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直擊蘋果秋季發布會」:想了解本場發布會還有哪些看點?歡迎點擊圓桌鏈接&>&>&>

兩個產品的發布會就在前後,現在已經有了不少爆料信息,大家更傾向於選哪款?這個名字有可能會變化,現在大家也都知道是什麼了,華為新手機和新 iPhone。

主要想知道華為新系統的一些變化,和今年的iPhone 信號和續航會不會改善


先放個視頻 零下二十幾度全是華為拍的 特別爽 主要是有人手機凍的不能用哈哈 華為堅挺並且電也很耐用 晚上極光拍完再來放照片 這個視頻分享一下脫韁野狗般的旅途 只看測評可以往下翻

摩爾曼斯克

這是極光圖片 圖中是司機大叔 這時候的iPhone拍不出極光的 華為還不錯 還有其他手機被凍關機了 華為顯示溫度太低不可以開閃光燈 但是拍照不錯 主要是當天極光指數不高 沒有很強烈的極光

我又滾過來比較手機了。現在手裡有的幾個電子產品來比較一下,寫一個不專業但是比較全面的使用感吧。作為一個女孩子寫這個真的為難我了啊,我很柔弱得,我不是技術宅,已經開始累了,想寫得太多了,用完查完資料要寫的更多,好辛苦啊!有錯誤歡迎指出昂!

下面主要寫iPhone11 pro和mate30 pro,穿插寫iPhone11和p30pro,加上iPad pro,ipad mini5。我不是土豪,這是全家人用的產品,不是我一個人用的昂。

主要是麒麟980、990,A12、A13處理器以及其他相似方面的一些比較。不算專業相對客觀。

我用華為mate30pro,淘汰p30 pro,爸爸媽媽用iPhone xs和iPhone11pro,淘汰iPhoneX。iPad pro我的,iPad mini5媽媽的。下面不是全家福,提到的手機在拍照還有不在我這裡。

我們家就我用華為手機,其他人都用的iPhone,所以我可以拿來比較著用一下。iPad pro生產力很高,華為的pad真的沒有蘋果好用。

1.屏幕

華為mate30pro 88度「瀑布屏」,解析度是2400*1176的1080p,沒有2k屏幕。黑邊框正面看不到,下巴和劉海都很窄。

iPhone 11 Pro用的是超視網膜XDR顯示屏幕,解析度達到了2436x1125,支持HDR顯示,實際的顯示效果也是非常的棒,支持1200尼特的最大亮度,整體的屏幕素質是非常不錯的。黑邊框下巴劉海寬於mate。

1080P和2K最直觀的區別,就是把手機靠近一點看,在10cm以內,同一個畫面,1080屏幕下可以觀察到很多小顆粒,而2K的屏幕則觀查不到,把圖片放大幾十倍後能看出,2K的效果確實比1080P得更細膩一些,在觀影、遊戲時都可以體驗到較好的畫面。但是2K屏幕比普通屏幕要佔用更多的性能,可能會對畫面的流暢度打折扣。這也就是即使現在屏幕解析度越來越高而仍然沒有拋棄1080P的原因,雖然1080P是最低級的解析度,但流暢度以及手機續航都達到了最佳,是很多手機的選擇。

OLED和LCD的區別:

(1)發 色 原 理

LCD就是我們常用的液晶顯示屏,不具備自發光特性,需在屏幕後面使用背光層,背光燈為白光,增加一層彩色濾光片將背光的白色分成三原色才能呈現我們需要的彩色畫面。不同的背光源方案和濾光片,會影響液晶屏的成像效果。OLED屏採用的是自發光材料,本身具備發光特性。電流通過時便會自發光,投射出紅綠藍三原色。當顯示黑色界面時,屏幕和手機的黑色面板邊緣融為一體,黑色的表現力好是OLED最大的特色。目前在OLED上最知名廠商一個是韓國三星,一個就是京東方啦。

