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铁的时刻表中,有一个车次,仅行驶于目前南回线,一天只有一班列车往返,没有冷气,每站都停,随著南回线的电气化工程,有可能在未来的某天步入历史。

IMG_0488.jpg


从前几年,随著东部铁路电气化,慢慢看到这一班列车的介绍,外观蓝色的,所以铁路迷都暱称「蓝皮」的蓝皮列车,是一定要搭乘一次的。

没有冷气,在一开始其实有点兴致缺缺,但随著年纪的增长,发现以前觉得不会消逝的,开始一个一个慢慢的消失,开始想著,是否...应该要搭一次,回味一下曾经。

母亲大人看著介绍说,这就是阿嬷常常搭的车啊。小时候,总听大人提起,因为孩子都长大了,空闲下来的阿嬷,最喜欢的就是从后壁买一张去台北的平快车票,早上出发,慢慢的晃到台北,这样一天就过去了。

说了很久,终于和二姐约了一天,确定东部回来有票之后,就出发了。

IMG_0333_L1.jpg

选择凤山车站当起点站,因为这个车站,在高雄铁路地下化后,也将走入历史。
(并不是要废弃不用,而是目前的凤山车站和高雄车站一样,都属于临时站,待铁路地下化通车后,将改由新站进出,路面的铁路也会慢慢拆除。)
 

IMG_0334.JPG

从左营站开始地下化的车站,一直到凤山站结束(以车站而言),因为征收的问题,凤山新站的启用比其他车站稍晚一些。
 

IMG_0335.JPG

我想我会怀念,来这边搭车到东部的这些回忆片段。
 

IMG_0336.JPG

出发吧,每次出发都要有麦香的陪伴。 (笑)
 

IMG_0337.JPG

旧铁桥,高雄端,来不及拍高雄端这边的湿地公园,之前走过几次,满好散步的一个园区。
看了一下相关网站,活动颇多,如果有兴趣的朋友,别忘了来这走走看看。
 

IMG_0344.JPG

旧铁桥,屏东端。

IMG_0341.JPG

之前常听摄影圈的前辈们在讨论要到旧铁桥拍芒草、拍日落,搭著火车路过,桥下的芒草真的好美。

 

IMG_0349.JPG

今天的天气阴天有雨,远方的北大武山区正下著大雨。
 

IMG_0354.JPG

枋寮站,为南回线的起点站。欲搭乘蓝皮列车,需要搭车到枋寮才能转蓝皮普快。
从枋寮开始,可以搭车到台东,但因为这次想去太麻里旁的樱木花道平交道,所以没有搭完整个南回线。
 

IMG_0355_L1.jpg
 

IMG_0358.JPG

买好票,站在月台上,看著游客,看著经过的列车,突然突然变得好紧张好期待。
 

IMG_0359_L1.jpg

远远就看著火车推进,也不管外面正下著雨,迫不及待的想要和蓝皮见面。
 

IMG_0360_L1.jpg

好美的蓝色,好美的车厢,兴奋得像个孩子一样的跳跳叫叫著。
 

IMG_0361_L1.jpg

IMG_0368.JPG

蓝皮列车一共三节车厢,车厢内没有冷气,单纯靠著上面的电风扇运作,听说在夏天的时候满热的,但很庆幸这天的天气微凉。

IMG_0364_L1.jpg
 

IMG_0365_L1.jpg

座位是可以旋转的,可以俩俩好友在上车后将椅子转成面对面的聊天。
窗户则是往上推就可以打开了,天气太热还有窗帘可以拉下来。

IMG_0530.JPG

搭蓝皮开窗户超棒的,但有一点要特别提醒,请记得带口罩耳塞
因为南回的隧道特别多,开窗户的情况下经过隧道时,柴油的烟会随著开窗窜进来,而且隧道里的回音特大,如果不开开关关窗户的话,戴上口罩与耳塞会比较舒服。 (汗)
 

IMG_0424.jpg

IMG_0402.jpg
 

IMG_0398_L1.jpg

每一节车厢都是独立的,但前后都有门可通往前后车厢,在隧道内拍照,总觉得好像某种场景。

IMG_0403.JPG

从枋寮出发,很快的就能看到大海。当天因为外围环流的影响,从火车上看大浪卷啊卷的,觉得好刺激。
(其实枋寮车站本身离海边也满近的)

IMG_0373.JPG

加禄车站到内狮车站的这一段,离海岸线超近,希望下一次有机会,能从旁边的公路拍蓝皮列车通过。

IMG_0381.JPG

离开内狮车站后,很快的会来到一个大转弯,而这一转弯,就要进入群山的隧道了。
前方的聚落,总以为是垦丁或恒春,后来才知道,那边属于枋山,离垦丁还有好远一段距离。

 

IMG_0391_L1.jpg

枋山车站,台湾最南端的车站。
 

IMG_0393.JPG
 

IMG_0397.JPG

古庄车站。

IMG_0405.jpg

在不断的进进出出隧道后,终于来到了东部,天气依旧不算太好。

IMG_0440.JPG

嗨,美丽的太平洋,好久不见。
天气不好就没办法看到绿岛和兰屿了。
 

IMG_0442.JPG
 

IMG_0472.jpg

离开中央山脉,来到东岸的第一站,大武站。

IMG_0414.jpg

停靠泷溪站等会车中,停靠的时候有一点点小久,列车长说要拍照就下车吧,但是列车来之后要马上上车,因为火车会车完毕就要开了。

IMG_0454.jpg
IMG_0458.jpg

 

