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dor-NF01.jpg

Tudor對多數人來說應該很陌生,稍微有留意者,偶爾可看到在寶島鐘錶的廣告看板出現,

且常是伴隨著Rolex一起出現,跟Rolex有什麼關係?

有些人說Tudor是Rolex的副牌,網路上可以google到許多的資料,簡單的說...

Tudor可視為是Rolex的二線品牌,同屬於Rolex公司之下,皆由Hans Wilsdorf所創,

當初設立該品牌目的是為了搶佔低端市場(相較於Rolex的價格),

部分技術會來自於Rolex也就不奇怪,許多款式的外觀設計更明顯隱約有Rolex的風格在其中,

不過機蕊部分則沒有來自於Rolex (據說60年代以前曾共用機蕊),

Tudor過去主要使用ETA機蕊,但最令人稱道之處是可以送RSC服務,

儘管RSC收費不低,但是紮實可靠的後勤讓使用者無後顧之憂。

這幾年在一些腕錶論壇最常被議論的錶款主要是潛水錶款系列,因有著不錯的做工、性能,

但價格只要Rolex的一半不到,而設計上有點Rolex的影子卻又有些自家的風格,

通常入Tudor又往往是下一步踏入Rolex的前(錢)哨戰...

Tudor North Flag直譯為北旗,為2015上市的新產品,特點是首次採用自家設計機蕊!

明顯要走出自我的風格,似乎不再甘願屈居於Rolex的二線...

錶款設計來說,個人覺得相當保守,但吸引我之處有幾點:

  1. 動力儲存長達有70小時,且具有天文臺認證
  2. 具備動力儲存顯示
  3. 同享有RSC服務,後勤無須堪慮

如果翻開Tudor型錄的定價,會發現North Flag價格沒有比較貴,

一般使用自家研發機蕊,特別又是首次,往往會有點害怕會不會當白老鼠,

再者動力儲存時間越長,走時的穩定性多少都會受影響,

或許考量到這些因素,此款錶的定價算是相對滿合理的,

加上又具備天文臺認證,更顯出其價格相對平實,也不會令人對其表現有所懷疑。

Tudor-NF02.jpg

此款表的包裝算是相對樸實,一般高級錶動輒來個精裝木盒,此錶僅是一般合成皮盒裝,

店員有告知,近年考量環保,材質通常過幾年會變質,所以盒子不要期待可以長久保存...

Tudor-NF03.jpg

包裝裡頭的圓罐子很可惜不能獨立取出,錶枕倒是頗細緻,

後頭放的則是錶的保卡與手冊。

Tudor-NF04.jpg

保卡相當特別,上頭已經打上經銷店名稱,理論上此錶也無法再轉到其他店家販售,

無論如何調貨,終究是認定由保卡上的經銷店家售出,

保固啟用也很特別,店家會開啟平板電腦連線,然後拿保卡像是刷卡一樣進行過卡動作,保固便開始生效。

Tudor-NF05.jpg

Tudor-NF06.jpg

此錶吸引我的地方除了相當樸實,外觀散發的剛硬、冷冽風格從細節處即可發現,

錶耳處的強烈導角,錶體的髮絲紋處理,皆是相當細膩。

Tudor-NF07.jpg

我拿到的這支錶龍頭鎖緊後,Tudor商標還算是位置頗正,不知是特例或是標準如此。

Tudor-NF08.jpg

此款自製機蕊代號是MT5621,MT意思是Manufacture Tudor,

儘管有人嫌機蕊沒有漂亮的打磨,還做透背設計,但是還是有做噴砂處理,

我是覺得讓我聯想到工業風設計的fu...不管個人主觀認定美醜,該機蕊終究是通過天文臺認證!

Tudor-NF09.jpg

來欣賞幾個近距離特寫,時標相當立體,夜光亮度也不錯,比較可惜是Tudor商標只是用印的。

Tudor-NF10.jpg

Tudor-NF11.jpg

Tudor-NF12.jpg

龍頭的質感與手感相當的好,採用鎖牙式設計,對防水能力有一定的加分。

個人對於龍頭做護橋設計不愛,通常會影響龍頭的操作。

在錶框的外圈有一層黑色外圈,是陶瓷材質,算是畫龍點睛的處理吧。

Tudor-NF14.jpg

錶帶打磨的相當細膩,髮絲紋處理更顯科技感,不過拿來日常配戴,我想很快還是會有傷痕的...

另外錶帶設計是覺得最可惜之處,特殊的錶頭規格,無法找到可替換的皮帶,

想要換皮帶,唯有貴鬆鬆的原廠可選~

Tudor-NF15.jpg

Tudor-NF16.jpg

想要低調,又希望有一定質感,我想Tudor絕對是可以列入口袋名單,

而近期自製機蕊的作品,更是不能錯過,如果有去翻查其定價策略,便可瞭解為何有人力推...

當然前題是你要喜歡他的洗鍊風格!

相關文章