(2)對手機的影響

LCD屏要比OLED屏多一個背光層,雖然很薄,也是多了一層厚度噠。其次,屏幕越薄,可以實現的功能就越多,像屏幕下指紋、曲面屏等等。目前市面上的曲面屏就是OLED的功勞,華為新款P30 Pro,mate30p,三星S9等都是。最後,OLED還有一個特性,就是可以摺疊,三星華為都有類似的產品面世。OLED屏幕也是近未來液晶屏的主流,目前市場上已經可以買到包括索尼等品牌的液晶電視。摺疊屏很有可能是未來的一個主流手機樣式。

OLED的缺點也是很明顯的,就是貴。另外,OLED其實不是新技術,早在2008年,明基西門子就推出過6萬色OLED屏幕的手機,發色數是2011年纔出現了26萬色的成品上市,到了iPhone X時代,已經是2017年的事情了。還有,一旦某些發色單元出了問題,那就會出現燒屏問題,屏幕出現黃色部分就是燒屏。

比較一下二者得屏幕和邊框。華為的優勢在耗電慢,曲面屏邊框幾乎看不見。側邊音量鍵雙擊得時候容易誤觸,偶爾不靈光,打遊戲方便又爽。蘋果的像素高摸起來很光滑(華為貼軟膜感覺有點軟裸奔很爽碎屏險太划算了前後屏幕一起保強烈推薦買碎屏險裸奔)蘋果的優勢是解析度高手感好爽,邊框略寬。

我鈦合金狗眼切換手機屏幕都可以適應,華為的曲面還要再熟練操作一下不誤觸就更好了。

2.外觀

iPhone這個硬殼我實在難拿下來,黑色銀光很好看,磨砂質地,不鏽鋼邊框屋面玻璃後殼。精緻簡約。華為的紫色銀光也很好看,光滑流暢,曲面屏不存在邊框,光華玻璃後蓋。顏色都很欣賞。攝像頭下面說。

3.攝像

先說外觀:mate30pro後置環形車燈四攝,誰能想到手機會後置四個攝像頭呢哈哈!反面看好像個照相機。

iPhone 11 Pro的攝像頭則類似華為Mate20系列上的方形佈局 ,浴霸三攝。當初嘲笑mate20pro得浴霸攝像頭現在真香啊。外觀其實並不重要,看習慣就好。

下面是萊卡四攝的專場,雖然我不在意攝像頭怎麼樣,但是用起來還是挺爽的。上面是華為mate30pro拍的,下面iPhone11pro拍的,狗子一直動我好不容易抓拍得。兩張都不錯。下面詳細講。

Mate30pro配備4000萬主攝+4000萬超廣角+800萬長焦+3D ToF徠卡認證攝像頭模組,達芬奇雙核獨立NPU神經元驅動,成片的速度比p30pro快很多。對物體色彩進行精準還原,即使在逆光場景也能夠壓制住高光溢出部分減少塗抹感保留細節,在超級夜景進一步強化弱光環境的照片解析力,還有新增氙氣閃光燈的強化下,即使在全黑的環境中依靠提升照片的亮度一樣能夠拍出清晰的大片。這個真的厲害,全黑情況也能拍清楚的亮的照片驚呆我遼。

iPhone 11 Pro的三顆後置鏡頭分別為廣角、長焦和超廣角,相比前幾代產品,新增加了一顆超廣角。在安卓旗艦機上,這早已是比較常見的組合了,不同的時新iPhone一反追求真實的觀念,加入了夜景模式。

下面都是上面mate30pro,下面iPhone11pro。我手抖,iPhone11pro夜景需要等待3秒成像。下面的真實環境都是黑夜挺黑的。(我手抖,拍的不好)

Mate30 Pro所搭載的4000萬超感光徠卡鏡頭的「大底」優勢可以說全面碾壓對手,根據華為發布會上所講,今年Mate30 Pro在專業相機評測機構DxOMark上再次屠榜,Mate 30 Pro拍攝性能綜合評分121,綜合排名全球第一,照片評分131全球第一,視頻評分100排在第二。

