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重慶市殯葬事業管理中心聯合渝北區民政局等單位主辦的“文明祭掃,平安清明”清明節大型宣傳活動在空港廣場拉開序幕。記者從渝北區民政局獲悉,該區治喪亂搭亂建的現象有所緩解,去年該類投訴減少了三分之一。

  文明祭掃活動現場

  率先推出文明治喪補貼

  “文明治喪,渝北區有實招。”重慶市殯葬事業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1月,渝北區在全市率先出臺《文明治喪廳堂費補貼方案》(簡稱《補貼方案》)。轄區居民在渝北區內合法殯儀服務機構開展治喪的居民,免除3天100平方米(含)以內的廳堂服務費。

  據瞭解,方案補貼範圍爲居住在渝北轄區範圍內,死亡後到區內合法殯儀服務機構開展治喪的渝北籍居民和在本區辦理了暫住登記或居住證的非渝北籍居民,以及死亡後在區外合法殯儀服務機構開展治喪的渝北居民。

  “根據《補貼方案》,在渝北區內合法殯儀服務機構開展治喪的居民,免除3天100平方米(含)以內的廳堂服務費,超出規定時間及面積產生的費用由居民自行承擔。”渝北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補貼程序堅持高效便捷原則,由喪事承辦人向死者戶籍所在地或常住地社區提出申請,治喪結束費用結算時,由服務機構直接免除相關費用。治喪完畢後,由渝北區財政對實施免除廳堂服務費的合法殯儀服務機構進行補貼,3天100平方米補貼1500元,100平方米以下的根據區發改委覈定的價格進行補貼。

  另外,在渝北區範圍外合法殯儀服務機構開展治喪的居民,在治喪完後30日內向死者戶籍所在地鎮街提出申請,憑相關憑證給予1500元以內治喪補貼。

  文明祭掃活動現場

  亂搭亂建治喪投訴下降

  在現場互動環節中,社工邀請社區居民參加“96000惠民政策大轉盤”、“情緒沙包”和“我與文明有個約定”等多個互動活動,提升居民對96000殯葬服務熱線的認識,增強社區居民對《渝北區惠民殯葬政策》的知曉度,降低居民對殯葬服務的誤解,提升居民對文明治喪的意識和行爲。

  “從去年開始執行治喪補貼政策以來,渝北區關於亂搭亂建的治喪投訴有了明顯下降,整體投訴下降三分之一。”渝北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該區有800多人申請殯葬補貼,共補貼了120多萬。

  “希望這個政策能引導大家文明治喪。”,渝北區人和街道居民王女士表示,前幾年,社區旁的籃球場空地上長期頻繁舉辦喪葬活動,一週至少兩次,喪葬期間,每天凌晨4點過到7點過,會不定時的放鞭炮,吹嗩吶,聲音很大,長期睡不好覺。如今,隨着文明治喪補貼政策的宣傳普及,越來越多的社區居民選擇文明治喪,擾民事件也越來越少了。

  “治喪擾民是個老大難問題,自重慶殯葬熱線96000開通以來,這類投訴一直居高不下,佔整個投訴的90%。”重慶市殯葬事業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接到市民投訴,民政部門進行勸解,但效果並不明顯。

  重慶晚報·慢新聞爆料郵箱:[email protected]

  ——END——

  上游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周小平 文/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