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娱乐顶尖自媒体 只说真话和笑话

  犀牛娱乐原创

  文|工藤编辑|夏添

  流年不利,阿里大文娱正在经历转型阵痛期。

  这几个月,关于阿里大文娱的谣言甚嚣尘上,媒体唱衰之声不止,而阿里大文娱除了对外不断辟谣、回复质疑,还要对内鼓舞士气、重振军心。

  外界对阿里大文娱的质疑不是没有道理的,背靠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资源、资金、人脉都不缺,但业绩却不容乐观,甚至拖累阿里全年财报。其中以优酷最受质疑,曾经的行业第一逐渐掉队,与爱奇艺、腾讯视频拉开差距,又因杨伟东事件揹负舆论压力。

  阿里巴巴对大文娱的坚守也是可以理解的,尽管短期之内文娱的商业效益不如电商,但还没到“弃车保帅”的程度,大文娱之于阿里是精神文化层面的补充,有长期存在的必要性。阿里对大文娱“不设上限”的投入,表明了阿里的决心和信心。

  外界的舆论和质疑将阿里大文娱推向了风口浪尖,负面评论、消极论断,仿佛大文娱走到了尽头。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阿里影业逐梦电影圈

  先来看阿里影业。

  作为互联网影视公司新秀,初出茅庐的阿里影业确实遭遇过质疑,首部主控的电影项目《摆渡人》口碑票房扑街,可谓出师不利。

  首战失利让阿里影业对上游内容的主投变得谨慎,更多的是参投、联合发行,从2017年的《战狼2》,到2018年的《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我不是药神》、《西虹市首富》、《无双》,阿里影业的市场判断能力不断增强,对爆款的“命中率”大为提高。

  今年春节档8部影片阿里影业就投了5部,其中包括春节档票房冠军《流浪地球》和季军《飞驰人生》。同时,阿里影业的宣发能力也让人刮目相看,《啥是佩奇》成为春节档第一款出圈的宣传物料,参与出品和协助推广的《绿皮书》票房达到4.7亿,成为近几年票房最高的奥斯卡获奖影片。

  随着经验的累积,阿里影业有了加码上游内容的信心,重新强调内容端的主控权。去年11月阿里影业提出了“锦橙合制计划”,宣布未来5年将在贺岁档、春节档、暑期档和国庆档四大档期内,以主投、主控或主宣发的身份,推出20部合制电影;今年1月先后与韩寒的亭东影业和华谊兄弟达成合作,目的就是通过绑定优质内容公司提高内容输出能力。

  另一方面,阿里影业一直立志要做影视行业的“水电煤”,打造行业新基础设施。以“数据+生态”为驱动,阿里影业推出了票务平台淘票票、宣发平台“灯塔”,衍生品授权和开发平台阿里鱼、影视金融娱乐平台娱乐宝。

  多元业务的发展态势良好,其中淘票票成为行业第二,虽然阿里在淘票票上烧了20多亿的钱,但效果很明显,与竞争对手相比,淘票票用了更短的时间实现43.6%的市场份额,而随着票补的减少,淘票票经营压力减小,财务状况将会向好。

  “灯塔”用数据赋能影视宣发,建立起了阿里影业的宣发优势,体现在财报上更为明显,2018年11月的中期业绩中显示,阿里影业的互联网宣发业务获得经营利润0.64亿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2.2亿元,首次实现扭亏为盈。

  阿里影业逐梦电影圈称不上传奇,但也算励志。从阿里巴巴对阿里影业增持、注资12.5亿港元、投下“信心票”可见,阿里大文娱的逆袭或许才刚刚开始。

  优酷的未来如何?