在視頻拍攝方面,Mate30 Pro也搭載了讓人驚掉下巴的功能——支持最高7680幀的超級慢動作拍攝,每秒定格7680個瞬間,等於讓世界放慢了256倍。這個在用起來得時候還是很驚喜得。這個就是慢動作視頻,遛狗的時候拍的哈哈。

4.電池

Mate30 Pro的電池是4500mAh,萊茵TüV安全快充認證的40W有線超級快充,還配備了27W無線超級快充。充電肥腸快,從零充滿差不多55分鐘。出門用手機導航聽歌逛知乎回來30%的電根本沒問題。反向充電給爸媽手機還有電動牙刷充電也沒問題。這是p30pro和mate30pro得充電器,充mate都是超級快充,加上mate20pro現在三個快充插頭,很方便很爽。電池吹爆華為,真的厲害。不過插頭還是太大,也許因為超級快充有得有失吧,希望以後可以做的小巧一點。

iPhone 11 Pro電池3046mAh,是三款新iPhone中電池最小的,最高支持18W快充,蘋果的快充可謂是千呼萬喚始出來。從完全沒電充30分鐘後,電量達到51%左右,完全充滿,則需要1小時30分鐘左右。不過電池續航也提升很多。但是有一點要說一下。我們家這幾臺設備,沒有一個的充電器是一樣的,我真的快崩潰遼,出門多帶幾個設備還得帶一堆充電器呢?這太任性了啊!就這幾樣充電器,全都不一樣,無論是插頭端還是手機介面都不一樣,沒一條線可以通用,我不知道插頭可不可以通用因為功率可能不一樣,所以沒有混著用。但是因為充電插頭比較小所以都帶出門其實也不會佔地方。

因為充電器和線不一樣我混亂了,所以說要帶好多充電器出門。評論裏說帶個快充頭和幾根線就好,是的呀!不好意思我寫錯了。在這裡申明一下,因為牛逼的處理器、晶元和系統,現在蘋果的續航肥腸厲害,iPadpro從早用到晚記筆記看書加上充pencil和keyboard,電還是夠的。我爸媽手機續航也很不錯,電很耐用。充電器也做得很精緻不佔地方。但是這麼多不一樣的線,還是沒用考慮到使用者的便捷性啦。

5.性能

Mate30 Pro搭載的麒麟990和iPhone 11 Pro搭載的A13,兩款旗艦晶元性能表現都很強。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麒麟990 5G版和麒麟990兩個在製程、頻率等方面還是有區別的。

麒麟990採用7nm工藝製程,2個超大核(基於Cortex-A76開發)+2個大核(基於Cortex-A76開發)+4個小核(Cortex-A55)的三檔能效架構CPU,最高主頻可達2.86GHz,主頻的提高,讓日常使用體驗更加流暢。

由之前麒麟980的10核變成16核,集成的16核Mali-G76 GPU,創下華為手機晶元的GPU規模之最。NPU加持讓麒麟990更聰明瞭,集成自研的達芬奇架構,NPU大核針對大算力場景實現高性能輸出,NPU微核負責超低功耗的應用。簡單說就是花更少的力氣辦更多的事,兩個字省電。簡單來說,兩款晶元都採用第二代7nm工藝,這是當下最新的工藝,在工藝上兩者都是難分高下。但有一點是麒麟990晶元是全球首款晶體管數量超過103億的移動端晶元,在這一點上,蘋果A13是比不了的,這將給麒麟990相同速度下帶來更低的能耗。(不過晶元還是沒用蘋果的厲害,加油花花!)

