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室的一角是間可以躺臥休憩的和室我在得空時找些書尋些玩意慢慢佈置這個讓學生或是家長可以討論共讀的空間

牆面乾乾淨淨但最近時常掙扎要不要貼上標語比方請勿破壞器材、或是愛惜架上物品、還有請將物品輕放歸位之類的小公告。

當牆上貼上這些文字,多了嚴肅的冷硬標語,少了放鬆的空間美感,於是遲遲未做這件事情。可是幾次下來,無奈地收拾,其實心裡悶悶不樂。

教室裡,規範是貼在牆上裝飾無用?還是真的能夠讓孩子自動自發地維持這個空間?

 

教室規矩的訂立,不是箝制活動自由。是希望大家能夠有同理心尊重他人的狀態下,不做出困擾他人的行為。

 

    孩子們到教室來上課,時間長短不一,慢慢也有長期來上課的同學,看著孩子的學習成長,對我來說真的是很欣慰。

但是親愛的孩子,馬克希望能夠帶給你們的,除了自然科學的知識,還有其他……

不是考試成果,而是生活態度。

 

今天又看了一則新聞,法鼓山農禪寺,居然有遊客穿著短裙參觀,甚至在內享用葷食!這是佛家之地,雖然開放給非修行者或是在家居士參訪。但是怎能當作一般公園一樣。為什麼?我想那樣的人在寺內必然遭了許多白眼。

 

放下自我,站在他人的角度及立場,學習尊重,學習凡事不是以『我』為出發點,是我希望大家一起學習的課題,也是馬克想在教學中,真正能夠帶給孩子們的一點東西,陪著孩子人格成長。

 

那麼親愛的大家我若貼了公告你們會遵守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