 

IMG_0449.jpg

等待会车的列车为莒光号,编号R123的R100型柴电机车,与这一列蓝皮火车的火车车头R106为同型号的柴电机车。在2010的建国百年与铁路节123周年的活动中,将R123恢复为原先的蓝色涂装。
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再看到复古蓝色涂装的车头与蓝皮普快列车一起,应该会很美很美吧。

IMG_0463.jpg

IMG_0464.jpg

IMG_0481.jpg

终于来到了太麻里站,下车后,和一般游客相反的,往车头跑去,一边跑一边祈祷希望火车开慢点。跑到车头前方停下来,手机才拿起,就看列车长们挥挥手,准备出发。觉得很感动,但更多的是开心,举起手和蓝皮说再见,也和车长说谢谢,在经过时,车长还热心的提醒我东西掉了。谢谢你们,让我这趟旅程顺利平安的完成目标,没有搭到最终战有点可惜,希望还有机会在停驶前完完整整的搭一次。

IMG_0482.jpg

IMG_0483.jpg

IMG_0484.jpg

 

IMG_0489.jpg

再见了蓝皮,我们一定会再见的。

告别蓝皮列车后,打算先到售票口买 14:34 开车的自强号 311次,再去吃饭逛逛。没想到问了售票人员才知道,因为最近南回电气化再加上天气的关系,几乎大部分的列车都误点,如果我们要照原订的自强311车次到知本等复兴782,有很大的机率会赶不上,所以建议我们直接前往知本等车比较保险。

呃...这不是囧了吗?到底该不该放弃樱木花道平交道,赌一下不会那么赛的遇上大误点,还是要先转知本等车呢?还在抉择的时候,售票人员说,先转知本吧,你看看列车时刻表上的误点...,如果现在要去还有车,不然就要赌赌看了。既然如此,立刻改买车票去知本,能顺利回家比较重要。

然后我们就到知本了...。 (笑)

IMG_0503.jpg

火车站距离知本闹区的街上不会太远,大概车站出去之后左转再左转再右转就到了...。 (真心不骗,只是要走一段)(大笑)
离回家的火车有将近2个小时的时间,不到大街上去晃晃,实在也不知道能去哪。

IMG_0502.jpg

走到大街问估狗大神,大神表示这里有一家手工羊牛肉店,问了老板还在营业中,就赶紧来吃饭。

我点的是牛肉汤饺(无肉),很酷的用陶锅装,上来的时候还噗噜噗噜的滚著。
水饺是手工包,馅还满多满丰富的。汤头不差,害我看著隔壁二姐的面流口水。

IMG_0493.jpg

牛肉面,一样是陶锅上菜,一样是噗噜噗噜的,面是老板自己制作的,口感挺好。而汤头清淡清爽不油腻,牛肉则是有别于汤头的清爽,倒是处理的入味。

IMG_0498.jpg

提供店家资讯,顺便笔记一下下次到知本还要再去吃。

=============================
王姐手工牛羊面店
台东县台东市知本路三段90-1号
0900 099 216
=============================

IMG_0499.jpg

吃完午餐,还没走到外面就遇到倾盆大雨,街上瞬间空无一人,连车都没有了。 

IMG_0501.jpg

最后,转往7-11买了零嘴,意外捕获乖乖X快车肉干,味道嘛...,7-11有卖,可以去买来试试。

IMG_0504.jpg
 

IMG_0505.jpg

玩了一天,也该累了,搭上复兴号,回家啰。

已经运行将近40年的复兴号,目前主要运行路线以北回线与南回线为主。
回程选择复兴号的原因,也是因为依照目前电气化的计划,复兴号预定于2024年全数淘汰,趁著这次周日出发的小旅行,一次入手。
 

IMG_0506.jpg

IMG_0511.jpg

IMG_0513.jpg

IMG_0514.jpg

IMG_0541.jpg

IMG_0597.JPG

很久没有这样搭车玩耍了,谢谢二姐这次的参加,让我出发的动力增加了一些得以成行。

蓝皮复古列车真的会让人怀念,这次搭乘的天气遇上阴天,虽然不热,却也没办法看见蓝天大海。
而南回线上的复兴号,在10/12改点后,转为区间车使用。

游记写到此,原以为最珍贵的应该是蓝皮复古列车,没想到真的误打误撞的是即将停驶的复兴782次。

从前年一直念著要搭想搭的火车,到了今年才成行,而接下来,即将迎来的是高雄铁路地下化以及南回电气化等改变。
改变是好的,但有些回忆会随著改变而消失,也就只能趁著还存在的当下去满足回忆的空缺。

这一趟旅行几乎都是在坐车,在车上看台湾的风景,看台湾海峡和太平洋,然后和车上偶遇的乘客对话一两句,成为彼此回忆中的过客。
不管到哪都能遇到很亲切的台铁人,不说明自己身分的列车长,却把我的问题记住默默照看我们在车上的一切。发现我飞奔要去拍照的车长,等到我就定位后才开车离开,让我当下感动感谢到不行。
很多很多说著规定是这样,但却努力帮我们想著最好最佳的配套的服务人员。我并不是一开始搭车就知道怎么转车比较顺利,很多经验,都来自每一趟旅行中热心帮忙的台铁人。
真心感谢!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