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川普政府啟動「1962年貿易擴張法」232條,基於「國家安全」理由對進口鋼鐵產品進行特別調查,並可能實施關稅制裁,中國當然是主要目標之一。美國政府儘管聲稱這是基於「國家安全」,但聽起來顯然是刻意找藉口來規避正常的貿易爭議體系,以便採取高關稅來向中國施壓。.inline-ad { position: relative; overflow: hidden; box-sizing: border-box; }

.inline-ad div { margin: auto; text-align: center; }

.inline-ad iframe { margin:auto; display: block; width: auto !important; }

.inline-ad div[id^=google_ads_iframe] {

padding: 50px 0 30px;

}

.inline-ad div[id^=google_ads_iframe]:before {

content: "推薦";

font-size:13px;

color:#999;

text-align:left;

border-top: 1px solid #d9d9d9;

width: 100%;

position: absolute;

top: 15px;

left: 0;

padding-top: 5px;

}

.inline-ad div[id^=google_ads_iframe]:after {

content: "";

border-bottom: 1px solid #d9d9d9;

width: 100%;

position: absolute;

bottom: 15px;

left: 0;

}

.innity-apps-reset { padding: 0 0 30px !important;} 這種作法其實非常不智,因為加徵關稅不僅不會使中國大幅改變作法,而且還會傷害美國消費者及企業;更糟的是,依靠脆弱的「國家安全」理由來限制進口,還可能形成一項惡例。美國已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控告中國鋁製品業者依賴人為的低利貸款,及受政府補貼的原料,對美國進行不公平競爭。歐巴馬政府曾經針對中國先後向WTO提出16件貿易指控,迄今每案都獲得勝訴。反觀川普的作法,只會治絲益棼。中國已經警告可能會對美國採取報復行動,其他相關國家也可能跟進,結果將傷害美國出口廠商,妨礙經濟成長;而且一旦引發貿易戰,還將對金融市場造成壓力。尤其重要的是,就算對中國鋼品實施新關稅,也不會對中國的超額產能造成多大影響,但卻會拉高美國本身的消費者物價,對依賴進口鋼器與鋁材的製造業者造成傷害,及扶持不具競爭力的業者。2002年美國前總統布希對鋼品實施新關稅時,曾造成鋼價飆漲,重創製造業者,激怒貿易夥伴,並損失20萬個就業機會。美國毋須再重蹈覆轍。拿保護國家安全作為理由,將令人難以置信,因為美國國防部的總鋼鐵需求量,僅佔美國國內產量的一小部分;同時美國大部分的鋁都是從加拿大進口,卻從未被認為會威脅國家安全。美國政府為何如此迂迴?可能是為了規避WTO。川普在選戰時曾威脅將退出WTO,還明白表示不認為WTO的裁決有任何拘束力。此舉將激發雙邊貿易衝突,並使既有的爭議解決體制遭到弱化。此舉也引出一項更大的問題,就是在貿易方面,川普的思維一向不良,幕僚也相對偏執。白宮最好是繼續透過WTO向中國施壓,包括否認中國符合「市場經濟」狀態,或更強力壓制中國出口業者的欺騙行為。另外美國政府也應該將聯邦貿易官員的缺額補滿。尤其重要的是:如果川普在貿易問題上大動干戈,四年任期內美國將付出沈重的代價。(本文為彭博資訊社評)

F5063CF8A432687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