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女孩

 

 

  已經多年不買歐美懸疑小說,因為雷聲大雨點小、破綻連連、結局薄弱居多,有些讀者只吃氣氛是很適合,但不合我胃口,就別亂花錢了。今年也到書店翻了很多本歐美推理,一樣,爛尾,買不下去。直到這本美國懸疑小說《最後的女孩》……購買理由:

 

1. 書名不會令我倒彈

 

  似乎是從《列車上的女孩》(The Girl on the Train)開始?歐美懸疑小說的書名,不知怎地掀起一股女孩熱,有些是原文書名就有女孩、有些是台灣書名翻成女孩,《之前的女孩》、《霧中的女孩》、《緘默的女孩》、《消失的女孩》、《尋找消失的女孩》、《影片中的女孩》、《最幸運的女孩》、《完美女孩》……女孩傾巢而出有種富江fu。《最後的女孩》(Final Girl)直譯原文書名,原文書名則來自恐怖片用語,趕熱潮的感覺相對沒那麼重,不至於令我看到書名就倒彈。

 

2. 作家與網友好評

 

  看到某知名台灣推理小說家,推薦說他真的沒猜著兇手、最後大吃一驚;也看到不少網友說,雖然女主角很討厭,但結局真的很震驚。我一向不相信那種整排的業界(ㄆㄟˋ)好評,比較相信一般網友的感想。於是想說這次真的可以買了吧……

 

3. 女主角的名字

 

  我不會承認女主角名字翻成「葵希」害我腦波變弱。為什麼不翻成「虧雞福來爹」發音也很近啊!為什麼偏要用「」這個字來釣我><(巨星老葵花表示:43e7d8153011e2dd73c1b81f10bf96be_w48_h48)但若是翻成「貴希」或「鬼希」也一樣危險,松本貴姬和流小鬼Orz我的世界好危險嗚嗚嗚(貴姬流小鬼表示:1524eabd332d77

 

  我看了博客來的簡介和試閱後,心中已經有了個兇手人選。11/29(週四)書一入手就不想等了,直接翻結局……靠夭未看先猜中f060c5ef3aac0ed1649286d437bcef1c_w48_h48f060c5ef3aac0ed1649286d437bcef1c_w48_h48f060c5ef3aac0ed1649286d437bcef1c_w48_h48到底為何名作家會猜不到兇手???為何網友公認結局很震驚???我沒被作者騙到,但被大家的推薦騙到了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

 

 

以下爆雷,請自行斟酌離開或繼續閱讀。

 

 

防雷葵花

葵

 

 

丹布朗教會大家的事:主角身邊最像大好人的那個人就是大魔王(爆)

 

 

  半夜看完,隔天就在FB怒發我的推理小說雷點:

 

1. 主角失憶

 

2. 兇手是莫名殺出的神經病

 

3. 兇手是主角身邊的大好人

 

  丹布朗例外,因為他是套路王。一般般的套路會讓人覺得低級,但堅持套路到他那個份上,某方面而言卻會成為經典,就像一般歌手不換舞台裝是不敬業,但費玉清穿一輩子小領西裝就可以(?)讀丹布朗小說的樂趣之一就是「未看先猜中」的親切感(?)要是哪天被他騙了反而會很失落ㄅ覺得他怎麼變成正常的推理作家(這是褒還是貶(我也不知道(X

 

 

  後來想想也還有例外,島田莊司的《異邦騎士》,就是主角失憶卻很精彩的推理小說。或許,沒有不能寫的題材,只有寫壞掉的作品。近年的歐美懸疑小說,作者偷懶,愛放「目擊者失憶」大絕,設計不可能犯罪的腦力都省了1528439b44188b4eb5f040b2d23bfcd7_w48_h48近年的日本推理小說,則是愛用整型梗,以前東野圭吾的《幻夜》,整型成果是多年來的累積,十分合理,但現在厚~很容易就整型成別人、甚至先整成別人再整回自己,最好變臉那麼簡單,身材和聲音也不會一樣,斯容整了三十次沒變成金喜善、再整三十次也沒變成金泰熙啊8290fe00b31b6eec74b114f601eb9247_w48_h48

 

  我覺得推理作品,沒有驚人的詭計和真相也OK,但整個故事要合理,此外希望角色們、尤其是主角不要太雷,啊不然結局不強故事不好人物討厭,我要這本書幹嘛?

