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紀實篇

人像篇


你太自信了。 不說差距。因為沒得比。 和大多數玩攝影的朋友一樣 都不懂什麼是人文 不會欣賞照片 就來問自己什麼水平 你這最多就是隨手拍 套個濾鏡 還加點日文的裝文藝。


看題主跟其他人在回答下的評論,我感覺題主並不是真心希望得到一個中肯的評價,而是有一種希望被認同被誇獎的情緒在內。

那實際上題主有沒有這個想法和情緒?我不知道,也沒辦法知道。但讀者通過文字,能夠讀到的就是這些東西。

其實不止是文字,題主的作品也是這樣的。重要的不是你跟別人解釋時候說的那些理念和想法,重要是單純通過作品,讀者能夠看到什麼東西。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你說在超市拍照是為了表現生活的氣息,但有的讀者看到的就是凌亂的構圖。讀者無法單純通過作品去了解寫真家的想表達的東西,九成的責任是在寫真家身上的。

我曾經也有過題主這樣的階段,學習攝影的時間不短了,技巧感覺已經掌握了一點,拍的東西放朋友圈能得到不少朋友的點贊,但是放之更大網路卻總是波瀾不驚,渴望得到認同和讚許,卻掙紮在尊嚴的邊緣,感覺隱隱約約摸到攝影師的門檻,卻不知道哪裡總差一點什麼。這大概是大多數初學者所面臨的第一道攝影的門檻吧,我花了不少時間從這個階段走出來,現在來了日本考取了寫真科的修士,一點個人的看法,跟題主分享一下。

先說題主作品的問題。題主的作品,人文和人像的問題是不一樣的,我們分開說。人文攝影的問題是,單純的通過作品,我幾乎看不到任何的戲劇衝突或者連貫的故事。當然,這不是題主的問題,這幾乎是每一個剛開始接觸人文攝影的人都會碰到的東西。拍攝的內容缺少一個連貫的核心和主題,很多時候都是隱約覺得想要這麼拍,卻很難清晰用照片表達完整的故事內容。

但說實話,人文的問題只是因為不懂,問題不大,基本上可以通過大量閱讀其它謝振嘉的作品或者寫真評論家的文章來解決,多讀比多拍更重要。相比之下,人像攝影的問題則要大的多。場地的選擇,場景的佈置,模特情緒的引導,環境布光,模特妝容和環境的契合度,這些幾乎都是需要大修的東西。如果但看人像攝影,題主和職業攝影師的差距之巨大,幾乎已經無法被具體描述出來。

商業人像攝影無非是在扣兩個東西,一是內容上的細節,二是內容外的布光,我們分開說。內容上的細節指的是,畫面裏有沒有不該出現的東西,有沒有不該出現的顏色,有沒有不自然的動作和表情,模特的表情和所做事情有沒有故事的一致性,穿著是不是在契合故事背景的同時兼顧了色彩和形態的美感。這些都做到了,才能說學會拍攝商業人像的基本功,單核可惜的是,樓主在這塊還差的比較多。

第二部分是布光,攝影是光藝術,商業人像寫真更是如此。初階的攝影師會讓強調自己的布光,讓人一眼就看出來攝影師採取了自然光或環境光以外的布光方式。中階的攝影師會讓人在意識到布光的情況下,儘可能的讓這些光完成提亮之外的其它作用,例如壓暗環境,降低光比,消除模特臉上的陰影,刻畫模特的形態和輪廓等等。而高階的攝影師,則是在完成以上目的的情況下,儘可能想盡辦法的把布光的動作隱藏在環境光或者自然光的場景狀態下。而這種布光環境下表現出來的照片,則往往會讓人誤以為攝影師只利用了環境光而沒有採用任何的布光方案。

這大概就是題主作品和優秀攝影師作品在布光上的差距。看上去,好像大家都沒有布光,為什麼差距卻如此巨大呢?很簡單,因為人家其實布光了,只是巧妙的隱匿了起來,讓人察覺不到,而題主是真耿直,拍出來自然怎麼後期都差些意思。

除開作品本身的問題,吐槽一句。請不要在你的作品上寫字……如果非寫不可,請寫一些跟內容相關的字……如果非跟內容無關,請統一字體字型大小好嗎!襯線體混非襯線體,粗體平假名混細體簡體漢字是什麼鬼……

綜上,儘管題主至少玩了兩年攝影(題主說自己玩了兩年圖蟲,姑且認為題主玩了兩年寫真把),但說實話……還停留在初學者的階段,需要學習的東西還有點多的,等你真正入門了回頭再看,你未必會再這樣與人爭執。

多說兩句。森山大道說他不會去解釋自己的作品,因為作品本身就是語言。荒木經惟也在採訪中說過就是因為有些東西沒辦法用語言去描述,所以才拍下照片。所以回歸一開始寫的東西,攝影的東西儘可能用照片本身去表達。就像題主在評論區跟人爭執的東西,理念本身沒有對錯,但只強調理念而忽略最初照片本身的美感而脫離作品去談想法,很有可能就是本末倒置的行為。與其與人爭執對錯,不如放下執著和固執,走出自己的舒適圈,認真的學習理論知識,拍出只用作品本身也能讓人信服的寫真來。

以上


這是人文紀實???我覺得你對這個概念恐怕有誤解了。


濾鏡挺好看的,攝影。。emmmmm~


先答一下最終結果 差得遠

不談題主奇怪的構圖和後期,重點從意義來講

人文紀實方面,紀實不代表報流水賬,人文紀實的目的在於記錄生活中人們往往容易忽視的細節,不在於有多美,而在於是否有深度,比如你拍的花傘,作為一個裝飾的確很漂亮也值得記錄,但這代表什麼?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麼?現在的人文紀實攝影所追求的深度要比這個遠得多,而且似乎題主取景是一些文化街之類。恕我直言,這些地方太虛假了,紀實紀實,是要記錄下真實、平淡、但又被人忽視的,震撼人心的細節。因此,至少在這一方面,題主是不合格的。

人像方面,題主是99分不成熟+1分狂妄,0分質量。例如超市那張,對焦在模特抱著的商品上,或者是手部特寫,題主是想拍手部的動作細節,可為什麼要把圖像重心放在模特的褲子上???還有撐著傘把大半個人影都蓋掉以及其他的奇怪操作。人像顧名思義,突出的是人!題主想拍人,卻偷換主角,把傘、褲子、魷魚條放到圖像的重心,這明顯就是很不合格了。

放一下自己拍的偽人像和掃街,不是想嘲諷題主,只是想讓題主知道,我的這個水準在業內只能算小白級別,題主還需努力啊!

ps:人像美白不是讓你把橙色的飽和度拉低就可以,你這樣把人修成沒有血色的屍體模樣,是想當新銳攝影師麼?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