  在阿里大文娱的“大家庭”中,优酷最受质疑,但同时也被大大低估。

  优酷的主要质疑点是错过了会员增长的最佳时机,被后来者爱奇艺和腾讯视频赶超,2018年没有爆款内容,综艺板块落后。归根结底是内容跟不上观众需求,导致用户流失至其他平台。

  但很多人忽视了,优酷其实是有优质内容基因的,这点至关重要,这意味着优酷有内容造血能力,“根基”没有动摇。早期的火爆网络的《老男孩》是优酷联合出品的“11度青春电影系列”,开启了微电影时代;《万万没想到》等迷你剧曾风靡一时,一度引领网络新潮流。

  2017年也是优酷首次提出“超级剧集”概念,《军师联盟》、《春风十里不如你》、《白夜追凶》等网剧口碑播放量双丰收,其中《白夜追凶》成为当年最火的网剧,豆瓣评分达到9.0的逆天高分。

  2018年是优酷之“痛”,重金打造的网综表现不温不火,自制剧集万马齐喑。反观对手,腾讯视频凭借《创造101》、《如懿传》等剧综会员激增至8200万,爱奇艺也有《偶像练习生》、《延禧攻略》这样的全民爆款。也就是在这个节点上,还爆出了杨伟东事件,这对优酷团队的打击无疑更加沉重。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阿里大文娱轮值总裁樊路远接手优酷后,开始重新抓内容,在与侯鸿亮、钟君艳、五百、曹华益、白一骢、于正、黄澜等40余家头部剧集公司高层座谈上,樊路远透露了优酷最新的剧集内容策略。

  昨日,优酷正式公开了全新升级的“优酷网络剧合作白皮书”,确立成片、投资合作新模式,鼓励大胆创新,对爱情、青春等题材的优质内容给予20%的补贴,此外,优酷在宣发渠道、内容创作、收入探索上提供多项服务支持。由此可见优酷想打造优质内容平台的决心。

  此外,为了提升优酷内容商业化效率,阿里大文娱将阿里妈妈负责内容营销的近200人团队正式调整到优酷,向樊路远汇报,以使其与优酷剧集、综艺等内容团队有更紧密配合。调动外援,在内容上以最大的投入,隐约可以看到樊路远当年重塑阿里影业的影子。

  目前优酷待播的剧集有《长安十二时辰》、《盗墓笔记重启》、《白夜追凶2》、《大明皇妃》等,蛰伏的一年也可以看做是优酷沉淀的一年,优酷的未来显然在寒冬之后。

  “掌舵者”樊路远的决心

  阿里大文娱到樊路远手上并不是好摊子,相比在电商领域的如鱼得水,“外行人”樊路远需要更多的时间去适应影视行业的规则。

  樊路远

  影视行业的核心是内容,这就注定了急和快都不管用,耐心和匠心才是正确的心态。在阿里影业的实践中,樊路远已经逐渐摆脱“外行人”的标签,对阿里大文娱的大局看得更透,成为大文娱真正的“掌舵者”。

  在最棘手的优酷上,樊路远表现出了雷厉风行的一面。去年年底接手优酷之后,樊路远第一时间对“优酷卖身”、裁员等传言辟谣,以表明大文娱对优酷不抛弃不放弃的态度,稳住了军心。4个月前,优酷宣布内部整顿,查考勤、组织优化,使优酷员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新文娱、新气象”,樊路远给大文娱定位成“店小二”,目的是更好地服务客户,比如剧本评估反馈不能超过一周,合同审核、付款审批要求做到“日清”等,尽最大可能提升沟通和服务效率。重新建立优酷内部新秩序,重拾与客户、合作伙伴的信任,樊路远打通的是“人”的关系。

  作为在快捷支付和余额宝上战功显赫的功臣,外界将阿里大文娱的希望寄托在樊路远身上,担子不小,但樊路远似乎很有决心,不止一次在媒体采访中表示“我对大文娱很有信心”。

  在《财经天下》周刊的采访中,樊路远表示:“大文娱有很多业务,我们一定要化指为拳,最核心的三个手指一定是前端的优酷、淘票票和大麦网,后台是文学和音乐、互娱、艺人经纪等支撑业务,而UC是我们的底层基础设施。”

  大麦网行业第一,淘票票位于行业前列,阿里影业也打入主流电影圈,优酷在沉淀能量。所以情况并没有那么糟,只不过整个行业的寒冬让悲观情绪扩大了。挺过寒冬,阿里大文娱的未来或许没有外界想的那么差。

  END

  【合作 | 投稿 | 应聘 | 读者社群】

  犀牛娱乐诚招记者、实习生、兼职若干名,要求对泛娱乐领域产业报道有态度、有热情、有文笔,善于观察和思考。有媒体经验者优先,财经和新闻相关专业优先,对影视、网生内容有较深入了解者优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