 

  至於作品的意義:日系的本格派推理、歐美的解謎小說,注重理性、智力、突破人類思想與心理的盲點;日系的社會派推理、歐美的犯罪小說,注重社會或人性的議題;日本的致鬱系、歐美的懸疑驚悚小說,主要則是吃氣氛。就個仙的價值觀而言,意義是骨架、氣氛是血肉,徒有氣氛而無意義的作品,坦白說就是重口味、沒營養的垃圾食物啊!但另一方面我又覺得,如同也有寫得爛的本格派推理、社會派推理,理應也有寫得好的致鬱系、懸疑驚悚,因此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會買致鬱系或懸疑小說,想突破自我的成見,但下場往往都是被雷到就是了045

 

  以下是以機掰仙的主觀角度,分(ㄊㄨˋ)析(ㄘㄠˊ)這部小說,溫良恭儉讓的朋友們,請盡速離開唷53973ea6b2b8ea9b4ec358dfec4746df_w48_h48

 

 

防雷葵花再一朵

葵

 

 

  「最後的女孩」是影痴的用語,指恐怖電影結束時最後倖存的女人(《最後的女孩》P.30)

 

  故事中共有三名最後的女孩(結尾出現的海莉不計入):聯誼會館血案倖存者、積極成聖人的麗莎,夜光客棧血案倖存者、消極成廢柴的莎曼珊,松林別莊血案倖存者、表面擺脫陰影出頭天、實則各種逃避到欠砍的虧雞。麗莎和莎曼珊戲份很少、形象扁平,主角只有虧雞=本書無意呈現「犯罪受害者們的群像」。

 

  虧雞從頭到尾就是我不要看我不要聽各種崩潰,不該逃避的拚命逃避,應該小心的卻不小心。因為她失憶,案發的關鍵一小時記憶都空白,所以在她的認知裡案情是這樣:他們一夥同學去松林別莊度假,遇到來路不明的喬,自稱車子拋錨,珍奈兒邀請喬進屋休息,結果原來喬是逃出療養院的精神病患,最後在松林別莊裡展開大屠殺。既然她的認知是如此,為何還會讓來路不明、自稱莎曼珊、但其實沒驗證過身分的陌生人,住進她家?各種離譜的逃避和愚蠢,與其說是描寫受害者心路歷程,不如說只是灌水,要是虧雞不歹戲拖棚,這本會變成短篇小說。

 

  虧雞和克雷格,互有好感加上正式交往,時間是一年多,克雷格一直想上床,珍奈兒也提醒虧雞,但她依然一廂情願認為,那只是一時的慾望,不會造成克雷格不可逆的失望。終於一群屁孩去松林別莊狂歡,兩人同房同床,也約好要做了,結果她又臨時踩煞車,提出「我希望我的第一次能夠特別一點」這種抽象的要求958b1577c60d6b488c65f001c55df74d_w48_h48還對男友不是處男感到失望20f5e0301efa2749a8442f2392f8873e_w48_h48克雷格憤而離去剛好而已www

 

  之後虧雞撞見克雷格和珍奈兒打野砲,她就回松林別莊上了喬。上完喬之後,她又氣到拿刀要去質問,喬追來阻止,她就把刀丟在森林裡走人,喬也沒撿刀就離開了。哈囉小姐~人有開擇偶條件的自由,無論是為了心靈相通、肉體相通或戶頭相通,無論在別人看來是高級或低級,這都是個人自由。不滿男友精蟲衝腦,你有權利把他甩了,但你沒有權利拿刀相向,這是恐怖情人好嗎?更恐怖的是,虧雞明知森林裡一年前發生命案兇手沒抓到,她還把刀丟在那裡,刀果然被兇手撿去,然後她的朋友就死光惹9a29ad373d47479b06515fd1e3ddaef7_w48_h48

 

  大屠殺過後,唯一倖存的虧雞,罹患了解離性失憶症,只記得屠殺的開始:垂死的珍奈兒渾身是血從森林裡走出來,以及屠殺的結束:虧雞向警察庫普求救、庫普槍殺了緊追虧雞的喬。明知道自己失憶,還咬定兇手是喬1528439b44188b4eb5f040b2d23bfcd7_w48_h48