蘋果處理器目前還是地表最強得!A系列處理器一直是iPhone新品的亮點,今年的A13仿生也不例外。A13集成晶體管數量達到了85億(A12晶體管數量69億),兩個大核心+四顆小核心的微處理器架構,八核心神經網路引擎並新增兩個新的機器學習加速器,擁有更強性能的同時也進一步降低了功耗。

但因為目前沒有一款軟體能同時支持iOS和安卓平臺兩大平臺,所以我們目前還無法得知A13和麒麟990系列在AI算力上誰勝誰負。

而在CPU方面來看,麒麟990的單核性能顯然不如蘋果A13的單核性能,蘋果擁有兩個高性能核心,單核性能4790分,碾壓麒麟990的4066分,顯然蘋果數據更為出色。

而在GPU上面,A13相比麒麟990 5G,同樣略勝一籌蘋果A13的GPU性能是iPhone XS的119%,而麒麟990,卻僅是73%。A13 GPU優勢明顯。當然,有著多年經驗的蘋果A系列晶元,其性能優勢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被超越的。

但是作為後起之秀的麒麟990 5G也並非沒有一戰之力,畢竟華為在5G領域優勢也不是浪得虛名的,麒麟990 5G是當下唯一一款將5G基帶結合在晶元SOC裏的晶元,而且這款晶元還同時支持SANSA,光憑這一點,蘋果A13 在性能方面的優勢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來看一下面部解鎖的時間,都肥腸快啊!

iPhone11 promate30prop30proipad pro

6.使用感

去旅遊的照片地點沒法備份到iPhone上有點遺憾,換回華為照片全回來了,就習慣性使用了,確實很好用,物超所值的感覺。手機克隆很方便,一切設置還有記錄都在,就一直在用華為了。最近幫媽媽從雲端恢複數據,發現iPhone的數據遷移也很方便了。不過照目前趨勢來看,我還是會用華為,好用而且價格合理。還有各種手勢很新鮮也方便。

iPhone我爸媽應該會繼續用,系統肥腸厲害,系統簡約不需要清理垃圾,我爸媽日常需求也不高,很適閤中年老年人使用。

這個是找回來的照片,本來丟失了沒什麼,但是巴黎聖母院燒了,這個回來的照片就珍貴一點啦哈哈。

隔空手勢很新鮮啊,看上面出現的小手是隔空手勢,兩點是指關節敲屏幕錄屏。

手勢

我用了iPhone很多年,從蘋果剛剛進入中國市場的iPhone4,到第一款薄薄的指紋鎖iPhone6,後面第一款全面屏iPhoneX。每一款都在綜合功能的基礎上令人驚艷,行雲流水,每一次飛躍都讓人很舒服,覺得物有所值。蘋果在變,從電池容量、快充、拍照到晶元,被吐槽了那麼多依舊立於神壇的蘋果,從某個時刻開始變了。為什麼變得,我們心裡有數。從全面打壓到不屑一顧到在發布會上強調自己的晶元強過麒麟。在態度改變的時候,本質上已經有些東西變了。不那麼自信自以為是了,因為其他品牌在拚命做到極致的時候他也做出了改變。這是被動改變,自信,理所應當自信而不為所動,是絕對實力帶來的。但是磨不過勤奮刻苦腳踏實地啊。

我也用了很多華為,從覺得國產手機真的無法和進口的比,到嘗試第一臺搭載了萊卡攝像頭的p10,拿到手驚艷,不知不覺已經進步那麼多。但是發燙、相機很耗電、續航時間短等問題讓我換回來iPhoneX。後面的mate20pro p30pro mate30pro,後發優勢不是說說的,埋頭做手機也不是假的,每一個細節都在進步吧。萊卡相機對圖像的處理能力非常強大,續航能力非常強,晶元雖然還是不如蘋果,也進步神速。一步一個腳印,默默無聞到現在,不說吹爆,其實很感動。希望繼續低調繼續踏實繼續超越呀!

倉促寫下這麼多累死我了,我也不是很專業,不過也儘力寫了。後面會繼續添加和改文章得。有錯誤歡迎指出呀!不過別陰陽怪氣得和我講話!心平氣和!和氣生財!


這問題居然上熱搜了?!!!這麼多人回答啊。。。大部分點贊不留言的估計和二蛋的體感情況是一樣的吧。。。

大概掃了幾眼評論,除了罵人的和廣告我都懶得管,簡單回復一下哈:

1、我一個金融從業人員,一個從大學諾基亞就換成蘋果的人,居然有人說我恰華為的飯,居然有人各種說我不配當果粉。。。。。。。

我真是!#!RH!RR!R@!R!

