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正是椿芽大量上市的季節,但其味道雖美,但貪食卻可能傷身。日前,今年75歲家住重慶九龍坡區的餘大爺就因爲進食了過多的椿芽,造成亞硝酸鹽中毒,不但上吐下瀉,還引起肝臟、腎臟等多器官衰竭而住進醫院,險些丟掉了性命。專家提醒,椿芽含有很重的亞硝酸鹽,喫前要焯水,否則易硝酸鹽中毒。

  “我喫得太多了,一大盤中我喫了五分之四!” 4號上午9時,終於舒緩過來的餘大爺講述了當天進食椿芽的一些情況。原來,在3月30號,侄媳婦在椿芽樹上摘了估計有半斤的椿芽,這些椿芽比平時市面上銷售的相對葉片更大、更老,侄媳婦將摘的椿芽全部都和鴨蛋一塊烹炒,晚上他們老倆口就在侄媳婦家喫晚飯,喫時覺得味道特別香,餘大爺就將一大盤中的五分之四都喫掉了,老伴只喫了一點。在第二天上午9點多鐘時,他就出現了發抖、發冷症狀,起初以爲睡一會就會好轉,但上牀睡覺後症狀不但沒好轉,沒多久開始不停嘔吐,到下午3點許,又開始不停地拉肚子。家人發現情況不對後,立即喊急救車120將其送到了當地醫院。

  醫生通過詢問病史,結合各項生化檢查指標,初步判斷餘大爺可能是食物中毒引起的器官衰竭,必須轉入上級醫院進行進一步的治療。4月1日,老人被急救車120轉入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急救部,經過急診科、腎內科、消化科等多學科會診,診斷老人是過量進食椿芽後引起了亞硝酸鹽中毒,情況非常危急,立即轉入腎內科作進一步治療。

  “肌酐、轉氨酶、凝血功能等查血指標還在上升,尿液中的白血胞非常高,並且還有3個+的蛋白質。”在該院腎內科重症監護室,腎內科副教授陳楓在詳細查看了相關檢查,確定餘大爺的肝功能受損很厲害,不排除肝功能衰竭的問題,因爲他的轉氨酶非常高,肝細胞破壞很厲害,並且還有凝血功能異常。當即爲其用上了解毒、護肝、護腎等藥物,同時進行血液透析治療,通過血液透析機將血液中的毒素以最快的速度排放出來。

  經過4天的治療後,今天(4號)上午,余天爺的身體情況終於得到了好轉,各項身體指標慢慢在恢復,但還需再觀察一下纔可以出重症監護室。

  “每年我都要喫椿芽,沒想到今年喫了就中毒了。”餘大爺說,以前每次都喫得不多,但沒想到喫多會有這樣的風險。

  陳楓副教授提醒廣大市民,因爲椿芽中蛋白質含量高於普通蔬菜,深受廣大市民的喜愛。但它也含有較高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人體食入0.3~0.5克的亞硝酸鹽即可引起中毒,3克導致死亡。平均每公斤椿芽中嫩芽就含有30毫克以上亞硝酸鹽,老葉更是每公斤高達55-60毫克。這樣高的含量,容易使人喫椿芽時發生亞硝酸鹽中毒,甚至誘發癌症。所以,喫椿芽時要講究方法,一是不要喫太多,再就是就算平時喫的量少,也應該把椿芽在沸水中焯一下,最好再用水泡一泡,這樣至少可以除去椿芽中大部分的亞硝酸鹽,極大地提高食用的安全性。

  醫生爲餘大爺檢查

  提醒:春季這些食物小心進食

  我市市場監管部門相關人士羅女士介紹,在春季,隨着氣溫升高,市民更發生食物中毒和感染疾病,一些原本無毒或毒性很低的食品,

  也可能因爲烹飪、儲存不當、菌落繁殖等原因,變得有毒或毒性增加。下面,她列舉了幾個容易發生食物中毒的食物,市民在進食時應當注意謹慎。

  冬季醃製的酸菜、鹹菜:經過冬季儲存和春季升高,酸菜、鹹菜中亞硝酸鹽的含量增加,一次性食用過多或顏色過深的老酸菜或老鹹菜,容易引發亞硝酸鹽中毒,提醒市民一次性不要攝入過多。

  發芽土豆:土豆發芽後產生大量的龍葵素,誤食易引發食物中毒。發芽多、皮肉變色的馬鈴薯不可食用;芽較少者,可挖去芽及芽眼周圍部分,切忌不要貪圖口感脆爽,建議烹飪全熟食用。

  黴變甘蔗:黴變甘蔗含有神經毒素,易損傷人體中樞神經系統。切勿食用質地較軟,外皮無光澤,呈現褐色,出現黴點的甘蔗。

  四季豆:含皁甙和血球凝集素,如果加熱不徹底,毒素留存易導致食物中毒。

  鮮黃花菜:鮮黃花菜中含有秋水仙鹼,未熟的鮮黃花菜在容易生成二秋水仙鹼,可傷害人體胃腸道、泌尿系統。應將新鮮的黃花菜煮熟曬乾後方可食用,幹黃花菜無毒。

  不知名野菜、野菌菇:春季是出遊的好時節,不少市民會採野菜、野菌菇一嘗新鮮,但不少有毒的菌菇和無毒的菌菇外形極爲相似,如果不慎誤食,也會引發食物中毒,對身體造成傷害,建議市民謹慎摘菜、進食。

  ——END——

  上游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文翰 新橋醫院供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