老林文安的主导下,会同蔡景璋、丁同三和邢天正等三位登山资历相仿的同伴,以日本百名山为师开始筹划台湾百岳,希望借由清楚的路线以及具体的目标提升台湾登山的风气。一九七一年,为了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台湾岳界发起首次中央山脉大纵走,长达一个月的时间跨度,让登山活动首次受到大众瞩目。隔年,林文安等四人在羊头山顶成立「百岳俱乐部」,台湾登山的百岳时代正式开始。
在评选的过程中,四人经过讨论与实地探勘,为百岳定下三项基本标准:第一、高度超过一万英呎(约等于三千公尺);第二、地图上注有山名;第三、具有三角点者优先选录。然而这些客观条件只是评选的基础,毕竟要从两百多座山峰选出一百座,实属不易,于是又加上了「奇、险、峻、秀」这些主观条件,也就等于是将山的特性也列入其中。

(资料来源:开始登百岳Easy Go!:一本从零开始轻松自学 循序完成登百岳入门书,王比利,脸谱出版社)

 

10:49AM美女平(Bijodaira),海拔977M

到了美女平,海拔高度已经下降到1000M以下,渐渐感受到夏日气息。

IMG_9974

 

在美女平駅外,有两个高大的柳杉,不少樱花妹在树下祈祷,好像与姻缘有关的神木。

 IMG_9976

 

我到美女平,当然想找美女啰! 不过整份入山指南里,只提到此处有树龄超过千年的杉树及山毛榉,压根没提到为何叫美女平。

 IMAG4189   

 

我一脚踏进美女平步道,原本以为是一处地势平缓地带,不过这回一踏进步道就是个陡下步道,我一个不小心踩空,摔了一跤,看来「望文生义」这四个字这次全都失灵,既然时间还很充裕,来做个森林浴吧!

IMG_9982

IMG_9983

 

美女平步道有如台湾中海拔的登山步道,上下起伏,不过这次我要把握中长步道的转折点,别又走到了最外圈那条步道上头。只是走在步道上头,近乎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我听不到任何鸟叫声,资料上头提到这里也是著名的赏鸟步道,为何我在步道上听不到任何声音。

IMG_0017   

IMG_0027

IMAG4196

 

回到美女平駅,我准备搭乘01:00PM登山缆车到立山駅。此刻在闸道口处有不少揹著登山背包的山友也准备下山。

 IMG_0062  

IMG_0063

 

这段的登山缆车与黑部湖到黑部平那段有点不同,美女平到立山駅这段登山车是沿著山壁下降,不是在密闭的隧道中,只是我的心情也随著海拔高度下降,也随之低落,我的黑部立山行即将到站。

 IMAG4201

  

01:07PM立山(Tateyama Sta.),海拔475M

抵达立山駅,立刻感受到外头26度的高温,比起前几天多了十几度。

IMAG4207  

IMAG4208

 

我先回到车站内部,享用这几天以来难得的午餐悠闲时光,简单的一碗乌龙面。

IMAG4206

 

前天由黑部湖换到的「黑部湖--立山駅整理券」到此用完,我先到售票口询问由立山駅到电铁富山是否需要换票,得到的答案是「不需换票,直接上车」。

IMAG4210   

IMG_0071

IMG_0074

IMG_0075  

IMAG4211

IMAG4213

IMAG4216  

IMG_0079  

 

电铁富山(Dentetsu Toyama Sta.)

我搭乘02:00PM的富山电铁列车前往七天前我抵达日本的第一站:富山市。

IMAG4220

IMG_0111

IMAG4224  

 

然而,这一刻才走完我的行程的2/3,明天我还要前往另一个也叫黑部Kurobe的地方:黑部峡谷(Kurobe Gorge)

IMAG4223

IMG_0139

室堂-富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