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ad  

 

昨天在我經常光臨的沙拉專賣店發生了一些狀況,

一位年輕媽媽帶了一個兩歲的男孩進來要用餐,

由於不熟悉點菜的流程,所以問了很多瑣碎的問題;

大片,纖維又很粗的生菜沙拉根本不適合幼兒食用,於是媽媽問起義大利麵的狀況。

坦白說,義大利麵不是這家店的專長,我覺得他們菜單上提供這個,只是給不喫沙拉,但陪朋友上門的客人的一種權宜之計,所以店員面孔非常僵硬。

由於店員機械式的應答,年輕媽媽生氣了,

「我第一次來,所以問了許多問題,你們的服務態度好差勁!」接著氣沖沖甩門而出。

店員在歷經客人風暴式的洗禮,不到30秒就和店舖後方的廚師又開始大聲嬉鬧起來。

目睹整個過程的我只覺得,年輕媽媽這麼生氣,可是又好像不會有人分析背後原因給她聽,真是遺憾。

我知道那個店員為什麼面無表情,因為她知道幼童不喫沙拉,有幼兒的家庭根本不是這家店的 target  客戶,

他們喜歡的是像我這種,五秒鐘就能搞定點餐流程,付錢,找位置坐定的客人。

這家店就算服務差勁也不會倒,因為像我這樣的老客人已經夠多,足以撐起一家店的開銷,

所以他們沒有花費多餘的心力去招待「不像會成為固定客戶的人」。

其實我印象很深刻的,有一次,我抱怨他們家油醋醬沒味道,

同一個店員馬上回到工作檯重新調了一份醬要我試味道,

她絕不是個不懂待客之道的服務生!

 

在臺灣,生意好的餐飲店多數都有服務態度不佳的問題,

這其實是一種「自動淘汰不會成為老主顧」的機制,

我在四平街的豬腳飯店被歐吉桑甩過一次盤子(就是上菜的時候盤子用甩的)我就不再上門了,

但來來豆漿店的歐巴桑甩我八百次盤子我還是照樣光臨,

因為他們家東西好喫,價格合理,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四平街的豬腳飯又不是我生活的必需品,店員很跩剛好給了我一個不再上門的理由,而他們也可以為已經飽和的工作量喘口氣。

 

最近導遊很喜歡帶中國觀光客到來來豆漿店用餐兼觀光,

中國觀光客點餐都像在吩咐下人做事,音量大,口令短促;

咱們臺灣歐巴桑做好餐點把盤子甩到他們面前,就是一副「誰怕誰」的態勢,

很威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