你們用過最原始版本的OFFICE FOR MAC嗎?你們折騰過壓縮軟體嗎?你們在微軟全家桶統治的金融體系試過MAC的酸爽嗎?試過虛擬機開萬德加WORD打字和網頁查資料燙腿毛嗎?

幾十萬字的招股書WORD打開就崩潰老夫依然堅持在用,買正版軟體就是為了開虛擬機用萬德查上市公司資料、為了防止各種壓縮包裏亂七八糟的東西傳給領導被暴打,沒體驗過真的不知道蘋果的酸爽,就和一個性格賊擰巴你還看她賊順眼的姑娘一樣,哎~

就這我還堅持用MAC。。。這還不算果粉?果4換機時候好奇用了一下三星各種不爽,這他媽什麼玩意,這相冊裏亂七八糟文件夾什麼鬼,這圖標怎麼這麼醜,這照相機怎麼這麼慢,徹底老實了,踏踏實實每代換蘋果,手機年年換新用戶~~~

XS這麼貴好多吐槽的聲音我都沒想太多換了(其實主要心疼年年換新的錢T T )

2、各種說你們感受不到信號差異的,或者槓IPHONE信號沒問題的。。。你們這都能和我槓。。。還有那些陰陽怪氣的一定沒有女朋友吧(狗頭)

北京太他媽大了啊,飯店和上市公司分佈在各個角落,如果你單位周圍的最常去的飯店恰好是信號黑洞而你天天能看到別人拿個碩大的手機刷而你只能幹瞪眼。。。

在家上網體驗換了XS以後直線下降(是和蘋果前幾代比),我最開始還想,一定是網的問題,於是換了移動的光貓寬頻,還不行,一定是,路由器,換了華碩,最後。。。。。。。。

我對信號的容忍度是極高的,因為之前體驗就一般也沒有對比,我是換了XS之後徹底放棄地在地鐵玩爐石也是事實啊~~~

我還有爐友在朋友圈破口大罵移動網影響他戰績的截圖呢 哈哈哈哈哈哈哈

我的爐石ID是二蛋頓珠,不知道你們能不能搜到我。。。最近癡迷元氣蛋和戰吼薩,歡迎來切磋(自帶反快攻體質,偏愛RUSH卡組的慎加= = )。

3、本來就是隨口吐槽一下,大家圖個樂就行了,蘋果用戶換了XS或者MAX的應該能懂這種感受,要不然也不會這麼多人點了。。。你們感受過在家WIFI玩農藥都會卡460的嗎?就坐在路由器邊上,我真是是X了~~~

4、怎麼還有人說我開車,老夫中指畫得不傳神嗎?!怎麼還有說像傑寶的~~~我沒有、我不是、別瞎說。

等等,你們這麼一說,好像還真特孃的有點像,那隻能說我真是有畢加索的天賦啊。

5、我都沒用過華為啊!!!!!!!我是親自對比過華為和蘋果的信號差距啊!!!!

反正年年換新的加得錢和直接換個華為的錢差不多,再這種破信號打死我都不用了,在家都沒法愉快地玩耍,可以買個備用機試一下?或者等5G推廣了再上華為P40?還在猶豫,現在暫時還用蘋果湊合一下吧。

用過IPHONE的大手機,沒法單手握著不方便,IPHONE的劉海和下面個條真的很蠢,但是系統和設計確實很好。

看到他們說安卓各種NFC代替(單位、小區門禁卡),給自己ETC充值,感覺國內生活應用還是安卓方便一點。

可能是特麼的我年級大了吧。。。真是惆悵。

有吐槽我的時間歡迎大家去我的金融專欄吐槽。。。。

二蛋在證券一線?

zhuanlan.zhihu.com圖標

不瞞你們說,我大概算比較堅定的果粉了。

MAC、手錶、手機、耳機、PAD基本齊活,而且我特別喜歡買正版軟體= = 因為懶得折騰。

最讓我感受深刻的是蘋果的信號問題,媽的這小子之前不這樣啊!

