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邀請!災難片要是在19世紀之前拍攝的話,估計會很難,那個時候電腦特技及圖像處理上還不是很成熟,很多災難鏡頭大部分是真實災難場景,比如說颱風風暴,水災,閃電等等,都是災難實景記錄的場景,在拍類似電影的時候會把類似的場景記錄截取下來,利用鏡頭的轉換讓大家感覺像是真實拍攝,但是現在來看,一看就是「假的」,很多轉換的鏡頭比較明顯。但是現在來說,災難電影拍攝卻很簡單,因為主要靠的是後期電腦製作了,現在拍攝災難片無非兩種特技需要,其一就是「維景拍攝」類似「微鏡拍攝」其二就是電腦特技。什麼是「維景拍攝」,簡單說就是多角度,多維度,拍攝,用拉近鏡頭放大實物拍攝,例如《2012》在拍攝的時候不僅用到高級的電腦特技而且還用到微觀拍攝,就是在拍攝前用美術道具把實景畫面用道具的形式組裝成微型城市,全部模擬式模擬,這樣很多災難場景就很簡單的模擬出來,例如,地震,地裂,水災,火車脫軌等等,利用微型道具表現出來真實場景來模擬。像是《後天》,在拍攝的時候大部分時間是在棚內拍攝,利用各種道具模擬器材,模擬出天氣效果,但是各種特效,演員在表演的時候根本什麼都看不到,說白了就是像個「傻子」一樣,表現出各種表情,配合場景演出。在特效方面,估計派拉蒙影業製作出來的特效最好,看了《阿凡達》你就知道特效有多牛??了!再好的特效,如果沒有演員感同身受的表演,如同虛假一樣!對於現在科學技術的發展趨勢來看,以後拍電影可以「足不出戶」就可以拍出一部大片了,像《末日崩塌》,《侏羅紀公園》等等,都是演員配合虛假的特效在演出真實的感受!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拍攝災難片有很多中方法,常用的就是實景在特效,比如海嘯,鏡前可以人工做一湖面,運用鼓風機等機器造浪,做一些船隻模型放在裡面,後景通過影視特效技術做出廣袤的海面電閃雷鳴,風雨交加!地震基本上都是通過特殊的道具做出地震搖晃的感覺,街道可以是模型,運用摳像技術將人物道具放入其中!在災難片中,美工這一塊特別重要,他們可以作出以假亂真的特殊道具。我們看到很多災難片中的街道,山峯,冰涼等等,基本都是道具師做出來的模型!另外就是純特效,人員再綠幕內表演,後期將人物摳入三維特效做成的環境中!災難片基本上這樣製作!


都是後期製作,添加特效,有的爆炸鏡頭是實景拍攝的,你看看我下面發的圖片就明白了,前一張是特效合成好的後一張是實景拍攝時,

看了這麼多,應該明白了吧,都是後期添加的特效。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