 

  警方也很莫名,雖然喬拿著兇刀,但他的體格,不可能打得過克雷格和羅德尼。喬是逃出療養院的精神病患,庫普是負責找他的警察,所以當天在當地,有能力制服克雷格和羅德尼的人,不就只有庫普嗎1528439b44188b4eb5f040b2d23bfcd7_w48_h48庫普被虧雞抱住、槍殺喬之後,隨即請求支援,警方馬上來了=庫普沒機會回去現場清除跡證。他在屋內走來走去殺戮那麼久,還和羅德尼激烈打鬥,都沒有掉頭髮?羅德尼的指甲縫裡都沒有他的皮屑?這些跡證肯定不是喬的,那真兇肯定另有其人啊!這個美國和有CSI的美國是平行世界吧1528439b44188b4eb5f040b2d23bfcd7_w48_h48就算警方不懷疑自己人,八卦記者和無聊鄉民,都沒起疑心?

 

  虧雞獲救後一直很依賴庫普,也知道庫普喜歡她,卻選擇和律師傑夫交往、同居,讓庫普擔任隨傳隨到的角色,但庫普抱蒂娜她又大吃醋,7pupu質問庫普,「我還沒有準備好要原諒他」(《最後的女孩》P.349)、「他應該完全屬於我一個人才對」(《最後的女孩》P.350),最後背著傑夫和庫普上床(剛剛你是不是搶了傑夫的台詞)覺得克雷格當年真冤4da1869dbd7eb538aeba27fae75b696a_w48_h46

 

  虧雞最後恢復記憶,想起來當時的狀況:喬蹲在地上撿兇刀,很害怕地看著虧雞,以為唯一活著的虧雞是兇手,他說他聽到尖叫聲,所以又回來,然後就看到……然後虧雞就抓狂尖叫逃跑,喬只好拿著兇刀追她,然後虧雞看到一個制服上沾滿鮮血、一副兇手樣的警察,就撲到他懷裡求救(我到底看了什麼RUKI-Falling-表情符號

 

  那再來看看庫普殺人、以及不殺虧雞的原因:殺人原因只是因為他有病,小說也沒有要探討這是什麼病,反正就是有病,歐美懸疑小說愛用。唯獨不殺虧雞的原因,是他在森林裡對虧雞一見鍾情82e369b20fd67a2b094b731542140efe_w48_h48即使她可能想起他是兇手,他仍選擇不殺她。之後深情守護虧雞十年,除了殺害莎曼珊和麗莎,其他時候都忍住不殺人,因為他不想冒失去虧雞的風險。好的那從上述也知道虧雞是怎樣的女人,庫普卻愛她愛成這樣,證明他真的有病(欸)

 

  同場加映麗莎:她鎖定庫普可能是松林別莊血案的真兇,竟然和庫普在她家喝酒,企圖逼供,但她是獨居,酒裡就被下藥,昏倒後被拖去浴室割腕,偽裝成自殺。沒有隨身暗藏電擊棒自衛;沒有事先把自己的調查託付給親友;沒有在家裝設針孔攝影機和竊聽器;當然也沒恐嚇庫普:「我已經事先託付了十個親友,只要我出事,無論是死亡或失蹤,就是你幹的。」任何防備措施都沒,就和這麼危險的殺人魔嫌疑犯,獨處一室,還喝東西……我真的相信她想自殺(欸)

 

  最後再來回顧松林別莊血案:珍奈兒的父母,租了一間附近發生過命案兇手還沒抓到的小木屋,給寶貝女兒邀朋友辦生日趴。貝琪知道這是一間附近發生過命案兇手還沒抓到的小木屋,卻沒事先建議大家換地方辦趴,大家都進森林開始探險了才說。而剛抵達松林別莊時,珍奈兒原因不明禁止朋友們:打電話、傳簡訊、拍照錄音、臉書發文,沒收了大家的手機放在車上;但後來既然得知,這是一間附近發生過命案兇手還沒抓到的小木屋,卻都沒人想到應該拿回手機,萬一出事才能求救。而且既然已經知道,這是一個發生過命案兇手還沒抓到的森林,克雷格和珍奈兒還要去打野砲。而且既然已經知道,這是一個發生過命案兇手還沒抓到的森林×2,虧雞還要到森林裡散心撞見男友和好友打野砲&讓殺人魔對她一見鍾情殺人魔跟著她目睹野砲,為她除掉那對姦夫淫婦、以及所~~~有的朋友(大謙語氣)

