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了感覺也就湊合,個人覺得只能算及格,中國一年出不了多少及格的電影,豆瓣八點幾個人感覺有點過了,當然人本來就不是理性的,是不是小成本電影更容易被追捧,更容易獲得高分?


謝邀。因為觸動人心。

這是講底層小人物的夢想與奮鬥,悲歡與離合。

身為底層,除了自己,一無所有。

正常途徑找不到快速出人頭地的路,解決不了面臨的迫切需求。所以走向了犯罪。

可是,就連犯罪,也不知道什麼值錢什麼不值錢,不知道很多城市人眼裡的生活常識。

幹了壞事,但良心未泯,真正違反道德底線傷害他人的事情,幹不出來。

迷茫掙扎,跌跌撞撞,沒有方向,無頭蒼蠅一樣亂撞。

我們每個初入社會想要「人往高處走」的青年,不都是這樣嗎?

我們知道眼鏡和大頭不知道的那些常識,可是我們自己想往上的那個地方的常識,我們知道嗎?

我們跌跌撞撞懵懵懂懂的奮鬥,在想要成為的那個階層看來,不也是滿滿的無知與愚蠢嗎?

大笑過後,全是眼淚。

在淚水裡,也有很多純粹的晶瑩的東西。

嘉琪句句往人死穴捅的毒舌下藏著溫柔與自尊;真真一直不回應大頭卻在關鍵時刻費盡心機保護他。

眼鏡跟大頭在獄中應該是學會了足以安身立命的真正的本領,保安終於可以當協警了,嘉琪是有人真心愛的,真真等大頭出獄以後會是幸福的一對。

不管怎樣,跌跌撞撞也好,懵懵懂懂也罷,只要走在了正道上,慢一點也終歸會突破現有的區間。乖,別怕啊!

有一天我們走到新的地步,回看過去的自己,很多想法很多做法其實也真的像個笑話。可是我們哈哈大笑不是嘲笑,只是穿過歲月的長廊,摸摸曾經的懵懂少年頭,心疼一下自己。也祝願所有的自己,努力啊不負韶華,過去啊一笑置之。

這部電影辛酸感人,但從商業的角度講並沒有做到最好,個人認為遜色於葯神的商業完整性。可是,它有真東西,你看那晶瑩剔透的,是我們的心?。


因為一羣無名之輩(非流量明星)貢獻了年度最佳表演(羣戲)!

有人說這部電影是年度爆款,有人說這部戲風頭直指《葯神》,還有人說這是2018年的黑馬電影。

確實,據不完全統計,截止11月底,已經上映的中國電影將近2500部,你到電影院中看過的電影有多少?值回你手裡的票錢的電影又有幾部?

國師張藝謀今年的水墨電影《影》上映了,乍一看與張導之前的風格截然不同,但只不過是將故事放在有著濃厚韻味的江南,濃墨重彩的大色塊美術設計換成了非黑即白的顏色,融合陰、陽、黑、白,講述了一個關於「影子」的故事(此處給超哥一人分飾兩角的精湛演技鼓掌鼓掌鼓掌!)。近年來,張藝謀的電影風格越來商業化?藝術化?不論大家對他的評價有何不同,我的感覺是越來越空了,似乎格局、世界觀、故事結構越來越大,但核心的東西越來越空、越來越虛,反倒不如早年間的《大紅燈籠》、《父親母親》、《活著》等電影了。

除此之外,《找到你》、《我不是葯神》、《一出好戲》、《紅海行動》、《無雙》等多部不同類型、不同題材的電影也為我們奉獻的精彩的演技、震撼的視聽享受......

然而沒有一位流量or知名明星,也沒有知名導演、更沒有鋪天蓋地的宣傳,有的只是一羣好演員對於中國影視行業的崇敬與堅守,他們用最真摯的感情、最精彩的演技、最紮實的功夫為我們呈現出了一臺接地氣卻又那麼不可及的「人間喜劇」。

這就是《無名之輩》!

——————————前面有點囉嗦不看也罷。我是正式開始影評分割線—————————

《無名之輩》是由饒曉志執導,饒曉志、雷志龍編劇,陳建斌、任素汐、潘斌龍、章宇、王硯輝、九孔等主演的電影。(引自百度百科)

電影的名字很戲劇性,既是明示了電影講述了一羣社會底層的無名之輩(欠債還不起的地產開發商、當不上協警的保安、嘴毒心善的殘疾人、來自農村一心想幹出事業的笨蛋劫匪二人組等),卻也暗示了電影的這羣主創人員也大多是籍籍無名之人(非流量明星)。可正是這羣人湊在一起卻讓這部電影綻放出了那些沒有演技的流量小生、小花永遠也羨慕不來的精彩瞬間。

