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 01  

 

從小課本告訴我們「臺灣是香蕉王國」,

長大後得到的結論是,我們還是不要這麼自大比較好,

人家巴西超市裡,香蕉的基本款是八種耶!

臺灣有什麼了不起?

我看是編課本的人沒見過世面吧。

 

plaintain

我的波多黎各之行起因就是圖中的大香蕉 plantain

幾年前我在倫敦東區巷弄裡亂鑽的時候,發現雜貨店裡陳列著和我手臂一樣長的大香蕉,

驚嚇之餘,當然忍不住要研究一下來歷,

倫敦東區是個聚集加勒比海民族的區域,

進一步發現波多黎各便是一個擅長料理 plantain 的國度。

我們對香蕉的印象是甜食,但書上卻說,plantain 在波多黎各是類似馬鈴薯的主食,

那豈不是沒有味道?這實在太令人困惑了!

我外甥倒是做了一個很聰明的推理,他說如果這是要給人當飯喫的話,應該是沒味道!

 

要公佈正確答案了!

由於大香蕉的成熟期長達一個月,所以你買回家時,如果是綠的,而你拿來料理,那就是中性的味道沒錯;但如果在家放到黃,那料理起來就是甜的!

波多黎各人發明各式料理大香蕉的方法,在這邊我只能列我有拍到照的部份。

此外,就是不同的料理方式就有不同的品名,大家不會真的想要記吧?我只列圖片和說明哦。

 

cp 03

放到黃的香蕉就會切片來炸,甜中透出一絲酸,有甜蕃薯的fu,我覺得這是滿容易想像的味道。

 

cp 05

綠香蕉搗碎、壓扁酥炸,類似餅乾的口感;很厲害的是,喫起來並不油膩。

常用來當前菜。

 

cp 04

波多黎各最有名的料理叫 mofongo

搭配的,可以是雞、豬、牛、海鮮等任何你想得出來的肉類,重點在於大香蕉的部份。

這是還沒成熟的綠香蕉用大木臼去搗碎的,所以它的味道是中性的,通常用來當作鹹食。

pilon

也因為木臼這個功能,在波多黎各被當成紀念品在賣。

木臼搗出來的大香蕉質地不像食物調理機處理出來的那麼勻稱,

仔細看照片就可以發現有些部份是細緻綿密的,而有些部份還黏成塊狀。

我本身不是馬鈴薯迷,所以可以毫不猶豫地宣佈大香蕉獲勝,

是咀嚼每一口都略有一點不同的有趣口感。

 

我有問當地人,哇,波多黎各的主婦好辛苦,每天下班回家還搗大香蕉做飯嗎?

他聽了大笑,回答我,搗大香蕉沒有想像中費力,花工夫倒是真的,所以當地人要喫 mofongo 還是選擇上館子喫,

多數人在家都是開豆子罐頭澆飯喫。

Rice and beans 也是波多黎各傳統食物的一環,我也有喫,但這食物缺乏想像空間,所以我就沒拍了,

我喫的那份就是鹹的花豆澆飯,配一大塊煎魚,填飽肚子而已,很家常吧。

此外還流行一種大雜碎濃湯,概念和我們「把冰箱裡所有東西丟到火鍋煮」一樣。

 

cp 06

在大香蕉日益漲價的情況下,波多黎各人研究用其他替代性食材做 mofongo

其中包括麵包樹,和照片中使用的 yuca

yuca-root-sections

臺灣沒有 yuca ,所以好像沒有取中文名稱,

但看得出來它是芋頭、山藥那一類的根莖類食物。

仔細說明一下照片中的 yuca mofongo

它是把料理好的,厚厚一層 yuca 舖在大碗中,中間盛滿炸好的 pork cubes 和蔬菜,再倒扣到容器中,

所以感覺有點凌亂。

cp 07

Yuca 非常好喫!喜歡芋頭的人絕對也會喜歡。

我的下一段冒險之旅將依 yuca 而展開!

 

cp 02

釀酪梨是智利國菜,有一位智利後裔在 San Juan 舊城區賣這道融合智利和波多黎各風味的料理,

這輩子不知道什麼時候纔有機會去智利,說什麼也要嘗一下,

事實上這家餐廳 El Punto 因為喜歡,所以去了不止一次。

酪梨的部份是智利,而用來幫蝦子調味的橘色醬料則是道地的波多黎各風味,稱為 adobo

這是一種適合海鮮的醬料,在這兒喫的兩次海鮮,都是這個風味;

不知道怎麼形容耶,因為臺灣就沒有這東西呀~

它不似泰式香料那麼突出有個性,很溫和,應該是合多數人胃口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