有的兄弟說信號差是公認的,問題是我之前一直用蘋果完全沒有對比過啊啊啊啊啊啊!!!

差?!怎麼是差?!我的對比體系只有用過的不同代的蘋果啊,記得IPHONE變成X之前,那一代忘了別人都說信號差,好像是因為機體材料問題加上密封原因的會屏蔽信號(4代?還是6?),可我感覺也還好啊,沒什麼太大的毛病。

華為信號好?!我又沒有華為,我怎麼知道。。。。。。。。都是傳說,罷了~~~~~~

我只能說說我的信號體感情況。

我之前用IPHONE其實還好(X之前),在一些地方會斷但是很快就會連上,搓爐石會顯示重連中,然後一會連上還能正常打完這一局,偶爾卡得多點就只能寄希望於對面卡手了。

但是XS的信號問題對我而言是肉眼可見地更嚴重了!!!是比自己的長輩們倒栽蔥式的退步!!!

我家是個長條狀的格局,在次臥有個信號黑洞。

Wi-Fi因為放在客廳信號極差,4G可能因為牆厚的原因信號也極差,我真是*了狗了。

老夫家可以躺4個人的榻榻米!!!!!!只有他孃的最外沿一條有信號!!!

而且必須頭在門這邊,調個個兒都不行!!!是必須,頭,朝門!!!

偌大一個榻榻米,想躺著看電影要在門口提前緩存!!!!

想尼瑪玩個遊戲必須坐在牀沿兒上玩!!!

要你個牀有何用?!!!

家裡的信號格局大概是這樣的:

作為一個果粉一直以來其實並沒有覺得蘋果信號特別差,於是我果斷以為是路由器不行,怒摔我的小米路由器換了1000+的,品牌就不說了。。。就是那種設置界面特別唬人其實小白如我根本不會用的那個牌子。

樓下老哥這都能猜到,是華碩那個好幾個天線的大黑盒子,看見就感覺渾身散發著信號的光芒~

二蛋你說這些和本題有什麼關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啊!!!因為我之前只知道蘋果的情況啊。

直到看到我爹躺在房間裏用華為放著郭德綱的相聲。。。清晰流暢,一會感謝衣食父母,一會抽煙喝酒燙頭~

老子特麼得坐到牀邊才能正常搓爐石的好嘛~~~這。。。。。。

我媽用華為也正常刷著朋友圈文章。。。各種爆文還時不時轉給我 雖然我也不看吧。。。

哎?!

老子摸出了手機,難道你丫是個內奸我把忠臣殺啦?!

我可能會買個華為試試到底誰是影響信號的臥底吧!

另外,老夫換了xs以後,從八通到西直門的路上會有雙井、四惠、國貿、建國門四個信號黑洞,呵呵,之前還能堅持一下,現在我已經完全放棄地鐵搓爐石了。

有同學指出八里橋、西直門、知春路、大北窯、雙井、潘家園都特孃的沒信號!

哎?!

這個不是討論手機的問題嗎?我是不是把節奏給帶偏了?!

不過,玩陸拾滿場面叫殺結果卻掉線無法重連的痛苦,要不是果兒子你值點錢我特麼早殺了你祭天了

我還想試試我是該賣蘋果還是罵移動。

目前大家的意見是蘋果背70%的鍋,剩下的歸移動?