整部電影圍繞「丟槍」「尋槍」展開,影片前段不得不直言很像陸川導演的《尋槍》(《無名之輩》大段的主觀鏡頭、搖曳不斷的鏡頭運動、配合音樂的無級變速鏡頭都非常像),沒看過的可以去網上看一下,不過《尋槍》的開頭更加棒,音樂和剪輯的契合度非常高。而後通過「槍」這一個道具將影片開頭的所有人都串聯到了一起。

下面介紹劇情:

在(房地產)建築工地當保安的馬先勇,將農民挖出的【土槍】花錢收購,主動上繳派出所希望能重新獲得成為協警的資格,但卻在前一天晚上,被地產商高明的兒子偷走。於是,馬先勇暗自開始追查案件。此時兩個來自農村的蠢萌劫匪【持槍】搶劫了一家手機店,追逃的過程中,誤入馬先勇殘疾的妹妹馬嘉祺家,本是搶劫,卻又面臨即將被迫殺人。

馬先勇搶先嚴審波仔,得知了線索由來:搶劫的前一天晚上,蠢萌劫匪因為心上人真真,暴揍並搶了他的頭盔。馬先勇先找上了真真告訴實情,並取得了與劫匪的聯繫方式,約在晚上西山大橋見。真真為了保護劫匪將所有口供指向波仔,現身橋上誘波仔現身。同時欠債不還的高明「被喪儀」,高明兒子【持槍】出現在橋上......

此時兩把【槍】、故事裡的所有角色都在同一時間匯聚到了這裡。高明現身、馬先勇破案、大頭真真牽手成功、馬嘉旗喜獲表白,故事看似皆大歡喜,正該結束。可蒼天饒過誰?蠢萌劫匪碰巧跟馬先勇同一輛救護車,被馬一隻【水槍】嚇得開了【真槍】,至此【雙槍】現世,圓滿落幕。

電影裏的每一個人都在掙扎,都想換一個活法。

胡廣生,外號眼鏡,有著從小打死眼鏡蛇的「狠辣」,人生信條如心靈雞湯一樣,一步一個腳印,登上人生巔峯贏取白富美,可他選擇的路子從頭上就與心靈雞湯不符合——搶劫!卻指望著這個行業出名、露臉,往高處走,換個活法——成為成功人士。

馬嘉旗,嘴強王者,因為一場無妄之災成了全身癱瘓的「廢物」,她不甘心也不想繼續眼睜睜看著自己是個廢物卻又無能為力,蠢萌劫匪(眼鏡和大頭)的到來,讓她想換個活法——投胎,似乎終於可以實現了。

李海根,外號大頭,沒有太大的人生理想,卻有點大智若愚的味道,看破世俗的偏見,希望跟著眼鏡掙一筆錢,換個活法——迎娶心中的女神真真。

馬先勇,身為保安卻不甘心,希望找回槍,換個活法——重新成為協警。

這部電影赤裸裸充斥著各種慾望,正因如此,它很真實。

電影刻意將發生地設置在貴州,選用西南方言,讓故事顯得更加真實。

任素汐、章宇、大潘三人戲不得不說真的太好了!整部劇的精華、亮點、笑點、淚點全部密集集中在這三人的對戲上了。

任素汐,話劇女王,雖說這樣的表演屬於正常發揮,但還是驚艷到我了。尤以馬嘉旗失禁的那場戲,她的眼神、話語、節奏、呼吸、哭泣都準確得不能更準確,直擊人心的表演讓我們看到了殘疾人守衛自己尊嚴的那一刻,是多麼動人。

章宇,最初的印象停留在《葯神》的「黃毛」,那個角色很收斂很沉穩,卻沒想到這部電影裏卻來了個360°大反轉,撒著歡兒演,分寸卻又把握得恰到好處。演技這麼好還既能演正劇,同時又能自然不做作地將喜劇演繹得如此到位的演員實屬難得!

大潘,印象一直停留在《愛笑會議室》(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吧,我一直惋惜於這個團隊的解散)大潘似乎在電影電視上一直定位於喜劇人,卻難得正經得看他在電影裏最大程度的弱化搞笑成分(將搞笑戲份大多轉移到馬嘉旗和章宇身上,導演也是很敢了。)用演技說話。

整部片子驚喜頗多,演技也為人稱道,但許多細節上仍然存在不足之處。

1、就是開頭說的,影片的開場與陸川的《尋槍》開頭太過相似;

2、不得不提下的是老戲骨王硯輝老師這一支線的戲份太輕,太少,角色也不夠能立得住。如果電影沒有這個角色或者換一個角色設定似乎也說的過去。導演似乎想要在電影裏展現的層面更多、更全面卻也忽略了這一部分;

3、任素汐和大潘喫虧在了方言上,聽起來有些生硬。而章宇土生土長的貴州人在語言上可謂是佔盡了優勢,然而三人對戲的部分語言交流太多,形成的方言對比也更為鮮明;

4、影片邏輯上有些部分未交待清楚。(比如觀眾看到後半部分才知道馬先勇有個妹妹,並且就是那個殘疾的毒舌女,後面兄妹二人的線通過馬嘉旗「死前」隔門喊話,未免讓人覺得煽情有點過硬;波仔被馬先勇審問之後要找大頭報仇,但連警察都不知道他會來西山大橋,波仔怎麼來的呢?)