 

  Anyway總之屠殺開始,珍奈兒顯然沒救了,就算有救,虧雞顯然也打不過兇手,但虧雞卻衝過去抱住她(剛剛才拿刀要去找人家)兇手都來了,虧雞還不放手,然後她就被砍了(廢話)但畢竟是暗夜的森林,如果安靜鳥獸散溜走,兇手是殺不了所有人的,問題是大家都喜歡尖叫,但在這種地方,沒有別人會循聲來救你,只有兇手會循聲找到你(扶額)克雷格要開休旅車落跑,不好好開還去撞樹,然後下巴壓到喇叭,兇手不殺你對不起自己(不是)

 

  後來剩下羅德尼和虧雞倖存,羅德尼為了救虧雞(他不知道兇手不打算真的殺她)和兇手激烈搏鬥而死。虧雞跨過他的屍體時,還特意不去看他,告訴自己這不是真的,靠夭人家是為了救你而死啊!但整本小說裡虧雞都沒有感謝過羅德尼,她只在乎她自己、和她喜歡的男人1f644

 

  最後虧雞和喬互相誤會對方是兇手。喬就算了,他是後來才回來的。虧雞明明一直看到兇手,就算光線差,臉看不清楚,但喬和庫普的衣服和身材也差太多了82dfecc60ad2762bf19e631d79c4b086_w48_h48如果虧雞是看到喬拿著兇刀,就嚇到先跑再說,為何她看到庫普制服上都是血,不會嚇到先跑再說……看完真想把這群腦殘屁孩和庫普一起關進松林別莊,再多丟幾顆炸彈進去0d651dd432875334e607bbdca958fabb_w48_h440d651dd432875334e607bbdca958fabb_w48_h440d651dd432875334e607bbdca958fabb_w48_h44虧雞有主角特別待遇,嘴裡要塞一顆0d651dd432875334e607bbdca958fabb_w48_h44

 

 

  我還要抱怨另外一件事,就是:推理小說裡的女性友誼。虧雞和珍奈兒的關係,正如小說裡的記者約拿所言:「妳們表面上假裝是最好的朋友,但是實際上卻完全受不了對方。」(《最後的女孩》P.267)就我目前的閱讀經驗,無論是日本或歐美的推理小說、無論作者是女性或男性,寫到女性好友,多半都是表面要好,實則互相討厭、嫉妒、搶男人。英國懸疑小說《暗黑森林》的女主角和閨密,也是這種關係,女主角參加了閨密辦在森林別墅的派對,然後有人死掉了,女主角受傷在醫院醒來,失去案發時的關鍵記憶套用在《最後的女孩》無違和(意外發現套路)(離題)

 

  總之在推理小說裡,女性友誼經常被描寫得很負面,但男性友誼就不會,看看那基情四射的偵探與助手4a892718bf1eed4b5ceafe9c97728a1f_w48_h483b7b422361776363ed9f9fb44fd3e16e_w48_h48a4419af4b4ddd9d5f0a19e91201b578a_w48_h48但在現實裡,女性友誼、男性友誼、男女之間的純友誼,應該都差不多,有事時會互相幫忙,沒事時就很日常啊、講話內容很垃圾啊……不是每個女生都很鹹在那邊自己演鹽吸攻略好嗎1528439b44188b4eb5f040b2d23bfcd7_w48_h48

 

 

  當然這本也是有優點啦~文筆很好,氣氛很好,就這樣(喂)

 

  我通常沒空寫讀後感,這次特別花時間來寫,是要提醒自己:我的時間和金錢,愈來愈需要花在刀口上,所以不要再買不合自己胃口的小說類型了,再買剁手↓↓↓

RUKI Instagram 2018.02.01-2

(松本貴姬流小鬼嚕嚕:那是我的手喇RUKI-FADELESS-表情符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