我覺得我的p20 pro再戰個一兩年應該還是ok的

不過如果非要選的話

那就要分情況

白送的話

當然是iPhone11pro或者max最高配

畢竟能賣很多錢

買的話

那就mate30吧

畢竟個人經常出差,還是比較喜歡用華為的


不過還是說句大實話,我還是更期待我老闆買的mate x,我也想運用自如地體驗一下。


華為mate 30pro。

畢竟花最低配的xr的錢基本可以買mate 30pro了,一個品牌的旗艦和同檔次品牌的最低配差別還是有的。

從iphone6開始,一直就覺著水果機的顏值完全不符合我的審美,奈何iphone6時代安卓機一個都不能打(抱歉,也包括當初的華為,使用感受和水果差別太大),忍著噁心強用了幾年。

mate 20pro出來後已經覺著華為很能打了,說全面超越蘋果那是吹,但是起碼已經有來有往了。起碼在顏值上個人覺著比蘋果好太多,使用上的表現也可圈可點。

蘋果的優勢還是在系統,封閉系統雖然有時候很不方便,但獨裁就是牛逼,把一羣流氓app收拾的妥妥帖帖。不像安卓,因為特殊國情,市場碎片化嚴重,一羣流氓軟體商,不給許可權就不讓用app,嚴重侵犯用戶隱私。華為再強大一點就好了,最好能把他們收拾的像ios順民一樣。

題外話:三星一生黑。

假裝有分割線

11月12日修改:前段時間一直在外地各處奔波,已到貨的30pro是郵到家裡的。前幾天終於回家,實際上手了手機,簡單談談個人使用感受。

優點:1.性能強勁,玩遊戲之類無壓力(前期的遊戲「智能優化」降解析度確實是挺噁心的行為,產品不應該主導用戶。好在已修正);

2.拍照依舊強悍,不用多說;

3.電池夠大,待機時間長。

個人認為的缺點,再次強調「個人」,如有不同意見,勿噴:

1.外觀感覺不好看,特別是後蓋鏡頭外的圓環,雖然很多人說很好看,但我還是不喜歡這個設計,感覺廉價感太強。有人說這個圓環讓手機從後面看起來像一部相機,拜託,我買的是手機,不是相機,我也不認為數碼卡片相機好看;

2.瀑布屏從正面看玻璃發綠,感覺有點難看。

總體來說,這部手機物有所值。

又開始期望40pro了……


看到iPhone 11的外觀設計,妹子都覺得買iPhone XS Max了,雖然這個時間點有點尷尬,但作為果粉並且準備用2-3年,現在8K入手256G版本也算合適。(因為她還用著3個iPad(早期的iPad mini 2半喫灰偶爾出門用用,iPad 4是專業視頻播放器,iPad Pro 11是主力機相當於工作電腦+數碼筆記本),還有Apple Pencil 二代和AirPods二代。

看到P30 Pro的發布,朋友老婆也是個多年iPhone用戶果斷轉投華為,要外觀有外觀,要拍照有拍照,性能也不弱。(純iPhone用戶,轉換成本很低)

我覺得這兩個例子剛好代表了2種典型的iPhone用戶。一種是無論蘋果出什麼,都不會放棄蘋果的ecosystem,所以寧可買看上去不那麼值的現款;另一種則是可以接受一堆攝像頭的背面設計,也比較看重拍照,那就妥妥的華為唄。

在拋開生態使用體驗差距不大,iPhone對比華為旗艦機已經沒什麼明顯優勢,反而拍照這些以前的強項已經變成弱點了。

所以目前各方信息來看,Mate 30 Pro會是更適合主流消費者的選擇。

除非,Cook認輸,新iPhone 11發布價格大降,就像現在對Xr操作的那樣,應該可以有效提振iPhone銷量。不過這種飲鴆止渴的方式真的會是Cook這個供應鏈+商業大師的選擇嗎?我覺得目前還不至於放棄蘋果多年苦心經營的高端形象,應該會繼續專註服務對蘋果ecosystem粘性比較大的忠實用戶:

而對主流用戶則用Xr(二代)這樣的相對廉價產品,畢竟價格越低,Xr的邊框就顯得越窄:

所以非蘋果生態深度用戶,還是建議大家優先考慮Mate 30 Pro吧。

PS. Max已入手,配合iPad,筆,和耳機,確實無縫,各種傳照片同步筆記很方便,生態系統確實是蘋果目前最強的賣點和護城河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