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 06.jpg            

若各位覺得這篇文章介紹的食物缺乏想像力,那我也沒辦法;

因為本人腦細胞目前仍處於缺氧狀態,

那種需要吞100粒魚油膠囊才足以闡明的波多黎各食物,等我時差調過來再說。

 

mi 01.jpg  

Morton’s

邁阿密之行第一天的高潮莫過於在街頭捕到野生國旗飄揚,

而這家當地知名的牛排館正位於國旗後方,不交觀一下就說不過去了哦!

 

mi 02.jpg

洋蔥湯

起司多到溢出來,湯碗都站不穩。

 

mi 03.jpg

菲力三明治

說實在的,對於那冊厚如電話簿的菜單,我實在不知從何點起,

看到隔壁桌把拔點的這道菲力三明治,我毫不猶豫地跟進!

牛排超嫩是不用說了,那麵包入口即化是怎麼回事?

再一次驗證一分錢一分貨。

服務生笑容燦爛,腿長如名模,說她有客串過CSI邁阿密篇我絕對相信!

 

mi 04.jpg

Books & Books

當我在火車站告訴計程車司機我住的旅館地址時,他的反應是,「但那裡什麼都沒有耶!」

哈哈哈哈

多數人對邁阿密的印象停留在夜店和遊艇,在 Google 鍵入「邁阿密」和「書店」兩個關鍵字,跳出來只有三個線索,而其中有兩家位於 Coral Gables 這個區域,那對我來說,就是 everything 了啊!

兩家書店一家是不需說明的 Barnes & Noble,另一家就是獨立書店 Books & Books

對於網路上找不到 Books & Books 店面的照片,我覺得納悶;到了現場才知道,由於建築物構造複雜,這兒無法單用一張照片來說明。

這也是我對邁阿密整體的印象,她的城市性格過於多元,無法用幾張簡單的照片交待,

所以我決定專心用雙眼去看這個城市。

 

如同多數獨立書店面臨的掙扎,Books & Books 採取多方位經營的策略,

辦簽書會,週末夜間有演奏會,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環當然是提供美食!

老闆對於掌握目標顧客羣非常嫻熟,天天在店面和熟客打招呼。

菜單採取一種「世界廚房」的概念,用餐區擺滿 Lonely Planet 旅遊書和米其林大廚的著作,

文創角度和商業經營同時兼顧。

 

mi 05.jpg

黃色豆子加馬鈴薯湯品

 

mi 07.jpg 

摩洛哥雞肉香料飯

這裡米飯用的是 Jasmine rice,喫起來偏顆粒感;

摩洛哥香料是一個我不熟的東西,嚐起來只能用淡淡的中藥+咖哩味來形容,

蔬菜拌飯的部份非常可口!

雞肉……我本身對雞肉沒什麼興趣,就是我外婆隨便煮的口感,柴柴的。

 

mi 08.jpg

古巴三明治

古巴人用的三明治麵包是楕圓形的,這應該是加勒比海慣用的麵包,

因為在波多黎各點「吐司」,端上來也是這種東西。

mi 09.jpg

古巴三明治的特色就是大量的醃黃瓜(這兒的廚師下手沒有那麼重),豬肉加火腿等大量肉片,

起司、芥末等,很好喫!

 

mi 10.jpg 

Key Lime Tart

邁阿密最具特色的甜點是 Key Lime Pie,這裡做成塔的形狀。

mi key limes.jpg

Key lime 是一種小於5公分的萊姆,我原本認定這東西喫起來和檸檬塔差不多,是當地人跟我強調是不一樣的東西,所以特地點來喫喫看。

它還是有柑橘類的清香,但酸度不及檸檬,值得一試。

有趣的是塔皮,臺灣喫到的塔皮大都偏餅乾口感,比較用心的會加磨碎的堅果下去烤;

這裡的師傅則是在塔皮裡拌入太妃糖的口感,所以它的塔皮比饀料甜!

這道甜點十分巨大,甜點怪獸陷入苦戰,是難得見到的光榮美好戰役。

 

mi 11.jpg

ICEBOX Café

 

mi 12.jpg

敝人覺得邁阿密機場最功德無量的地方,莫過於網羅了市區響叮噹的名店到這兒經營歇腳處,

讓觀光客在有限的時間裡產生最少的遺憾,

不然這家在巿區深處的蛋糕店我還真沒機會造訪耶。

我只到機場兩次,而且老美的食物份量都非常驚人(誰來告訴我是什麼樣的人需要枕頭套尺寸的洋芋片?難怪美國胖子那麼多!)

所以我只喫了紅絲絨和紅蘿蔔兩種蛋糕。

mi 13.jpg

 

mi 14.jpg

乍看會以為都是海綿蛋糕的質地,但喫起來是完全不一樣的;

紅絲絨喫起來比較有顆粒感,紅蘿蔔就很細緻鬆軟,完全沒有紅蘿蔔的腥味,

相信我那討厭紅蘿蔔的朋友只要矇住她的眼睛,騙她在喫別的口味,就可以完整吞下。

 

mi 15.jpg 

couscous

ICEBOX 並非只提供下午茶,它的菜單非常完整,鹹食很多,用合理價格飽餐一頓絕對不成問題。

他們有兩、三種 couscous,我是一看到 couscous 就一定要喫的,可惜臺灣賣這東西的店家不多。

自己煮也是可以啦,就是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