5、西山大橋大辦高明追悼會那幫人與高明兒子為首的學生大打羣架,站在高處的警察居然沒有理會?(此時已經跟上他們眼中的劫匪:波仔)沒有制止?

儘管有不少的瑕疵,整體來說也不失為一部不錯的電影,貼合地氣卻也立意很深,正是有了這些泛泛之輩的無聲爆裂,纔有瞭如今振聾發聵的《無名之輩》。從中能感受到無名之輩如演員,不過堅持操守、磨礪演技,為中國電影奉上精彩的作品;無名之輩如導演,不過想在漫漫導演路上,提升自我,拍出更加精彩的電影;無名之輩如影評人,不過品評電影、磨鍊自己,寫出更加精彩的讀解供世人參閱而已。

————————————————我是結束分割線—————————————————

聲明:以上文章為個人觀點,嚴禁私自轉載;

同時重申:藝術是自私的也是主觀的,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藝術點兒來說是「一千個觀眾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通俗點來說就是做閱讀理解每個人答案還不盡一樣呢,觀點相同觀點不同,都很正常,歡迎交流探討,謝絕噴子!


恕我直言,這個比《神奇動物》和《毒液》好看,神奇動物說實話對不瞭解那個世界設定的人,不太友好,這點有些像《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好多人出來都一臉懵逼。不知道那通篇的騷詞兒幾個意思。

知乎有個毛病,越是對普通人不友好的電影,越是舔的厲害。要不怎麼證明自己逼格高。

至於《毒液》典型的好萊塢大片,爆米花電影,場面活兒一如既往的漂亮 ,就是普遍反應節奏有問題,前面太過墨跡。而且美國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對老百姓而言,很難產生共鳴,知乎都是精英,這個不算,反正舔就對了。

順道提一下,神奇動物真要學一下,漫威的手法,看沒看過原著都不影響單獨看一部電影。

無名之輩和黑暗迷宮一樣,屬於不錯的國產電影。

但是逼乎有個毛病,天天罵小鮮肉,糟蹋這個導演 糟蹋這個編劇,但是沒有小鮮肉,極少又能入得了知乎法眼的。一說,陳建斌,任素汐,章宇,本能反應,還有黑暗迷宮,一說,葛天 ,聶遠,第一反應都什麼演員,聽都沒有過,要不就褲襠藏雷那個?垃圾電影,邏輯是這樣的,是有小鮮肉等於大製作,但是小鮮肉把大製作毀了,沒有小鮮肉肯定沒有大牌導演和製作,肯定是個垃圾電影。這麼個邏輯。

一點都沒腦子,跟著舔就完了。

活在豆瓣和知乎電影的缺心眼。

話說回來,無名之輩,類似寧浩瘋狂系列,一個小圈子裡,一羣人,陰差陽錯的故事,但是比寧浩拍的好看,寧浩的瘋狂系列,就是一條直線,練成毛線,結局一拉就完事了。

這個無名之輩 噴的最狠的,就是結局,其實我覺得最好的就是這點,試想一下,如果他們沒上救護車,沒開最後一槍,或者說陳建斌沒看見,是不是一切就完美了,愛情,救贖。每個人是不是都會有重新再來一次的機會。

捎帶手說一句,任素汐,演的真心好,跟驢得水裡面差不多,把女性的脆弱 絕望,瘋狂,各種衝突的情緒拿捏的恰到好處。

章宇,那個看QQ鬼畜那段。確實好。


謝邀,週五剛看完,不得不說章宇和任素汐那條線騙了我一些眼淚。但電影品味這的確是因人而異,我覺得他沒有豆瓣瘋傳的那麼好,主要原因還是另一條線太弱了,細節上也的確經不起推敲,最後所有人彙集到西郊大橋太刻意化,反轉也來的不夠到位。警察會那麼傻被真真騙嗎?連基本的手機聊天記錄都不加調查直接去抓人?

———————

上班了,還沒答完,有空繼續


我跟身邊的很多朋友推薦了《無名之輩》,但是反響平平。前不久我意識到一件事,角度不對。《無名之輩》講述的是一羣社會底層人物不斷奮鬥的故事。而我身邊的人大多都是所謂的高端分子,高端人才——大學生,而且是一所並不怎麼出名的大學。這個學校裏的大多數人都是醉生夢死,都處於一種歌舞昇平的世界裡。我平常接觸的更多是校園之外。所以我大概瞭解這個社會底層人物的辛苦。而真正追捧這部電影的大多都是經歷過社會摧殘的那一批人。他們深刻意識到,人是平凡的。我覺得電影更多的是勾起人們心底的想法,與人心底深處產生共鳴,這纔是真正的電影的含義!這也是《無名之輩》受到追捧的原因吧。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